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媛

作品数:11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病毒
  • 6篇细胞
  • 5篇感染者
  • 4篇艾滋病
  • 3篇艾滋病病毒
  • 3篇HIV-1
  • 3篇HIV-1感...
  • 2篇综合征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抗病毒
  • 2篇肝炎
  • 2篇艾滋病病毒1...
  • 2篇NK细胞
  • 2篇HIV-1感...
  • 1篇蛋白
  • 1篇调节细胞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B细胞
  • 1篇血浆

机构

  • 1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1篇李媛
  • 8篇孙永涛
  • 7篇赵柯
  • 6篇庄严
  • 5篇康文臻
  • 4篇景丹
  • 4篇刘清泉
  • 4篇黄德东
  • 3篇谢玉梅
  • 3篇刘青
  • 2篇王临旭
  • 2篇翟嵩
  • 2篇于海涛
  • 2篇张久聪
  • 2篇郝春秋
  • 1篇李彧
  • 1篇王平忠
  • 1篇杜虹
  • 1篇李新红
  • 1篇马力

传媒

  • 3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传染病信息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首届全国病毒...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的特征及HLA-G的变化
<正>目的探讨NK细胞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过程中表型及功能的变化。方法以唐都医院传染科2011-201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外周血并分离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P...
于海涛景丹李媛刘清泉蒋伟杜虹张野李彧王军宁王平忠白雪帆
文献传递
汉滩病毒感染者血浆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景丹李媛于海涛刘清泉孙永涛
文献传递
艾滋病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者的艾滋病病毒特异性CTL应答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中国艾滋病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IV/HCV)双重感染患者HI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应答的特征。方法观察对象为HIV/HCV双重患者、单纯HIV感染者。以HIV-1 B亚型构建的全基因组肽库作为抗原,通过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法检测HIV/AIDS患者HIV特异性CTL应答。并对HIV/HCV双重感染患者的HIV特异性CTL应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IV/HCV双重感染组和单纯HIV感染组的HIV特异性CTL应答强度与频率在肽段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与单纯HIV感染组相比,合并HCV感染组反应增强的肽段主要集中在Gag。两组特异性CTL应答强度与频率均呈明显正相关,且合并HCV感染组较单纯感染组正相关性增强。不同肽段累计反应强度的比较,Gag反应强度最高,其次是Nef。CD4计数与特异性CTL应答强度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HCV双重感染患者HCV对HIV进程的影响可能与对Gag蛋白CTL应答的增强有关。
康文臻黄德东李媛庄严翟嵩赵柯谢玉梅孙永涛
关键词:肝炎病毒属
MMPs对HIV-1感染受损NK细胞ADCC功能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对HIV-1感染造成的NK细胞功能障碍特别是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损伤时发挥的作用。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MHC-Ⅰ类分子缺陷的肿瘤细胞系及抗体包被的细胞系,构...
刘清泉刘青庄严李媛赵柯张久聪景丹孙永涛
关键词:HIV-1
文献传递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变化及初步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中髓样DC(mDC)和淋巴样DC(pDC)的表型频数,分析标准抗病毒治疗后获得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cEVR)患者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3、CD86)表达变化,探讨不同类型DC的活化在慢性HCV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20例慢性HCV感染者,在接受初始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达cEVR前后,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DC和pDC的频数及其表面CD80、CD83、CD8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HCV感染者mDC、pDC频数均降低,其表面CD80的表达水平降低,CD86的表达水平升高,CD83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与治疗前相比,经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达cEVR后,mDC上的CD80表达水平升高,CD83、CD86的表达水平降低;pDC上的CD80、CD83、CD86的表达水平均上升。结论慢性HCV感染者的外周血mDC、pDC频数降低,共刺激分子表达部分受损,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可以恢复DC共刺激分子表达。提示DC数量和功能障碍可能是慢性HCV持续感染的重要机制之一。
姜娜潘蕾李媛张素梅张颖马力周云郭雅玲贾战生
关键词:树突细胞
脂联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HIV感染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中的变化
2012年
目的通过观察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对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标志物脂联素(Adiponectin,APN)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tiveprotein,hs-CRP)的影响,判断与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 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治疗相关的CVD发生、发展状况,为HIV感染者CVD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唐都医院127例HIV感染者和63名健康志愿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APN和hs-CRP浓度,通过横向和纵向研究,观察APN和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APN浓度为(3.35±3.21)μg/mL,明显低于未治疗组(6.34±6.93)μg/mL和对照组(5.34±5.44)μg/mL。hs-CRP检测结果三组之间没有差异。对治疗组36例患者进行随访,发现APN在24周前升高,在24周后逐渐降低,但是hs-CRP在随访中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在HAART中的HIV感染者,APN浓度先升后降,而hs-CRP并没有明显变化,动态监测这些指标有利于HIV感染者CVD的早期预防。
