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智

作品数:24 被引量:115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基因
  • 5篇睾丸
  • 4篇信号
  • 3篇信号通路
  • 3篇脂肪
  • 3篇通路
  • 3篇精子
  • 3篇精子生成
  • 2篇代谢
  • 2篇蛋白
  • 2篇多态
  • 2篇遗传学
  • 2篇脂肪代谢
  • 2篇沙子岭猪
  • 2篇生物信息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生物信息学分...
  • 2篇猪养殖
  • 2篇猪种
  • 2篇睾丸组织

机构

  • 18篇湖南农业大学
  • 5篇泸县畜牧局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四川省畜牧科...
  • 2篇成都农业科技...
  • 2篇南江县农业局
  • 2篇旺苍县畜牧食...
  • 2篇纽勤公司
  • 1篇威斯康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怀俄明大学

作者

  • 24篇李智
  • 16篇陈斌
  • 10篇冉茂良
  • 9篇蒋明
  • 3篇梁艳
  • 3篇陈晓晖
  • 3篇吕学斌
  • 3篇张顺华
  • 3篇朱砺
  • 3篇杨岸奇
  • 3篇翁波
  • 2篇顾以韧
  • 2篇杨雪梅
  • 2篇何俊
  • 2篇陶璇
  • 2篇吴晓林
  • 2篇杨琼
  • 1篇曾凯
  • 1篇杨跃奎
  • 1篇林向东

