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林

作品数:1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艺术
  • 3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书法
  • 6篇谢无量
  • 2篇淡出
  • 2篇艺术
  • 2篇诗稿
  • 2篇书法家
  • 2篇书风
  • 2篇清代
  • 2篇歌舞
  • 2篇歌舞团
  • 1篇大篆
  • 1篇选登
  • 1篇学术
  • 1篇学术研究
  • 1篇颜真卿
  • 1篇姚雪垠
  • 1篇艺术风格
  • 1篇造诣
  • 1篇中国书法
  • 1篇融会

机构

  • 14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14篇李林

传媒

  • 5篇商丘师范学院...
  • 4篇中国书法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河南机电高等...
  • 1篇青少年书法(...
  • 1篇中国书画
  • 1篇中华书画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3
  • 1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2024年
李林王文博
谢无量书学与诗学的意向同构被引量:1
2014年
谢无量是近现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与书在精神层面形成了意向同构的特征。这种意向同构表现在谢无量对魏晋风骨的追求、求实而不泥古的治学态度和轩昂之极归于平淡的风格特征。
李林
关键词:谢无量诗学书学同构
谢无量对经典书风和民间书风的融会
2017年
在二十世纪的书坛上,谢无量的书法以不假雕饰的“孩儿体”迥异流俗。与鲁迅先生一样,他不以书法家自居,一九六四年去世后,其在书坛上就是一个“淡出”的姿态,直到二十世纪末,才重新为书家所认识,
李林
关键词:谢无量书风书法家
书贵瘦硬始风流——从茅盾《访玛佐夫舍歌舞团》诗稿谈起
2015年
《尘封的记忆——茅盾友朋手札》一书收集的信札可以看出,茅盾友人在与茅盾的书信往还过程中,在问候、请益、探讨之余,很多人都有一个请求,就是希望获得茅盾的一幅墨宝,其中不乏巴金、施蛰存、姚雪垠、周而复等著名作家学者。对于老朋友的请求,茅盾一般是有求必应的,
李林
关键词:歌舞团风流著名作家姚雪垠
书法写生在书法学习中的应用探析
2014年
书法写生是在古代书法学习过程中类似绘画写生的一种活动,书法写生的范畴涵盖历代名碑名帖的实物、刻石书法产生的原始环境以及对自然社会的体验。通过书法写生活动有助于书法学习者收集素材、提高技法、体验生活,也可以作为一种创作方法。
李林
关键词:教学书法写生
谢无量学术研究倾向对其书法艺术风格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谢无量先追随中山先生致力于革命,后专注于学术研究,一生不以书法家自居,然其又终生书写不辍。其学术研究倾向对其书法风格的转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研究平民文学时期关注对民间书法的学习,研究经典文学时期关注对经典书风的学习。因此,谢无量书法风格的形成是其修养和阅历的自然体现。
李林
关键词:谢无量学术研究书法风格
谢无量书法简论
2009年
谢无量(一八八四-一九六四)首先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文人,但他又不是一个关在书斋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人,而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站在时代潮头,上下求索。他是把书法当作“余事”的,没有多少以书法名世的念头,但其书法臻于妙境,极具审美价值,无疑是二十世纪中国书坛上的重镇。
李林
关键词:谢无量书法审美价值
清代楷书创作的当代启示
2015年
中国书法在清代突破了帖学独尊的局面,形成碑学和帖学共存的景象,因此书法创作风格的多样性和综合性超越了以前各个历史时期。自唐代以来一直处于创作低谷的楷书,也显示出多姿多彩的面目,为后人留下了很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在清代,覆盖人群最广泛的楷书创作群体是"馆阁体"书家。马宗霍《书林藻鉴》云:"圣祖则酷爱董其昌书……朝殿考试,斋廷供奉,干禄求仕,视为捷途。风会所趋,香光几定于一尊矣。高宗宸翰尤精,特建淳化轩以藏淳化阁帖……其时承平日久,书风亦转趋丰圆,董之纤弱渐不厌人之望。于是香光告退子昂代起,赵书又大为世贵。"^([1])其后"率更贵盛于嘉、道之间"^([2]),楷书专注于馆阁体,不仅是科举考试的需要,而且会使入仕者仕途际遇更为顺畅。在这种"利益驱动"下,大量读书人选择师法赵孟頫、董其昌、欧阳询。因为馆阁体是一种实用价值大于艺术价值的书法种类,长期的揣摩学习,必然限制书家的审美和见识。
李林
关键词:馆阁体帖学中国书法书风碑学北碑
造诣全凭字外功——谢无量的诗书生涯
2018年
突破藩篱迈旧踪, 师承魏晋善融通。 成家岂是临摹得, 造诣全凭字外功。 ——吴丈蜀跋谢无量自书诗册八首之一 谢无量(1884-1964),原名蒙,又名沉,幼名锡清,书名大澄,字仲清,号希范,别号啬庵。出生于四川省乐至县龙门乡金马沟(今金马寺村),祖籍四川省梓潼县白云乡九根柏(今九林村)。
李林
关键词:谢无量师承祖籍
清代篆书创作述评被引量:3
2002年
清朝时帖学派书法走向衰落,碑学派继之兴起,一时间写篆者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因书家自身才能、审美取向,在金石学、小学方面的修养以及对书法创作理解的差异性,大致可分为两大阵营:一派以王澍、钱坫、孙星衍、洪亮吉、罗振玉为代表,长于金石考据,在古文字研究方面修养深厚;另一派将其他书体笔法羼入篆法,将才情、审美观念注入到字里行间,于前人的基础上另辟一新境界,以邓石如、赵之谦、杨沂孙、吴大、吴昌硕为其杰出代表。前者有首倡之功,后者有革新发展之力,二者各有所重,共同构成了清代篆书创作的主线。
李林
关键词:清代篆书文学创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