张红军张久聪景丹李媛赵柯刘青庄严刘清泉孙永涛
关键词: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宿主细胞内抗病毒因子抑制HIV-1的研究进展
2011年
目前,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HARRT)治疗虽然能够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病毒复制,却不能彻底清除细胞内HIV-1前病毒.有效的HIV-1疫苗的研制仍在进行中.目前认为,宿主细胞内天然的抗病毒因子作为固有免疫家族的重要成员,其独特的抑制细胞内HIV-1复制作用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现对近年来细胞内抗病毒因子抗HIV-1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赵柯王临旭庄严黄德东李媛敖伟孙永涛
关键词:HIV-1疫苗细胞内宿主抗HIV-1作用抗逆转录病毒
CD1d^(hi)CD5^+CD19^+B细胞在HIV-1感染者外周血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者外周血中调节性B细胞(Breg)与T淋巴细胞数量、病毒载量及白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分析其相关性并探讨Breg在HIV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1dhi CD5+CD19+B细胞的比例、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数量、CD+8T淋巴细胞(简称CD8细胞)数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其PBMC培养液上清中IL-10的表达水平,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病毒载量,与同期选择的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IV-1感染者的CD1dhi CD5+CD19+B细胞的比例均明显升高(P<0.0001),其培养液上清中IL-10的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P=0.0005)。另外,HIV-1感染者PBMC中的CD1dhi CD5+CD19+B细胞的比例与CD4细胞数量(r=-0.6084,P=0.0004)及CD4细胞/CD8细胞的比值(r=-0.8715,P<0.0001)均呈显著负相关性,与血浆中病毒载量的水平(r=0.6825,P<0.0001)及IL-10的水平均呈正相关性(r=0.7656,P<0.0001),而与CD8细胞数量未见相关性(r=0.1183,P=0.5334)。结论CD1dhi CD5+CD19+B细胞比例与其相关细胞因子IL-10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参与HIV的发病机制。
党便利李媛赵柯于卓然刘青郝春秋谢玉梅李新红康文臻
关键词:调节性B细胞
含人APOBEC3F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
2010年
目的构建含人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F(apolipoprotein B mRNA editing enzyme,catalytic polypeptide-like3F,APOBEC3F)基因启动子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方法应用5'cDNA末端快速扩增分析(5'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5'RACE)技术确定APOBEC3F转录起始位点,利用PCR技术扩增人APOBEC3F启动子序列,构建含人APOBEC3F启动子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行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并通过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启动子活性。结果 APOBEC3F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位于GenBank已公布的APOBEC3F cDNA起始位置上游13个核苷酸处,测序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APOBEC3F基因启动子序列与GenBank报道一致。重组载体pGL3-A3F-Prom组F/R值(0.342082±0.023516)与空载体pGL3-basic组(0.007871±0.00235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含人APOBEC3F基因启动子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为更深入研究APOBEC3F基因转录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赵柯王临旭庄严黄德东李媛康文臻孙永涛
关键词:HIV-1反转录
87例CD4^+T淋巴细胞低水平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分析CD4+T淋巴细胞低水平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收集我院感染科就诊的87例CD4+T淋巴细胞低于100/μl的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机会性感染谱及预后情况。结果 87例中67例发生机会性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消瘦、乏力、口腔白斑、头晕、呕吐、气短、腹泻、皮疹、淋巴结肿大等;主要机会性感染依次为:细菌性肺炎、口腔念珠菌感染、肺结核、带状疱疹、肺孢子菌肺炎等。总共发生107例次机会性感染,在接受对症治疗的70例次中,治愈或好转59例次,治疗无效8例次;3例因机会性感染死亡。发生过多种机会性感染的患者与未发生机会性感染患者相比,有较低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较高的病毒载量,但并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结论 CD4+T淋巴细胞低水平的AIDS患者易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发生率为77.01%,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机会性感染对降低AIDS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康文臻李媛庄严黄德东翟嵩赵柯孙永涛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T淋巴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