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项

作品数:60 被引量:209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4篇天文地球
  • 30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9篇化石
  • 16篇更新世
  • 11篇中更新世
  • 10篇渭河盆地
  • 7篇环境意义
  • 6篇动物群
  • 6篇新生代
  • 6篇兰州盆地
  • 5篇盐度
  • 5篇盆地
  • 5篇哺乳动物
  • 4篇动物
  • 4篇洞穴
  • 4篇洞穴群
  • 4篇山羊
  • 4篇古环境
  • 4篇古盐度
  • 4篇沉积环境
  • 4篇沉积相
  • 3篇地层

机构

  • 60篇西北大学
  • 1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西安地质矿产...
  • 2篇长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荷兰乌特勒支...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天津自然博物...
  • 1篇中煤能源研究...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作者

  • 60篇李永项
  • 17篇张云翔
  • 15篇薛祥煦
  • 15篇李智超
  • 14篇李文厚
  • 11篇谢坤
  • 4篇刘护军
  • 4篇李玉宏
  • 3篇敖红
  • 2篇安芷生
  • 2篇于学峰
  • 2篇杨博
  • 2篇李红
  • 2篇王社江
  • 2篇弓虎军
  • 2篇王薇
  • 2篇陈宇
  • 2篇韩伟
  • 1篇孙博阳
  • 1篇滕志宏

