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善元

作品数:20 被引量:102H指数:7
供职机构: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1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坡鹿
  • 15篇海南坡鹿
  • 7篇自然保护区
  • 7篇保护区
  • 5篇种群
  • 5篇国家级自然保...
  • 5篇海南大田国家...
  • 3篇赤麂
  • 2篇野放
  • 2篇生境
  • 2篇食物
  • 2篇饲草
  • 2篇迁地
  • 2篇迁地保护
  • 2篇圈养
  • 2篇自然保护
  • 2篇习性
  • 2篇繁殖
  • 1篇氮量
  • 1篇动物

机构

  • 18篇海南大田国家...
  • 7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华南濒危动物...
  • 4篇海南大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海南省林业局

作者

  • 20篇李善元
  • 7篇宋延龄
  • 5篇张海
  • 4篇周圻
  • 4篇林贤梅
  • 4篇刘振生
  • 4篇袁喜才
  • 4篇滕丽微
  • 3篇卢学理
  • 2篇李翔
  • 2篇曾治高
  • 2篇李玉春
  • 2篇符运南
  • 2篇刁晓平
  • 2篇韩杜
  • 1篇卢柏威
  • 1篇李治深
  • 1篇黄晓英
  • 1篇何瑞国
  • 1篇韩新畴

传媒

  • 3篇野生动物
  • 3篇Curren...
  • 2篇动物学杂志
  • 1篇特产研究
  • 1篇兽类学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Zoolog...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四川动物
  • 1篇草地学报
  • 1篇热带林业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及评价被引量:7
2002年
王文毅江海声王春东李善元
关键词: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区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海南坡鹿濒危动物
海南大田保护区内赤麂的种群数量和特征被引量:2
2005年
20 0 1年10月至2 0 0 2年9月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直接观察和在不同生境类型分层抽样进行网捕的方法研究了保护区内赤麂种群的数量、年龄结构、群体大小和组成等。结果显示,赤麂主要生活在落叶季雨林和有刺灌丛中,种群数量为716 13±4 7 6 2只,种群密度为5 4 5±3 6只/km2 。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呈倒三角形,成体最多,占6 2 5 0 % ,亚成体占2 8 85 % ,幼体最少,占9 6 2 %。成年个体的雌雄性比是1 32∶1 0 0 ,亚成体为1 5 0∶1 0 0 ,幼体是1 5 0∶1 0 0。群平均大小为1 32只,其中独居个体最多,占总观察次数的6 8 31% ;2只群次之,占31 15 % ;3只群最少,占0 5 5 % ;
滕丽微刘振生宋延龄曾治高李善元林贤梅
关键词:种群数量赤麂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境类型雌雄性比季雨林
半散放条件下赤麂卧息地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2006年4~8月,在海南省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位于E108°47′05·8″~108°47′12·0″、N19°05′55·7″~19°05′58·1″,面积为10400m2的围栏内6只半散放条件下赤麂(Muntiacus muntjak)的卧息生境进行了研究。将围栏内的面积划为104个10m×10m的样方,作为收集数据的基本单元。将有赤麂卧息的样方定义为卧息单元,反之为非卧息单元。赤麂选择在14个样方卧息,卧息地平均长(1·6643±0·6197)m、宽(1·1679±0·3123)m、高(0·8143±0·1445)m。采用逻辑斯蒂回归模型作为赤麂卧息地特征分析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在14个卧息单元中收集的11类生态因子。结果表明,赤麂卧息地的选择与草本高度、隐蔽度、灌木高度及灌木密度正相关。赤麂卧息地选择的预测模型可用以下数学表达式表示:ln[P/(1-P)]=-26·888+0·089×灌木密度+0·253×草本高度+0·114×隐蔽度+0·079×灌木高度。
谢志刚刘志涛宋延龄赵文阁李善元张海符运南
关键词:赤麂
