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凤民

作品数:202 被引量:3,682H指数:39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9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0篇农业科学
  • 27篇生物学
  • 8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天文地球
  • 3篇水利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0篇小麦
  • 57篇水分
  • 55篇土壤
  • 53篇干旱
  • 43篇半干旱
  • 37篇春小麦
  • 34篇水分利用
  • 32篇旱地
  • 28篇水分利用效率
  • 28篇利用效率
  • 24篇干旱区
  • 21篇农业
  • 20篇土壤水
  • 20篇旱区
  • 20篇干旱地区
  • 20篇半干旱地区
  • 18篇地膜
  • 18篇土壤水分
  • 18篇黄土高原
  • 16篇生态

机构

  • 166篇兰州大学
  • 41篇中国科学院
  • 27篇西北农林科技...
  • 19篇甘肃农业大学
  • 9篇河南理工大学
  • 7篇中国气象局兰...
  • 7篇中国矿业大学...
  • 6篇河南科技大学
  • 4篇安徽师范大学
  • 4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河南省农业科...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榆中县农业技...
  • 3篇西澳大学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甘肃省农业科...

作者

  • 201篇李凤民
  • 32篇徐炳成
  • 20篇李世清
  • 19篇王俊
  • 16篇熊友才
  • 13篇马守臣
  • 10篇山仑
  • 10篇赵松岭
  • 10篇杜彦磊
  • 9篇张步翀
  • 9篇孙国钧
  • 9篇刘文兆
  • 9篇宋秋华
  • 8篇王晓凌
  • 8篇张荣
  • 8篇贾宇
  • 8篇赵鸿
  • 8篇黄占斌
  • 6篇王会梅
  • 6篇刘洪升