传媒

  • 3篇遗传
  • 3篇养猪
  • 3篇猪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国外畜牧学(...
  • 2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生命科学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湖南饲料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猪业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10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脂肪酸合成酶与不同猪种肌内脂肪含量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约克夏猪和藏猪血清中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的含量,并分析其与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约克夏猪和藏猪的FAS含量分别为(5.7±0.40)mol/L和(4.6±0.43)mol/L,呈极显著差异(P<0.01);肌内脂肪含量分别为2.50%、5.48%。相关性分析显示,FAS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说明FAS可通过血液负调控肌内脂肪含量,但肌内脂肪含量是FAS和激素敏感脂酶共同作用的过程,对FAS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还将做进一步的研究,为深入研究猪肌内脂肪沉积机理提供基础数据。
杨雪梅李智顾以韧陶璇梁艳杨跃奎钟志君陈晓晖吕学斌
关键词:肌内脂肪含量脂肪酸合成酶
不同猪种初乳外核体中免疫相关miRNA的鉴定
2016年
母乳是婴儿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对婴儿的健康发育特别是后天免疫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乳质量形成的分子基础已成为当今生物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试验采用第2代高通量测序技术(Solexa测序)对大约克夏猪和梅山猪初乳外核体中mi RNA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免疫相关的mi RNA在初乳中呈现富集现象,且梅山猪初乳外核体中的数量极显著高于大约克夏猪(P<0.01),而在大约克夏猪个体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梅山猪对疾病的抵抗力高于大约克夏猪。此试验可为深入研究母乳在婴儿免疫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提供基础数据。
顾以韧李智梁艳杨雪梅陶璇钟志君陈晓晖吕学斌
关键词:初乳MIRNA
雌激素受体(ESR)基因PvuⅡ多态位点的研究进展
2014年
ESR基因与猪的繁殖性状紧密连锁,并与猪的产仔数有密切关系。本文就ESR基因PvuⅡ多态位点的分子结构、多态性、基因型与产仔数的关联以及在联合辅助育种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李智冉茂良蒋明杨岸奇陈斌
关键词:ESR基因母猪产仔数
基于RNA-seq测序数据鉴定和分析猪基因组可变剪接事件被引量:21
2016年
可变剪接作为一种增加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多样性的重要机制,广泛发生于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过程中.本文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平台对猪睾丸组织4个不同发育时期(60胚龄、90胚龄、30日龄和180日龄)进行转录组测序,以猪基因组数据为参考,鉴定和分析了猪基因组可变剪接事件.从猪基因组中鉴定出20398个基因(80.6%)对应的92738个可变剪接事件.在不同的可变剪接类型中,以第一个外显子可变剪切(alternative 5′first exon,TSS)、最后一个外显子可变剪切(alternative 3′last exon,TTS)、单外显子跳跃(skipped exon,SKIP)和可变5′或3′端剪切(alternative exon ends,AE)4种类型为主,分别占所有可变剪接事件的41.0%,32.9%,7.6%和7.4%.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发生可变剪接的基因主要富集于物质合成、物质结合及酶活性相关的GO项中,而各发育时期特异的可变剪接基因与发育时期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60胚龄时主要与酶活性和组织形成相关,30日龄时主要与抗环境应激和离子通道活性相关,180日龄时则主要与循环系统相关.此外,在筛选出64个与睾丸素代谢相关的基因中,63个基因发生可变剪接,且以TSS和TTS为主,表明这两种可变剪接类型与睾丸素合成和分泌密切相关.通过对猪基因组可变剪接的分析,为深入研究可变剪接生物学功能及进一步开展分子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冉茂良陈斌李智董莲花贺长青柳小春
关键词:可变剪接睾丸素RNA-SEQ
FUT1基因在猪生产上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FUT1基因与猪的繁殖性状紧密连锁,并与仔猪断奶后腹泻和水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就FUT1基因的分子结构和多态性、与猪的产仔性状和生长发育性状之间的联系以及其在抗病育种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蒋明李智陈斌
关键词:FUT1基因大肠杆菌腹泻产仔数生长发育性状
牛SNP芯片分型检出率和分型错误率对基因型填充准确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SNP芯片已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的遗传研究和生产实践,其基因分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但在实际应用中,常有一定数量的基因型因缺失而需要去估计(填充)。此外,由于各种原因,又常常需要在不同芯片的基因型之间相互填充彼此没有的SNP基因型,或从低密度SNP填充到高密度SNP基因型。因此,基因型填充准确率直接影响后续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深入了解基因型填充准确率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利用20 116头美国荷斯坦牛的50K SNP芯片基因分型数据,在SNP分型检出率与错误率存在相关和没有相关两种情形下,分别评估了上述两个因素对下游基因型填充准确率的影响。当两者不相关时,模拟的SNP分型检出率从100%降低到50%,SNP分型错误率由0%提升到50%。当两者存在相关时,基因分型的检出率和错误率之间的关系是基于一个实际数据中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来确定,即模拟的SNP分型检出率从100%降低到50%,SNP分型错误率从0%升高到13.35%。最后,采用5折交叉验证的方法评估基因型填充的准确率。结果表明,当原始数据的SNP分型检出率与错误率彼此独立发生时,基因型填充的错误率受原始SNP分型检出率影响不大(P>0.05),却随着原始SNP分型错误率的升高而显著提高(P<0.01)。当原始数据的SNP分型检出率与错误率存在负相关时,基因型填充的错误率随着原始SNP分型检出率的降低而显著提高(P<0.01)。在这两种情形下,建议SNP分型检出率应在90%以上,基因型填充准确率才能不低于98%。该结果可为提升实际的SNP分型和下游数据分析的质控提供参考依据。
李智何俊何俊Richard G.Tait Jr.蒋隽过伟吴晓林
关键词:基因型分型检出率错误率
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创新集成与示范
吕学斌何志平应三成龚建军曾凯陈晓晖李正确梁艳李智林向东肖华王德元徐忠贵刘洪王新智高成忠陈德鸿冯文冰曾远桥魏图根
简要技术说明:项目在产排污系数、单位土地生猪承载量研究基础上,开展了标准化技术的创新集成与示范,解决了制约养猪生产发展的繁殖与配种、日粮配制与精细化管理、猪群保健与疫病防控、猪场圈舍设计与改造、粪污处理与循环利用等五大关...
关键词:
关键词:生猪养殖圈舍设计日粮配制疫病防治
开发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功能性猪肉的前景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被引量:5
2016年
食物中n-6系列和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的含量及两者恰当的比例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猪肉是我国居民肉类消费中最主要的肉类食品,生产富含n-3 PUFAs的功能性猪肉,对改善消费者饮食健康,特别是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和老年人群体具有重要意义,市场前景广阔。对于如何经济高效地在猪肉中富集n-3PUFAs在业内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而在将这一技术运用于实际生产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杜建国沈林園杨琼李智朱砺张顺华
关键词:N-3多不饱和脂肪酸猪肉心血管疾病肉类食品
调控睾丸支持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信号通路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支持细胞是睾丸内的一类重要细胞,能为生精过程提供转运蛋白、调节蛋白、生长因子等数十种细胞因子,参与生精细胞成熟分化的调控,对睾丸内各级生殖细胞的迁移、增殖和分化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研究表明,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β-catenin的适度激活能促进睾丸支持细胞的增殖、分化;在mTOR信号通路中,mTOR基因的缺失导致睾丸支持细胞的数量减少;在TGF-β信号通路中,不同浓度的TGF-β细胞因子影响睾丸支持细胞的增殖、分化。由此可见,Wnt/β-catenin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和TGF-β信号通路在睾丸支持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中均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对这三条信号通路调节支持细胞增殖分化的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一综述,旨在为深入研究调控睾丸支持细胞增殖的信号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进一步为雄性生育的调控及生殖方面的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彭馥芝冉茂良李智董莲花陈斌
关键词:支持细胞增殖分化信号通路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精子生成中的作用被引量:8
2016年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UPP)是真核细胞内蛋白质主要降解途径,通过调节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活性、蛋白定位及信号转导,进而在细胞周期进程、细胞凋亡、应激反应及机体生长发育等过程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UPP在人和动物精子生成中的顶体生物合成及精子尾部形成过程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精子变态过程中UPP调控异常导致精子畸形及精子活力降低,并引发少精子症、不育及睾丸肿瘤等生殖系统疾病。本文综述了UPP在动物精子生成过程中的信号传导及调节机制,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董莲花冉茂良李智彭馥芝陈斌
关键词: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泛素化精子发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