海南坡鹿生理生化正常值的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测定了海南坡鹿32项生理生化正常值.结果表明,除在成、幼鹿之间,体温、呼吸、脉搏、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总蛋白、碱性磷酸酶、血清钙、血清纳差异极显著(P<0.01),球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差异显著(P<0.05);在成年公、母鹿之间,除红细胞平均体积差异极显著(P<0.01),红细胞压积容量、血清钙差异显著(P<0.05)外,其余测定项目差异不显著(P>0.05).
吴英华李治深韩新畴曾纪锋周圻李善元云昌义冯勇
关键词:海南坡鹿生理生化
海南坡鹿的习性与驯养
1993年
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是十分珍贵的热带鹿种。为拯救这一珍稀物种,我们在保护和发展野生种群的同时,着手建立人工驯养种群,加速海南坡鹿的繁衍。现将驯养繁殖情况叙述如下。一、习性海南坡鹿主要栖息在热带低平草原,沙生灌丛以及落叶季雨林等生境中。采食青草和嫩枝叶。有明显的交配季节。发情交配期为1~6月,高峰期为3~4月。产仔期为9月至翌年1月,高峰期为10~11月。
李善元
关键词:海南坡鹿习性驯养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考察初报被引量:7
2004年
20 0 1年 10月至 2 0 0 2年 9月 ,采用晨昏沿样带观察及用鸟网捕捉的方法对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鸟类资源考察。本次考察共记录鸟类 75种 ,分属于 12目 30科 ,加上以往文献记载 ,该地区总计有鸟类 13目 36科 92种 ,约占全国鸟类总数的 6 97%。其中东洋界鸟类 71种 ,古北界鸟类 4种 ,广布种 17种 ;繁殖鸟类 6 5种 (包括留鸟和夏候鸟 ) ,冬候鸟和旅鸟 2 3种 ,居留期不清或迷鸟 4种。该区域有许多被保护的鸟类 ,其中BirdstoWatch收录 2种 ,CITES收录 5种 ,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收录 10种 ,中国重点保护动物名录收录
刘振生滕丽微宋延龄李善元符运南曾治高
关键词: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鸟类多样性
海南坡鹿性别分离机制的研究—雌雄成体的粪氮量比较
<正>为了研究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的性别分离机制,验证食物选择假说,于2003年8月和10月份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集海南坡鹿雌雄成体鲜粪样本91个,食草样方14个,采用凯氏半微量...
李玉春洪美玲李善元王燕萍黄俊忠
文献传递
海南坡鹿保护对策的研究被引量:13
1990年
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 Tho-mas)又称泽鹿,是仅分布在我国海南岛的热带珍稀鹿种。历史时期曾广泛地栖息于海南岛山地周围广大丘陵平野地区。在地方志中较早记载坡鹿的是乐会(现今的琼海)县志(1683),较晚记载的是儋州(现今的儋县)县志(1936)。由于人口的增长,加速生产开发以及乱捕滥猎,坡鹿的生境不断遭到破坏,分布范围逐年缩小,数量急剧下降。据余斯绵等(1984)调查,在50年代尚有6个县20个公社有坡鹿的分布(见图),估计数量不少于500头。而到1976年建立坡鹿自然保护区时仅剩白沙县的邦溪与东方县的大田两个地区有少量分布,总数量只有40余头。
袁喜才卢柏威陈万成李善元
关键词:海南坡鹿自然保护区
海南坡鹿的生境管理与种群变化被引量:6
2000年
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属偶蹄目鹿科草食动物,它的野生种群仅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岛,分类上为泽鹿(Cervus eldi)的一个亚种,目前种群数量十分稀少.笔者自1983年进入保护区工作以来,先后对海南大田坡鹿自然保护区境内的海南坡鹿比进行过生境.食性、习性、种群动动变比等多方面的研究,并直接参与保扩区的管理工作.为了揭示海南坡鹿种群变比与不同的生境管理措施之间的密切关系,现将以20年来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如下.
李善元
关键词:海南坡鹿种群生境自然保护区
海南坡鹿迁地保护现状与建议被引量:2
2007年
迁地保护的海南坡鹿种群可以分为野放、半野放和圈养等3种主要类型。野放种群个体数量最多,约占迁地保护种群个体总数的55.3%;其次为半野放种群,其个体数量占35.6%;圈养种群个体数量最少,只占9.1%。半野放是一种较为稳妥的坡鹿种群恢复方式。在海南坡鹿的迁地保护中,应该增加半野放种群个体数量。本文就海南坡鹿的迁地保护提出了7点保护管理及科学研究建议。
卢学理袁喜才李善元张海
关键词:迁地保护野放圈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