-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5例被引量:1
- 2011年
-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ES)是1996年被提出的一种临床-放射学综合征,近年国内外报道文献逐渐增多。
- 李海燕王政伟
- 关键词: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影像学特征
- 急性脑出血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 李海燕戴缤沈光莉刘文宏付睿
- 一种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演示模型
- 本发明涉及一种演示模型,尤其是涉及一种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动态演示模型。本发明提供一种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演示模型,能够更直观地演示尿液流动且能够更直观地演示泌尿系结石和感染对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一种男性...
- 戴缤闫勇赵思聪李海燕钱进
- 基于二级预防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2023年
- 目的 基于二级预防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某医院收治且已录入医院病历管理系统中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开展问卷调查、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研究对象的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及稳定性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及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 0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有斑块形成患者359例,无斑块形成1 691例。359例有斑块形成的患者经斑块稳定性检查发现块斑块稳定性有162例,斑块不稳定性有19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OR=4.495)、合并高血压(OR=2.199)、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3.235)和颅内外动脉狭窄(OR=2.807)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遵从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OR=0.276)和合理膳食(OR=0.358)是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保护因素。年龄≥80岁(OR=2.804)和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2.707)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遵从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OR=0.366)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保护因素。结论 基于二级预防分析发现高龄、颅内外动脉狭窄是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和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遵从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是保护因素。
- 赵学伟熊璐璐李海燕王莉莉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斑块形成斑块稳定性影响因素
-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基因511C/T多态性与汉族人群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原发性脑出血患者102例,健康对照120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DNA测序法检测LCAT 511C/T基因多态性。采用氧化酶法检测受试者血脂水平。结果脑出血组CT基因型频率为6.87%,对照组为1.67%,脑出血组T等位基因频率为3.43%,对照组为0.8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11CC组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低于511CT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t=2.524,P=0.013;t=1.871,P=0.049)。在脑出血组中,511CC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511CT亚组(t=1.954,P=0.047)。结论 LCAT基因511C/T多态性与脑出血无关,而T等位基因与HDL-C代谢有关。
- 戴缤李海燕胡志强黄辉朱广通孟国路万伟庆
- 关键词: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脑出血基因多态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无症状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无症状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并确定风险指标的预测界值。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确诊并符合纳入条件的239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后7 d内多普勒超声结果筛查是否存在无症状深静脉血栓,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风险指标预测界值。结果共37例(15.48%)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无症状深静脉血栓,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高水平血浆D⁃二聚体(OR=1.012,95%CI:1.011~1.013;P=0.000)为其重要危险因素。血浆D⁃二聚体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无症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界值为343 ng/ml,其灵敏度为0.784、特异度0.901,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03(95%CI:0.846~0.929,P=0.000)。结论D⁃二聚体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无症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标志物,其水平升高是无症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潜在危险因素。
- 李巍王莉莉李海燕付睿
- 关键词:卒中静脉血栓形成LOGISTIC模型
- 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慢性肾病与小血管病变的关系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慢性肾病与小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62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分为观察组62例[GFR<90ml/(min 1.73m^2)]和对照组100例[GFR≥90ml/(min 1.73 m^2)]。比较2组小血管病变情况和其他临床特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肌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收缩压和脑出血量明显增高,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脑白质病变和血管周围间隙扩大比例明显增高[(83.9%vs48.0%,77.4%vs 42.0%,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FR<90ml/(min 1.73m^2)是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脑白质病变和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危险因素(OR=1.523,95%CI:1.188~3.785,P=0.003;OR=1.652,95%CI:1.224~3.881,P=0.000)。结论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慢性肾病是脑小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 李海燕沈光莉刘文宏张运戴缤
- 关键词:脑出血肾病肾小球滤过率
- 入院血糖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入院血糖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性纳入2014年1月-2014年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560例,根据患者既往史、入院血糖水平及7 d OGTT结果,将其分为正常血糖组(206例)、应激性高血糖组(198例)及糖尿病组(156例),比较3组基线资料、发病30 d的NIHSS评分及发病90 d的Barthel指数。结果 3组患者在年龄、入院时血糖水平、入院时Hb A1C以及入院时NIHSS比较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糖尿病组入院时NIHS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在30 d随访时,3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发病时均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患者30 d时NIHS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及应激性高血糖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90 d随访时,应激性高血糖组及糖尿病组的Barthel指数明显低于正常血糖组,应激性高血糖组及糖尿病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升高与短期预后相关,影响神经功能恢复,增加死亡率,可作为评估病情的一项有效指标。
- 李海燕沈光莉刘文宏付睿
- 关键词:脑梗死应激性高血糖预后
- 急性脑出血并发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并发相关性肺炎(SAP)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急性脑出血患者375例,按是否并发SAP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29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脑出血并发SAP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38例感染革兰阴性菌,25例感染革兰氏阳性菌,混合感染16例。大量出血组sAP发生率高于非大量出血组(χ^2=11.301,P〈0.01)。脑干、脑室、小脑、丘脑出血以及多部位出血患者的SAP发生率均高于基底节出血和脑叶出血患者(χ^2=4.023,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2.7±16.2)d,较对照组(17.3±6.7)d延长(t=2.93,P〈0.01)。观察组的病死率(24.1%)高于对照组(3.7%)(χ^2=8.720,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4.87)、肺部基础疾病史(OR=5.30)、吞咽困难(OR=7.38)、意识障碍(0R=4.11)、入院时NIHSS〉4分(OR=3.96)、侵袭性气道操作(OR=3.78)、鼻饲(OR=4.37)、使用H2受体阻滞剂(OR=2.09)是急性脑出血后并发S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出血后SAP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升高。急性脑出血后SAP的发生与年龄≥65岁、肺部基础疾病史、吞咽困难、意识障碍、入院时NIHSS〉4分、侵袭性气道操作、鼻饲、使用H2受体阻滞剂等因素明显相关。
- 李海燕戴缤沈光莉刘文宏付睿
- 关键词:脑出血卒中相关性肺炎
- 丁苯酞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3
- 2023年
- 目的 分析丁苯酞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收治的126例A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丁苯酞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丹红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硫酸氢氯吡格雷、丹红注射液治疗)各63例。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以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D-二聚体、红细胞沉降率、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Ba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丹红注射液治疗ACI疗效确切,可下调Hcy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日常活动能力提升,用药安全性良好。
- 王宏静熊璐璐李海燕齐琳琳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丁苯酞硫酸氢氯吡格雷丹红注射液神经功能同型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