传媒

  • 11篇第四纪研究
  • 9篇西北大学学报...
  • 7篇古脊椎动物学...
  • 3篇地质科学
  • 3篇地层学杂志
  • 2篇古地理学报
  • 2篇地质通报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柴达木开发研...
  • 1篇科学通报
  • 1篇Curren...
  • 1篇沉积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西北地质
  • 1篇西北地质科学
  • 1篇高等理科教育
  • 1篇中国历史地理...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10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渭河盆地中新统沉积相与古气候特征
大量证据表明(古地磁、粒度、孢粉、同位素哺乳动物化石)中国北方中新统的红黏土、洞穴堆积物、湖泊及海洋岩心等沉积物中已记录出明显的东亚季风影响特征,渭河盆地正是位于其季风影响的区域上,其沉积物必然受到其影响,且目前关于该区...
李智超李文厚李永项李蒙
关键词:渭河盆地中新统沉积环境古盐度古气候
文献传递
陕西北部发现多个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新地点及其意义
2023年
在陕北黄土高原下部的红土堆积中新发现29个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地点,自北向南包括神木、榆阳、佳县、横山、子洲、志丹、安塞、甘泉等地,基本覆盖整个陕北黄土高原,填补了中新世时期中国哺乳动物地理格局中东西分界线附近的大片空白。动物组合以新近纪中国北方常见的三趾马动物群成员为主,包含有三趾马(Hipparion)、大唇犀(Chilotherium)、萨摩麟(Samotherium)、巨鬣狗(Dinocrocuta)、弓颌猪(Chleuastochoerus)、羚羊(Gazella)等,其组合特点类似于府谷老高川中部动物群。新发现的、多地点的化石材料进一步表明,在陕西北部晚中新世约6.7 Ma左右,森林-草原混合型三趾马动物群的分布可能相当广泛,而约7.8 Ma和约5.7 Ma两期的哺乳动物群的分布可能相对局限。
李永项
关键词:哺乳动物化石
记陕西洛南张坪洞穴群中更新世绒[鼠平](Caryomys)被引量:2
2009年
详细描述了陕西洛南张坪洞穴群中中更新世的洮州绒(鼠平)(Caryomys eva)和苛岚绒(鼠平) (C.inez),讨论了绒(鼠平)属的分类地位。分析显示,C.eva各齿测量的平均值小于C.inez;两种臼齿形态从约493 kaBP以来无显著变化,显示出该属的原始性质。
李永项薛祥煦
关键词:中更新世
汾渭盆地古近系-新近系沉积特征被引量:5
2021年
汾渭盆地位于鄂尔多斯地块与秦岭造山带的衔接部位,地理位置十分特殊。作为一个新生代断陷盆地,在周缘及内部一系列断裂带控制下,具有边断、边陷、边沉积的特征,新生代地层厚度逾几千米。本文根据大量野外露头及相关钻井资料,综合岩石学、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测井及区域地质资料,系统研究了汾渭盆地古近系—新近系各时期的沉积相特征。结果表明,新生代汾渭盆地发育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及风成沉积5种沉积类型。盆地边缘及山前主要发育冲积扇沉积,向盆地中心逐渐过渡为河流、三角洲及湖泊沉积,风成堆积集中分布于盆地边缘。各次级盆地沉积演化具有差异性,除三门峡地区外,汾渭盆地主体自晚始新世开始沉积并持续至渐新世早期;渐新世晚期在经历隆升剥蚀作用后,中新世再次沉降,沉积范围逐渐扩大;至晚中新世,渭河盆地的西安凹陷、固市凹陷两大沉积区以及三门峡—芮城、运城—永济一线均为湖相分布区。上新世湖盆沉积范围达到最大,湖泊广泛分布,盆地边部则大量发育风成沉积。
李兆雨李永项李文厚李智超李玉宏张倩杨博白金莉
关键词:汾渭盆地古近系新近系沉积相
陕西首次发现中华鳖化石及其意义
2022年
在陕西宝鸡簸箕庄下更新统三门组中发现中华鳖化石,鉴定为一个新种宝鸡中华鳖Pelodiscus baojiensis sp.nov.。该化石主要特征为甲壳近圆形,上拱,个体较小,长宽相近;肋板8对,第8对收缩,背甲表面布满不规则的蠕虫状的脊和凹坑纹饰,边缘变平,在缝合线附近凹坑明显纵向拉长,表面未见纵向的脊或纵向的瘤粒;肋条突出于肋板之外,骨骼明显比现代中华鳖粗壮。已记录的8属18种中国鳖科化石(不包括本文新种),分属21个地点,在地质时代上自白垩纪晚期开始,经过古近纪、新近纪一直延续到第四纪,除早、中更新世尚无报道以外,其它各地质时代基本都有发现,且以全新世报道最多,多达70余个考古地点中都记载了鳖科遗存。这是陕西鳖类化石的首次报道,也是中国第四纪早期鳖类化石的首次报道。宝鸡中华鳖的发现地点位于中国新生代鳖类化石分布的最西侧。化石证据表明,三门古湖在早更新世期间应该一直延伸到了渭河盆地西缘的宝鸡地区。
李永项肖良王佳楠张云翔谢坤李兆雨
关键词:中华鳖
陕西渭河盆地前新生界地质特征及其油气意义被引量:32
2015年
渭河盆地位于鄂尔多斯地块与秦岭造山带的过渡地带,为新生代断陷盆地。依据渭河盆地沉积-构造演化过程、渭北隆起和秦岭造山带中新生代演化及隆升特点,结合钻井资料及水溶天然气同位素分析,综合探讨了渭河盆地前新生代地质特征。渭河盆地在前新生代应为秦岭造山带与鄂尔多斯盆地之间的古斜坡带,前新生界总体表现出边部老中间新的特点,其中北部斜坡区大部分以早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为主,中南部深凹陷区则广泛保留晚古生代石炭系—二叠系煤系地层,局部地区可能仍有中生代地层残留,暗示渭河盆地前新生界仍存在重要的潜在烃源岩。该认识对探讨渭河盆地的形成演化及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王建强刘池洋高飞张东东李永项李智超
关键词:渭河盆地前新生代秦岭造山带油气前景
秦皇岛柳江地区长龙山组石英砂岩物质源区组成--来自碎屑锆石U-Pb-Hf同位素的证据被引量:19
2011年
在秦皇岛市柳江地区出露最古老的沉积岩为青白口系长龙山组石英砂岩,该石英砂岩与下伏的新太古代钾质花岗岩呈不整合接触。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该区长龙山组石英砂岩中碎屑锆石年龄分布在2635~2487Ma之间,其物质源区较单一。与北京—蓟县标准剖面相比,本研究区在较长的一段地质时期为古陆壳的剥蚀区,直至新元古代早期,又沉积了长龙山组滨海相碎屑岩。碎屑锆石Hf同位素组成显示,它们的源区物质虽然有不同程度的壳幔混合,但主要来自于古老的地壳物质再循环,暗示在~2.5Ga其碎屑物质源区的地壳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和厚度。
第五春荣孙勇刘养杰韩伟戴梦宁李永项
关键词:青白口系石英砂岩碎屑锆石
全新世若干“喜热动物”分布极限及其地理意义再探讨
2024年
犀、象、水牛、獐等多种今日主要生存于我国南方的野生动物,通常被学者默认为“喜热动物”,并依据其历史分布来推论当时的亚热带北界位置。然而,已有大量证据表明这些所谓的“喜热动物”大都并非严格畏寒,其中部分物种分布的范围甚至能向北超出中俄国界,与已有认识明显不符。近年来动物考古学提供的诸多新证据显示,这些动物在我国并不存在正北方向的分布极限,而是在西北方向存在一个从黑龙江省北部延伸至云南省南部的分布极限。这一分布极限大体与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走向一致。这种一致性是由多种动物群体证据复原而来。考虑到胡焕庸线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之间的联系,将上述动物称为“喜湿动物”或许更加准确。
李冀李永项
兰州盆地新发现的早渐新世巨犀化石被引量:1
2017年
描述了在兰州盆地渐新统韩家井组底部的黄砂层中新发现的巨犀化石:黄河巨犀(Paraceratherium huangheense sp.nov.)(新种),该化石产出层位的古地磁年龄为距今31.5Ma。新种主要特征为:P2之前无齿槽痕迹,一对下门齿粗壮,互相靠近,向前平伸且略微上翘,下颏孔位于p3之下,水平支下缘平直,p2前的齿隙部分向上隆起,下颌角圆钝,上升支后缘斜向后上方,齿式:?·?·3·3/1·0·3·3。除个体较大、下颌后缘有所不同之外,其下颌的总体特征与巴基斯坦的Paraceratherium bugtiense最为接近,显示两者可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新标本的发现为确定经典的Dera Bugti地点产大巨犀化石层位的年代提供了新的证据,并为青藏高原的隆升讨论提供了新的哺乳动物化石证据。
李永项张云翔李冀李智超谢坤
关键词:兰州盆地巨犀
渭河盆地新生代岩相古地理研究
<正>渭河盆地位于鄂尔多斯地块南缘与秦岭造山带的交接部位,为一新生代盆地,盆地内充填的全为新生代地层,古近系-新近系沉积厚度几千米,最厚可达6000米,沉积类型多样,整体缺失古新世地层,新生代基础研究比较薄弱,作为新生代...
李智超李文厚李永项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