传媒

  • 27篇生态学报
  • 20篇应用生态学报
  • 17篇西北植物学报
  • 10篇干旱地区农业...
  • 7篇植物生态学报
  • 7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中国生态农业...
  • 5篇兰州大学学报...
  • 4篇水土保持研究
  • 4篇灌溉排水学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草业学报
  • 3篇草地学报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中国沙漠
  • 2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13篇2010
  • 10篇2009
  • 14篇2008
  • 20篇2007
  • 13篇2006
  • 15篇2005
  • 16篇2004
2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半干旱黄土高原沟垄微型集雨产流特征与马铃薯种植技术被引量:9
2005年
对膜垄和土垄的降雨量和径流量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粘土夯实集雨垄临界产流降雨量为2.83 mm,产流后的平均集水效率为24.6%,地膜覆盖集雨垄临界产流降雨量为0.23 mm,产流后的平均集水效率为91.1%.在沟垄微型集雨种植马铃薯试验中,30 cm垄宽膜垄、45 cr垄宽膜垄、60 cm垄宽膜垄、30 cm垄宽土垄、45cm垄宽土垄和60 cm垄宽土垄(沟宽均为60 cm)的经济产量分别比传统耕作高173%、168%、119%、28%、24%和18%,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传统耕作高3.98、3.74、2.25、1.10、0.93和0.72 kg·mm-1·hm-2.膜垄种植马铃薯经济产量提高119%~173%,土垄种植马铃薯经济产量提高18%~28%.
王琦张恩和李凤民李锋瑞徐长林
关键词:产流特征马铃薯
半干旱区不同作物与苜蓿轮作对土壤水分恢复与肥力消耗的影响被引量:34
2007年
王俊刘文兆李凤民
关键词:苜蓿草田轮作半干旱区
根修剪对黄土旱塬冬小麦群体结构、土壤水分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返青期不同程度根修剪处理对冬小麦群体结构、土壤水分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程度根修剪处理均减少了小麦的群体数量,改善了群体结构,从而使得根修剪处理花期时的透光率显著大于对照。根修剪处理还使小麦对土壤水分的消耗显著减少,花期时根修剪处理小区的土壤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土壤水分的改善促进了小麦的生理活性,使根修剪处理小麦的花期光合速率均显著大于对照。成熟期时小剪根处理对籽粒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由于显著减少了水分消耗,因此,提高了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大剪根处理虽然提高了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但由于严重影响了成穗数,从而造成产量显著下降。研究表明,在旱地农业生产实践中,如果能采用适当农艺措施以减少冬小麦前期旺长对土壤水分的过度消耗,使更多水分留在花后利用,将对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非常有利。
马守臣徐炳成李凤民黄占斌王锐
关键词: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
渭北旱塬苜蓿和沙打旺生产力对种间竞争的响应被引量:3
2008年
大田条件下采用生态替代试验对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单播及混播的当年草地进行地上生物量动态及种间竞争的研究。结果表明:单混播苜蓿地上生物量与其绝对生长速率显著大于沙打旺,并且随播种密度升高而增大,3种密度下苜蓿单混播生产力均在2005年6月最高,其中两牧草地上生物量的累积与返青天数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密度处理下两牧草表现为阶段性的资源共享和资源竞争关系,随密度增大,资源共享程度降低,而资源竞争反之。但中高密度下整个生育期内苜蓿的相对竞争力均高于沙打旺,低密度在返青后开始出现种间竞争关系,随生育期变化竞争增强。混播当年苜蓿竞争力始终大于沙打旺,其中密度效应为两者种间关系调节的重要影响因素。混播中苜蓿生物量与苜蓿对沙打旺的竞争优势为性状互利关系。因此,植物生产力对物种种间关系的积极响应可能为旱生环境中植物生活史对策的重要特征。
左胜鹏王会梅李凤民程积民夏传俊
关键词:渭北旱塬紫花苜蓿沙打旺种间竞争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小麦农田有限灌溉对策初探被引量:57
1995年
2年的大田试验研究表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小麦农田有限灌溉的关键时期为3叶期到孕穗期之间,但由于该地区降水变率很高,不同降水年型有限灌溉的关键时期和增产效果有很大差异,实际的需水关键期和作物生理的需水关键期往往不相吻合.对半干旱地区的有限灌溉对策及作物的耗水过程和产量形成过程进行了讨论.
李凤民赵松岭段舜山高世铭冯波
关键词:半干旱地区春小麦有限灌溉
