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妮
- 作品数:42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Graves’病放射碘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产妇乳汁和血与婴儿血甲状腺激素水平
- 2009年
- 目的观察Graves'病服^(131)碘(^(131)I)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产妇乳汁和血及婴儿血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方法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技术的竞争免疫测定法对Graves'病^(131)I治疗后36名出现甲减产妇(其中治愈产妇组20人,甲减产妇组16人)和正常产妇20人(正常产妇组)血、乳及婴儿的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素(S-TSH)指标定量检测。结果甲减产妇组血FT_3、FT_4分别为(3.38±0.58)pmol/L、(7.12±1.06)pmol/L,乳汁FT_3、FT_4分别为(1.49±0.48)pmol/L、(3.09±0.73)pmol/L,血和乳汁S-TSH分别为(106.25±29.74)、(2.20±0.31)uIU/ml与正常产妇和治愈产妇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愈产妇组和正常产妇组乳FT_3水平占血FT_3的50%以上,而甲减产妇组为39%。相关分析显示,正常产妇组乳FT_3与血FT_3、乳FT_4与血FT_4呈正相关(r=分别为0.77,0.87,P<0.01)。甲减产妇组乳FT_4与血FT_4呈正相关(r=0.99,P<0.01)。甲减组婴儿TSH[(6.24±0.75)uIU/ml]与正常和治愈组婴儿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减组产妇血FT_4与婴儿血FT_4、产妇血TSH与婴儿血TSH呈正相关(分别r=0.83、0.73,P<0.
- 李妮廖柯华卢桂南陈翠玲谢建南黄莹黄敏葵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母乳甲状腺激素
- 不同胰岛素方案对糖尿病家兔心肌炎症因子及细胞外基质部分成分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Ins)治疗的适宜方案。方法:雄性家兔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N组)、糖尿病模型组(D组)、多次Ins治疗组(A组)、50R混合Ins治疗组(B组)、30R混合Ins治疗组(C组)。治疗组用Ins30d后处死动物,同时处死其他组动物;观察各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及达标时Ins用量。比较各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天平均血糖水平(MBG)、血糖标准差平均值(MOS)、每只兔血糖绝对差值的平均值(MOD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外基质部分成分(ECM)、NF-κB的表达。结果:A组达标时间最短,C组最长(P<0.01)。治疗组血糖、HbAlc较D组下降(P<005)。A、D两组较C、N组NF-κB灰度值明显降低,TNF-α、ECM明显升高(P<0.05)。A组MOS、MODD较C组N组明显升高(P<0.001);HbA1c与MBG呈正相关(P<0.001)、与MOS、MODD无相关。D组血糖与NF-κB灰度值、HWI呈负相关、与TNF-α呈正相关(均P<0.02)。心脏炎症因子表达明显度D组>A组>B组>C组。结论:较高的基础Ins浓度的30R混合Ins治疗方案最佳。Ins3短加1中或长的强化治疗及太短时间达标的方法不主张首选。
- 李妮钟玫陈晖陈翠玲黄莹莫祥兰黄振录周微雅
- 关键词:糖尿病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外基质
- 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案对糖尿病家兔大脑顶叶锥体细胞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以大脑顶叶锥体细胞的变化为判断标准,探讨家兔糖尿病模型胰岛素(Ins)用药治疗的适宜方案。方法40只雄性家兔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N组)、模型组(D组)、多次Ins治疗组(A组)、50R预混Ins治疗组(B组)、30R预混Ins治疗组(C组)],其中4组用四氧嘧啶制作成家兔糖尿病模型。治疗组用Ins30d后处死动物,同时处死其他组动物;记录各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及达标时Ins用量。观察比较各组血糖、脑重、大脑顶叶的锥体细胞凋亡率及病理学变化。结果B组的迭标Ins用量较A、C组少,C组达标时Ins用量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迭标时间最短(7.00±1.31)d、C组血糖达标时间最长(19.63±1.41)d,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束时的体重与血糖呈负相关(r=-0.559,P〈0.01),脑重量与血糖亦呈负相关(r=-0.656,P〈0.01)。模型组绝大多数神经元变性凋亡,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大脑顶叶皮质锥体细胞组织水肿及病变受损严重程度A〉B〉C。结论30R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最佳。提供一个较高的基础胰岛素浓度加少量餐时胰岛素峰值量治疗糖尿病,血糖平稳缓降,对糖尿病神经组织有治疗和保护作用。多次胰岛素3短加1中或长的强化治疗及太短时间达标的方法不可首选。
