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
- 作品数:20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学更多>>
- CO2加氢催化转化为燃料的研究进展
- 李宇萍涂军令王铁军马隆龙张兴华定明月李凯
- 关键词:CO2加氢燃料
- 一种新型智能机核心语言模型——LFOO
- 李凯
- 关键词:逻辑设计程序设计函数程序语言
- 一种生物质循环水解氢化制取高浓度多元醇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循环水解氢化制取高浓度多元醇的方法。将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一次稀酸水解液低温氢化制取低浓度多元醇水溶液,再直接配酸后用于水解新鲜木质纤维素,获得的糖醇混合水解液再低温氢化制取多元醇;继续上述...
- 王铁军马隆龙章青谈金李凯仇松柏龙金星陈伦刚张琦张兴华
- 百吨/年规模生物质水相合成航油类烃过程的物质与能量转化被引量:11
- 2017年
- 以农业废弃物生物质为原料,利用水相转化技术,进行了百吨/年规模生物航油类烃(C_8~C_(15))合成试运行.过程中采用两步酸解法分别将玉米秸秆中半纤维素和纤维素转化为糠醛和乙酰丙酸,作为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糠醛与乙酰丙酸经Aldol缩合反应实现碳链增长,生成的长链含氧中间体经过低温预加氢、高温加氢脱氧及精制,生成C_8~C_(15)范围内液态烃,可作为生物航油组分.以试运行实验结果为基础,进行了过程的物质与能量转化分析.结果表明,该路线获得液态烃类的基本性质满足合成航油ASTM-7566标准要求,并充分利用了原料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分,是一条基于生物质的长链液态烃合成路线,1,t航油约需10~12,t干基玉米秸秆.
- 张琦李宇萍陈伦刚王铁军刘琪英张兴华谈金李凯马隆龙
- 关键词:玉米秸秆中试系统
- 基于微梁传感技术的大分子折叠研究
- <正> 利用微梁对微力作用的敏感变形特点,研究分子在微梁修饰层上的结合反应和大分子构象的变化,探索大分子折叠的机制,为蛋白质折叠的问题提供实验手段预备研究。在微梁的单侧镀金表面上修饰生化敏感层,如硫醇,并将该微梁浸泡在P...
- 张青川李凯刘红陈大鹏伍小平
- 文献传递
- 微梁生化传感机理研究
- <正> 通过在微梁(100μm×20μm×2μm)的单侧表面上修饰生化敏感层,在此层面上发生的高分子的物理折叠过程和生物化学反应过程能够被实时的转化为微梁的弯曲变形过程。用光学读出的方法,对此变形过程进行高灵敏度的实时测...
- 李凯张青川伍小平陈大鹏
- 文献传递
- 一种生物质循环水解氢化制取高浓度多元醇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循环水解氢化制取高浓度多元醇的方法。将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一次稀酸水解液低温氢化制取低浓度多元醇水溶液,再直接配酸后用于水解新鲜木质纤维素,获得的糖醇混合水解液再低温氢化制取多元醇;继续上述...
- 王铁军马隆龙章青谈金李凯仇松柏龙金星陈伦刚张琦张兴华
- 文献传递
- 改进的梯度阈值图像清晰度评价算法被引量:19
- 2021年
- 数字图像技术实现自动对焦的关键步骤是有效的图像清晰度评价。针对传统的灰度梯度算法抗噪性差和实时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清晰度评价算法。首先通过OSTU方法和全局方差计算出图像自适应分割阈值;然后比较自适应分割阈值和图像像素点局部方差以提取整幅图像中的边缘像素点;最后考虑人眼视觉特性,采用多方向的Tenengrad算子对图像进行评价运算,将图像中边缘像素点的评价运算值进行叠加,得到图像的清晰度量化值。为了衡量改进算法的性能,将其与传统的灰度梯度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灰度梯度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具有实时性高、灵敏度强且抗噪能力好的优点。
- 曾海飞韩昌佩李凯李凯
- 关键词:清晰度评价自动对焦
- AGRI遥感图像中条带噪声的分析与去除被引量:5
- 2019年
- 分析了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AGRI)条带噪声的主要来源,建立了条带噪声的图像退化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方图匹配与各向异性全变分正则化相结合的去条带(HMATV)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直方图匹配抑制探测器像元间的非均匀性响应,接着利用各向异性全变分正则化模型去除剩余的条带噪声。使用定性和定量指标对各方法的处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与其他现有前沿的去条带方法相比,所提方法不仅获得了更优异的条带噪声去除效果,还有效保护了原始图像的细节信息。
- 李文力李凯李凯韩昌佩
- 关键词:遥感条带噪声直方图匹配
- 木质生物质平台化合物催化转化制备长链烷烃的反应路径与催化剂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5年
- 介绍了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催化转化制取长链烷烃的反应路径。主要从木质纤维素的水解制得平台化合物,中间产物通过羟醛缩合、羟化烷基化、酮化、自身缩合等途径进行加氢脱氧等多步骤合成长链烷烃。阐述了各步转化的反应机理、产物控制途径和相应的催化剂体系,并从技术角度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蔡炽柳刘琪英王铁军张琦马隆龙石宁谈金李凯
- 关键词:生物质长链烷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