密度和修剪对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和不同时期根修剪对黄土旱塬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根系时空分布、土壤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供试材料为该地区广泛种植的冬小麦品种长武135。试验设定4个密度处理:SR1、SR2、SR3和SR4,分别为180、225、280和340株/m2,其中SR2为常规密度;以及4个根修剪处理:CK(不剪根处理)、W(越冬期根修剪)、S(返青期根修剪)和B(越冬期根修剪+返青期根修剪)。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返青期、孕穗期和花期根系总干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根修剪处理显著降低了各生育期冬小麦根系总干重,不同处理间排序为CK>W>S>B。种植密度和根修剪对冬小麦根系总长度的影响与根系总干重类似,各处理间根系总干重和根系总长度的差异主要来自于0—20 cm表土层。冬小麦表土层(0—20 cm)中的根干重密度(DRWD)和根长密度(RLD)都随种植密度的提高而增加。根修剪降低了返青期、孕穗期和花期冬小麦DRWD和RLD在0—20 cm表土层中的分布,但增加了花期60—100 cm深土层中的DRWD和RLD。整个生育期土壤水分消耗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而根修剪显著减少土壤水分的消耗。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显著提高。根修剪处理显著增加了冬小麦的产量,且W处理的产量最高,同时根修剪也显著提高了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由此可见,越冬期根修剪(W)可以最大程度提高冬小麦产量。考虑到经济效益,建议旱地雨养农业区在较高的密度下进行越冬期根修剪处理,从而达到生产上高产高效的目的。
方燕徐炳成谷艳杰刘倩倩李凤民
关键词:AESTIVUM根系土壤含水量黄土旱塬
半干旱地区不同地膜覆盖时期对土壤氮素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94
2001年
在年降水量 4 1 5 mm的半干旱地区黄绵土上 ,以春小麦为供试作物进行大田试验 ,研究地膜覆盖 (包括不覆膜、播种后覆膜 3 0 d、覆膜 60 d和全程覆膜 )对土壤水分、温度和氮素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覆膜对 2 m土层贮水量基本没有影响 ,能显著提高 0~ 2 0 cm土层的含水量 ;覆膜对 5 cm处土壤温度的影响呈“U”型变化 ,即在作物生长前期和后期影响显著 ,中期影响较小 ;覆膜能增加土壤呼吸和有机氮的矿化 ,因而显著影响土壤剖面中 NO- 3-N的累积 :表现为在收获时覆膜 3 0 d和 60 d处理剖面中 NO- 3-N的累积明显下降 ,而全程覆膜处理剖面中 NO- 3-N的累积显著增加 ,在覆膜的基础上施用氮肥 ,这种作用会更加突出。显然全程覆膜易造成有机质的大量矿化和 NO-
李世清李凤民宋秋华王俊
关键词:旱地土壤土壤养分土壤氮素有效性半干旱地区
土壤水分对两个冬小麦品种产量和竞争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8
2007年
研究了黄土塬区两个旱作冬小麦品种(长武135和平凉40,前者是后者的换代品种)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竞争能力和产量形成的关系。研究设2种土壤水分条件(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0%和40%~45%),采用生态替代法设计了同一播种密度的6个播种比例组合的盆栽试验。低水分单播条件下,长武135具有较高的产量(长武135为27.59g/pot,平凉40为24.91g/pot),而混播条件下平凉40在产量和相对产量上较长武135品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高水分条件下,平凉40产量随播种比例的减小下降较快(长武135产量曲线斜率35.468,平凉40为36.237)。平凉40低水分单播时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较少(长武135为0.67g/pot,平凉40为0.55g/pot),而混播时较多(长武135各比例均值0.58g/pot,平凉40为0.71g/pot),导致了平凉40品种单播时产量较低和混播时产量较高。平凉40地下生物量显著大于长武135(高水分条件下,长武135为10.03g/pot、平凉40为11.51g/pot;低水分条件下二者分别为8.41g/pot和10.69g/pot),且耗水量大(高水分条件下平凉40多耗水2.72kg/pot,低水分条件下多耗0.98kg/pot),而耗水量/地下生物量的比值平凉40低于长武135,从而平凉40品种单位根量消耗的水分低于长武135。总之,在两个生长属性接近的冬小麦品种中,老品种以较大的根系生物量赢得了较高的竞争能力,消耗了较多的水分,而新品种虽然根系生物量较低,耗水量较少,但籽粒产量却较高。亦即,小麦新品种籽粒产量的提高是与根系的减少和对水资源竞争能力的下降相伴随的。
刘琳徐炳成李凤民马守臣
关键词:土壤水分冬小麦
半干旱地区沟垄微型集雨种植马铃薯最优沟垄比的确定被引量:74
2005年
采用沟垄微型集雨种植马铃薯,垄作为集水区,沟作为种植区,采用三种沟垄比和两种下垫面材料。在2001~2002年的试验中,膜垄种植马铃薯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是对照的2.8倍(2001)和2.4倍(2002),土垄种植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和对照相差不大;由于降雨量和降雨高峰期出现时段的不同,虽然使2001~2002年度沟垄微型集雨种植马铃薯产量有所差异,但在两年试验中,马铃薯增产趋势基本一致,膜垄种植马铃薯产量分别比对照平均提高231%(2001)和153%(2002),土垄种植马铃薯产量分别比对照平均提高58%(2001)和23%(2002)。通过直线回归分析,在半干旱地区膜垄种植马铃薯最佳沟垄比为60cm∶40cm,当沟垄比为60cm∶40cm马铃薯产量的期望值可以达到最大,该技术是适合于半干旱地区的能较好提高降水利用率和产量的一种种植方式。
王琦张恩和李凤民王晓凌
关键词:半干旱地区马铃薯
干旱对不同基因型春小麦碳同化物分配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采用盆栽试验,选用和尚头、定西24、陇春8139三个春小麦品种分别进行两种水分处理(正常供水、干旱处理),在各生育期前10 d14CO2光合标记,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分别采样,测定其叶、茎、根、颖壳不同器官中14C同化物放射性。研究结果表明:春小麦发育过程中,14C同化物的分配中心随生育期的不同而改变,适当的干旱处理,能够促进根中同化物向地上器官的转移,增加穗中同化物量的积累。将春小麦三个品种相比较:在正常水分下,小根系的新品种陇春8139根中同化物滞留量较少,同化物主要分布在地上器官,有利于穗的生长;在干旱处理下,大根系的老品种和尚头根部没有同化物的冗余。
吕金印李成龙张俊林李凤民
关键词:春小麦干旱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