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燕

作品数:118 被引量:52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43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8篇学位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石油与天然气...
  • 20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7篇油田
  • 17篇储层
  • 11篇低渗
  • 11篇低渗透
  • 10篇断块
  • 10篇油藏
  • 9篇采油
  • 9篇储集
  • 8篇低渗透储层
  • 8篇微相
  • 8篇沉积微相
  • 7篇地质
  • 7篇抽油
  • 6篇污染
  • 6篇接头
  • 5篇剩余油
  • 4篇油井
  • 4篇油田开发
  • 4篇石油开采
  • 4篇盘根

机构

  • 7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9篇中国石油大学...
  • 10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国石油
  • 3篇长江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延安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长庆石油勘探...
  • 1篇华北油田
  • 1篇中国石化中原...
  • 1篇中国石油冀东...

作者

  • 118篇李海燕
  • 24篇彭仕宓
  • 19篇刘树高
  • 19篇王新红
  • 19篇李少甫
  • 15篇王涛
  • 14篇徐艳丽
  • 13篇王伟华
  • 11篇杨静
  • 9篇高挺
  • 8篇唐庆
  • 8篇孙福山
  • 7篇刘秀华
  • 7篇韩启清
  • 7篇韩岐清
  • 6篇于建民
  • 6篇郑小雄
  • 6篇焦英芹
  • 5篇龙永福
  • 5篇张文来

传媒

  • 4篇石油化工应用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石油学报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内蒙古石油化...
  • 2篇沉积与特提斯...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国际石油经济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石油教育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1
  • 8篇2020
  • 4篇2019
  • 10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1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10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2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分形技术预测井间裂缝被引量:13
2002年
以辽河盆地西部凹陷齐家古潜山裂缝性油气田为例 ,在对岩心裂缝观测及相似露头区裂缝调查的基础上 ,用取心标定测井 ,应用多重分形方法计算了各井裂缝发育程度的概率 ,划分了裂缝发育段。根据裂缝孔隙度、中子伽马、岩性密度、双侧向电阻率测井及钻井泥浆漏失、放空及开发动态资料 ,应用井间分形克里格方法进行了井间裂缝的预测。经钻探证实 。
李海燕彭仕宓
关键词:克里格方法测井解释
文留油田文72断块储层动态流动单元划分被引量:4
2008年
针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给出动态流动单元的概念和定量划分方法.以文留油田文72断块为例,对取心井,通过优选参数,将流动单元划分4种类型,建立各类流动单元的数学判别函数;对非取心井进行流动单元划分,并应用序贯指示模拟建立不同含水期动态的流动单元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含水期储层流动单元类型受储层物性和流体性质的变化所控制,其分布是动态变化的,动态流动单元能够描述不同开发阶段油水运动规律相似的储集带的动态变化,不同开发阶段的剩余油分布与储层动态流动单元关系密切.实例表明,应用动态流动单元方法预测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分布和提高采收率更具有实际意义.
李海燕
关键词:判别函数剩余油
一种管式抽油泵增效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式抽油泵增效装置,属于采油设备领域。该管式抽油泵包括外壳、固定架和引流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壳的上端与管式抽油泵固定连接,下端与进液尾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固定架固定在外壳的内壁上,通过固定架将引流管安装...
刘树高韩岐清郑小雄王瑀李少甫王新红李海燕陈文徽马晓雁
文献传递
地震资料目标处理技术开发与应用
陈志刚周述才黄毅娄兵许峰彭立毛海波李海燕蒋在超
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在地震资料目标处理中的显著效果,为充分发掘以往地震资料的潜力,节约勘探成本,提高勘探效益等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2000年度申报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
关键词:
关键词:地震资料处理去噪信噪比
油田污水生化处理试验研究及应用
2011年
目前全国大多数油田基本采用注水开发方式,随着油田进入中后期,采出水量也逐渐增加;而油田采出水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含油污水,出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如何经济、有效地对含油污水处理是油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看来,解决油田污水出路的根本途径就是对污水实施处理及回注.本文介绍了油田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在采油三厂的试验情况,并将其与常规污水处理方法作了比较,为下一步在该厂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赵鹏焦英芹李海燕高洁徐艳丽王涛于丹丹
关键词:生化菌种污水处理回注
宝力格油田巴19断块开发中后期沉积微相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重新认识处于开发中后期油藏的沉积环境、沉积微相及其特征,建立准确的储集层模型,对于查明剩余油分布和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合运用岩心观察、岩相分析、测井相分析等手段,对宝力格油田巴19断块阿四段Ⅱ油组沉积微相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阿四段为一套辫状河直接入湖形成的扇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间及前扇三角洲泥6个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为储集层骨架砂体。对研究区主力小层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沉积微相与含油性的关系,认为油气聚集受沉积微相的控制。水下分流河道的储集性能最好。河口坝次之。远砂坝和前缘席状砂较差,为油田开发方案的调整和动态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梁官忠李海燕
关键词:沉积微相扇三角洲测井相
一种抽油机曲柄的拆卸工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抽油机曲柄的拆卸工具,属于化工设备领域。该拆卸工具包括缓冲块、楔形块、设置缓冲块相对的侧部的拉环;该楔形块包括上端面、下端面、两个相对设置的梯形斜面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侧面,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为具有两个...
闻伟赖文艳闻斌赖文旭杜江红孔庆磊李海燕
文献传递
建立储层四维地质模型的新尝试——以冀东高尚堡沙三段储层模型的建立为例被引量:22
2004年
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 ,储层物性、微观孔隙结构和非均质性都会发生动态变化。建立反映储层性质动态变化的四维地质模型对于深化高含水期油田地质特征的认识、预测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质意义。论文立足于油田开发过程中储层的动态变化 ,以冀东高尚堡沙三段储层建模为例 ,综合不同开发阶段的井网及相应的取心、测井和实验测试资料 ,研究注水过程中储层参数的变化规律 ,应用随机建模方法建立了不同开发阶段的储层三维地质模型 ,对储层四维地质模型的建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
彭仕宓尹志军李海燕
关键词:地质模型沙三段储层取心高油
面向卓越工程师的“油矿地质学”教学方式改革与优化被引量:4
2018年
"卓越计划"特别强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以我校"卓越计划"《油矿地质学》课程为例,探讨了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优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式、巩固式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和突出过程考核的课程考核方式,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改革成果。国家级的精品课程、规划教材、实践基地等课程建设成果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与示范作用。
岳大力吴胜和刘钰铭侯加根李海燕周勇李庆
关键词:教学方式
一种注水井测试用集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水井测试用集液装置,涉及油田设备领域。该集液装置包括:密封安装于注水井井口的卡箍头顶部的集液槽;与注水井井口的防喷管下部连接并导通的闸阀;一端与闸阀连接并导通,另一端伸入至集液槽内的输液软管;与集液...
王革周现环刘天奇于建民李雄陈华钧马龙娜李海燕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