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红
- 作品数:2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2例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00—2010年间收治的2例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良、恶性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各1例。2例患者均表现为闭经、男性化等特征,术中及病理所见均与已报道特点一致。良性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恢复正常,随访至今状况良好;而恶性患者虽经手术和化疗,10个月后仍死于肿瘤复发。结论: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是罕见的卵巢肿瘤,治疗以手术为主,部分患者为恶性,可行化疗,但预后较差。
- 李晓红朱婷
- 关键词:卵巢肿瘤甾醇类免疫组织化学病例报告
- 孕前及孕期母体体重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及巨大儿的关系被引量:2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孕前及不同孕期孕妇体重指数(BMI)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巨大儿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3月该院孕妇1 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对比孕前、不同孕期4组孕妇GDM发生率及巨大儿发生率;对比非GDM患者孕前、孕期不同体质量巨大儿发生率;对比孕前及不同孕期各层次BMI的GDM孕妇巨大儿发生率。结果 (1)孕前及孕早期超重组和肥胖组孕妇巨大儿及GDM发生率均明显较消瘦组和正常组高;孕中期肥胖组GDM发生率最高,随BMI增加,巨大儿发生率增高;分娩前4 h肥胖组巨大儿发生率最高(P<0.05)。(2)非GDM孕妇中,孕前超重组和肥胖组巨大儿发生率较高;孕早期、中期超重组和肥胖组巨大儿发生率较另两组高;分娩前4h巨大儿发生率随BMI增加而升高(P<0.05)。(3)GDM妇女巨大儿发生率较非GDM孕妇高,孕前及孕期肥胖组巨大儿发生率均为最高(P<0.05)。结论(1)孕前及早期超重、孕中期肥胖增加了GDM发病率,孕前及孕早期超重可增加巨大儿发生率,孕晚期体质量越大则巨大儿发生率越高。(2)非GDM孕妇中,孕前肥胖超重可增加巨大儿发生率,孕早期、中期、晚期BMI越大则巨大儿发生率越高。(3)GDM中,孕前及孕期肥胖可导致巨大儿发生率增加。
- 李晓红陈莉莉
-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巨大儿体质量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