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昶

作品数:29 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儿童
  • 7篇甲状腺
  • 5篇甲状腺功能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侏儒
  • 4篇侏儒症
  • 4篇小儿
  • 4篇垂体
  • 4篇垂体性
  • 4篇垂体性侏儒
  • 3篇豆状核
  • 3篇豆状核变性
  • 3篇性腺功能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肾上腺
  • 3篇误诊
  • 3篇肝豆状核
  • 3篇肝豆状核变性

机构

  • 29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辽宁省妇幼保...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作者

  • 29篇李永昶
  • 6篇王志超
  • 3篇龙秀荣
  • 3篇辛颖
  • 3篇孙桂凤
  • 2篇于一兵
  • 2篇张丽华
  • 2篇张丽华
  • 1篇刘伶
  • 1篇周秀珍
  • 1篇王福先
  • 1篇李久军
  • 1篇牟玲
  • 1篇黄玉春
  • 1篇张力群
  • 1篇陈丽英
  • 1篇刘运广
  • 1篇赵雅娟
  • 1篇王之章
  • 1篇程晓秋

传媒

  • 7篇国外医学(儿...
  • 4篇中国实用儿科...
  • 4篇小儿急救医学
  • 3篇全国首届小儿...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实用儿科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年份

  • 3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4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3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 2篇1989
  • 4篇198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血清催乳激素水平
1991年
我们测定了11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小儿的血清催乳激素(PRL)水平,其中6例作了动态观察,并对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孙桂凤李永昶
关键词:儿童甲减PRL
应用LHRH和HCG试验检测垂体性侏儒性腺功能的初步研究
1996年
辛颖李永昶
关键词:侏儒症性腺功能LHRHHCG
儿童时期肝豆状核变性误诊分析
1995年
儿童时期肝豆状核变性误诊分析龙秀荣,于一兵,李永昶,牟玲(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小儿内科,沈阳市传染病院)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染色体,遗传病肝豆状核变性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Wilson氏病).大量铜沉积于组织器官内引起基底节变性,...
龙秀荣于一兵李永昶牟玲
关键词:儿童肝豆状核变性误诊分析
Prion病被引量:3
1998年
朊病毒(Prion)病是一种人和动物共患的亚急性海绵状脑病。其病原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不含核酸的病原体,称为朊病毒蛋白(PrP),或感染性蛋白,它如何复制成为异常PrP沉积在脑组织引起发病是生物医学的一大课题。在英国发生的新变异型CreutzfeldtJakob病(vCJD)怀疑与牛海绵状脑病(bovinespongiformencephalopathy,BSE,疯牛病)有关。此外,PrP基因异常的遗传性朊病毒病广义上也包括在人的朊病毒病中。重点介绍该病的发生机制、分类、临床特点及预防。
程晓秋李永昶
关键词:朊病毒病牛海绵状脑病病理学
喹诺酮类药物在儿科领域的应用被引量:29
1998年
喹诺酮类药物在动物试验中可引起幼年动物的关节病,使其在儿科领域的使用受到限制,但近年来很多资料证实儿童接受喹诺酮类治疗后并未出现像动物实验所引起的关节病或其他副作用。本文对目前国外关于喹诺酮类动物实验、抗菌谱及在儿科领域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为进一步探讨儿童应用该类药物的可行性提供依据。
刘运广李永昶
关键词:抗感染药喹诺酮儿科疾病
肝豆状核变性血清铜、锌含量及比值的改变被引量:4
1997年
肝豆状核变性血清铜、锌含量及比值的改变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110003)儿科龙秀荣李永昶检验科周秀珍中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统计教研组(110001)魏庆王争本实验对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患儿血清铜、锌含量及铜锌比值进行了研究,探讨Wil...
龙秀荣李永昶周秀珍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1999年
辛颖李永昶王之章
关键词:淋巴结炎坏死性临床病理
小儿甲状腺肿的临床和治疗被引量:1
1997年
李永昶
关键词:甲状腺肿儿童药物疗法
散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误诊情况分析
张丽华李永昶王志超
关键词:睡眠过多维生素D缺乏病误诊智力迟钝甲状腺机能减退
蛋白质的非酶糖化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1992年
非酶糖化作用是在无酶辅助的条件下,糖与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结合物的过程,其不可逆性的“进展糖化终产物”可使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发生异常。组织蛋白及血浆蛋白的非酶糖化作用与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密切相关。非酶糖化作用的不可逆性产物之一——糖化血红蛋白已经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作为糖尿病治疗的监测指标。动物试验证明非酶糖化作用抑制剂盐酸氨基胍可有效地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张力群李永昶
关键词:蛋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