- 李妮钟玫陈晖莫祥兰周微雅陈翠玲黄莹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糖尿病家兔脑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糖尿病(DM)家兔脑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实验家兔随机分为糖尿病多次胰岛素(Ins)治疗组(A组,n=8)、50R预混Ins治疗组(B组,n=8)、30R预混Ins治疗组(C组,n=8)、糖尿病未治疗组(D组,n=8)及正常对照组(N组,n=8),其中4组建立四氧嘧啶诱导的家兔糖尿病模型,治疗30 d后,记录3个治疗组的胰岛素剂量及达标时间,观察空腹血糖、体重、TNF-α、IL-6,用TUNEL标记染色观察大脑顶叶锥体细胞病理学变化和凋亡数量并行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B组的达标Ins用量(5.62±0.67)U/kg较A、C组少,C组达标时Ins用量最多(8.83±1.17)U/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达标时间最短(7.00±1.31)d、C组血糖达标时间最长(19.63±1.41)d,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实验结束时,体重与血糖呈负相关(r=-0.559,P<0.001)。与D组相比,A、B、C组TUNEL阳性细胞数、TNF-α、IL-6显著减少(P<0.01);IL-6、TNF-α与血糖呈正相关(r=0.751、0.799,P<0.001)。未治组绝大多数神经元变性凋亡率(26.67±0.99)%,与各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糖尿病可导致脑炎症因子表达增加,促进脑细胞凋亡,胰岛素可减轻糖尿病兔脑细胞凋亡和炎性反应。三种胰岛素治疗方案中30R预混胰岛素方案是最佳的强化治疗方案。
- 钟玫李妮陈晖莫祥兰周微雅陈翠玲黄莹
- 关键词:HE染色法白介素-6
- 90Sr敷贴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 卢桂南苏俐华陈翠玲谢建南李妮
- 糖尿病靶器官损害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靶器官损害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检测糖尿病靶器官损害患者(ODM组)56例和无糖尿病靶器官损害患者(DM组)40例。采用全自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尿微量蛋白,计算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D-二聚体(D-Dimer,D-D),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心脏及颈总动脉,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以检查结果异常作为判断糖尿病靶器官损害的指标并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血压。结果病程、年龄、HbA1c、TC、TG、LDL-C、高血压、UAER、hs-CRP、D-D在糖尿病靶器官损害患者中指标增高,与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DL-C、hs-CRP对糖尿病靶器官的损害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 LDL-C、hs-CRP与糖尿病靶器官损害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糖尿病预后及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 李妮钟玫廖珂华谢建南孙泽勇
- 关键词:糖尿病靶器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
- 糖尿病患者血清抗神经节苷脂抗体与微量白蛋白尿及周围神经病变关系的探讨
- 2002年
-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抗神经节苷脂抗体 (anti- GS- ab)与微量白蛋白尿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关系。方法 :将受试者分 3组 :糖尿病无微量白蛋白尿组 (NDN组 ) 33例 ,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 (EDN组 ) 2 2例 ,正常对照组 (N组 ) 30例。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 anti- GS- Ig M- ab、anti- GS- Ig G- ab,用放免法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 AER) ,采用美国 Nicolet Viking IV型肌电图仪测定神经传导速度 ,并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结果 :EDN组 anti- GS- Ig M-ab及 DPN发生率明显高于 N组和 NDN组。相关分析显示 :UAER与 anti- GS- Ig M- ab及 DPN临床分级 (DPNC)呈显著正相关 ;DPN临床分级与 anti- GS- Ig M- ab、anti- GS- Ig G- ab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存在相同的发病机制 ,anti- GS- ab与糖尿病肾病。
- 陈晖李妮周微雅张丽香颜晓东
- 关键词:糖尿病血清抗神经节苷脂抗体微量白蛋白尿周围神经病变
- 一种具有降糖功效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由中、西药组配成具有降低血糖功效的药物,其特征是由葛根和牛磺酸配制按常规方法制成口服液、颗粒剂、片剂,葛根与牛磺酸的配比(重量、份)是0.5~50∶0.05~5。本发明药物降低血糖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毒副反应少,生津...
- 荆树汉陈英潘洪平李妮黄廷路玫叶冬梅范吕林蒙大平池泮才
- 文献传递
- 氢化麦角碱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00年
- 颜晓东余劲明李妮黄忠陈晖
- 关键词:氢化麦角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肺炎所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一例
- 2001年
- 钟玳曾治焕李妮
- 关键词:肺炎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