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中
- 作品数:15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牡丹江市社会科学课题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英语形容词的前缀否定与非前缀否定
- 1999年
- 英语形容调前缀否定与非前缀否定两种结构形式的使用受诸多因素限制.本文从词汇差异、语境限制和语义差别等方面探讨了英语形容词前缀否定与非前缀否定的性质与差异.
- 胡友信李旭中
- 关键词:英语形容词词汇差异语境限制语义差别
- 评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维特悲剧被引量:2
- 2011年
- 歌德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乃至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的一生横跨两个世纪,动荡的生活年代导致了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青春叛逆精神,其蜚声世界文坛的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是一个杰出代表。本文试通过解剖这个处在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青年——维特,来反映主人公在与现实的反叛冲突中所发生的青春悲剧。
- 李旭中
- 关键词:叛逆悲剧
- 留学生汉字教学与中国文化的传播被引量:4
- 2013年
-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汉字教学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本文探讨汉字教学对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从中国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论述留学生汉字教学的问题。
- 李旭中孟斌斌谭英
- 关键词:留学生汉字教学文化传播
- 跨文化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教学被引量:7
- 2013年
- 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语言教学,还要借助语言扫清跨文化交际障碍、传播中国文化。语言和文化关系紧密,语义的理解对文化背景有很大的依赖性。跨文化交际涉及的文化问题包括文化与语言捆绑式出现、文化与生活密切相关、民族间的文化差异等,这些问题导致跨文化交际冲突的出现。在文化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应注重文化输出的内容和方式,不断更新文化知识,平等看待各族文化,重视文化互补,推动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 李旭中孟斌斌张蔚
- 关键词:跨文化对外汉语教学
- “莎士比亚化”:意涵、艺术张力及启示被引量:2
- 2012年
- 1859年4月19日,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提出了"莎士比亚化"的命题。这一命题高度概括了莎士比亚通过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细节的真实性,塑造出血肉丰满的具有性格化的典型人物形象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莎士比亚化"的艺术张力表现为:设置跌宕起伏的情节,刻划人物的性格;通过人物命运转折揭示人物情感世界;在细节描写上画龙点睛。"莎士比亚化"给与我们的宝贵启示在于:剧作家只有开掘生活的源泉才能获得素材、题材和主题,才能创新,从而克服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反映人民的理想与崇高,才能不断创作出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戏剧作品;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及其生活形式,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才更加真实感人。
- 李旭中
- 关键词:莎士比亚化
- 大外英译汉中的标准
- 1999年
- 一、英译汉解题方法与技巧指导翻译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我国早在东汉就有了翻译理论的雏形。以后许多翻译大家提出了不同的说法:有玄奘的“求真,喻俗”;严复著名的三字原则“信、达、雅”以及现代翻译家们概括的“忠实、通顺、准确、流畅”等等。总而言之,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提法却道出了相近的翻译标准。其中,“求真,信,准确”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原则,那就是忠实原文,不走样,不哗众取宠。“喻俗,达,流畅”则反映了译文要明白晓畅,文理通顺。
- 李旭中杨守霞
- 关键词:英译汉汉语表达习惯现代翻译英语句子翻译标准前置定语
- 以红色为例探究汉语颜色词蕴含的民族文化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在汉语的颜色词族中,红色词族是文化蕴含最为丰富的一个词族。这一现象的出现,直接起源于中华民族的尚红习俗。从尚红习俗的形成原因及在生活中的表现入手,能更好地从历史、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的角度,了解颜色浓浓的人文色彩以及各种颜色词饱含的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颜色词。
- 李旭中谭英贺业明
- 关键词:文化蕴含
- 地方区域高校联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牡丹江地区6所高校跨校协作为例被引量:9
- 2012年
- 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实验设备共享、教师资源共享、图书信息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共享,建立区域高校联盟是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战略要求,是推动协同创新、合力服务和资源共享的需要,更是减少教学资源重复建设和加强实验室资源重点投入的迫切要求。牡丹江师范学院在牡丹江地区建立"高校联盟",推动了"跨校协作",实现学生课程互选、教师教学互聘、学分互认,实验室资源共享,对推动区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张金学张宝歌李旭中
- 关键词:高校联盟资源共享
- 试论美国历史上“Frontier”概念的演变
- 1998年
- 如何理解“Frontier”问题,如何通过对美国边疆问题的理解,建构整合的对于美国大文化背景的系统把握,直接关涉到我们对美语文化环境、历史环境的理解。
- 李旭中
- 关键词:美国历史美利坚民族文化环境历史环境
- 美国二十世纪文坛之魂——西奥多·德莱塞被引量:2
- 1999年
- 二十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现代美国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而小说又是这一时期美国文学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二十世纪的美国小说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的精华,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在美国二十世纪庞大的小说家队伍中,德莱塞首先开创一代现实主义文风,被称为美国二十世纪文坛之魂。德莱塞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一个极为贫穷的劳动者家庭。因家境贫寒,他先后做过饭店的洗碗伙计、火车站检票员、办事员、洗衣工、土地代理人等。德莱塞于1888年在印第安纳读了一年书,后来,他找到了自己通向成功之路——当一名记者。德莱塞的第一部小说《嘉莉妹妹》于1900年出版发行,正是世纪之交。
- 李旭中
- 关键词:德莱塞嘉莉妹妹美国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美国小说美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