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 作品数:26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稀土(钇)对钨钼原子扩散系数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利用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Q235钢表面渗稀土(钇)钨钼形成共渗合金层。通过对渗层合金元素的分布进行分析,计算出钨钼原子的扩散系数和扩散激活能来分析稀土(钇)的加入对钨钼原子扩散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钇)的加入使钼原子在渗层中的扩散系数平均增大1.89倍。钨原子的扩散系数平均降低了0.89倍。稀土(钇)的加入使钼原子在渗层中离表面12~15,24~25,35~36μm处钼原子扩散激活能分别降低了5737.72,6511.72,7853.38J/mol。钨原子扩散激活能提高了998.5,106.37,2904.56J/mol,稀土(钇)对钼原子具有催渗作用,对钨原子没有明显催渗作用。
- 高原张维李冰袁琳陈选楠
- 关键词:等离子表面冶金扩散激活能
- 等离子表面W、Mo、Y共渗制备强化层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利用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Q235钢表面进行W、Mo、Y共渗,然后对共渗层进行离子氮化处理得到强化层。用金相显微镜、能谱仪、XRD对共渗层及强化层的组织、结构、成分和物相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共渗层组织为柱状晶,W、Mo合金元素的含量由表及里逐渐减小,Y元素分布不均匀;共渗层由Fe3Mo、Fe17Y2和(W、Mo、Y)在α-Fe中的固溶体等物相组成;共渗层离子氮化后的强化层有大量氮化物弥散分布,主要物相为Fe4N、Fe3Mo、MoN、Mo2N、W2N和WN等。通过对比发现,Y元素的加入使强化层硬度提高100 HV0.1左右;在磨粒磨损的条件下,强化层耐磨性比对比试样提高1.58倍。
- 李冰高原陈选楠黄学锋
- 关键词:等离子共渗离子氮化
- 脉冲单电源等离子表面渗铬层组织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利用脉冲单电源在碳钢表面进行等离子渗铬,对850℃和1100℃条件下得到的渗层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50℃所得渗层和基体之间有两条明显的分界线,说明在渗铬过程中,发生了两次反应扩散相变;在1100℃条件下,渗层和基体之间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说明在渗铬过程中,发生了一次反应扩散相变;两种工艺得到的渗层厚度分别为170μm和140μm,表面的含铬量分别为9.25%和40%(质量分数),渗铬层主要相组成为Fe-Cr固溶体;在1100℃条件下,渗层是由沉积层+扩散层组成,沉积层的形成阻碍了扩散层的进一步加厚。
- 陈选楠高原李冰黄学锋
- 关键词:脉冲电源等离子渗铬扩散层沉积层
- 等离子W、Mo、Y共渗层的组织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研究了Y元素对等离子W、Mo、Y共渗渗层的晶粒大小、厚度和渗层中W、Mo原子扩散系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偏聚在晶界上的Y原子和少量金属间化合物Fe17Y2阻碍了渗层晶粒的长大,细化了渗层的晶粒。从扩散热力学角度,探究了Y元素对渗层厚度的影响。Y元素降低了表面W、Mo原子的活度,表面W、Mo原子的化学势降低,进而使表面与基体之间的化学梯度减小,W、Mo原子的扩散速率减慢,渗层厚度变薄。通过Fick第二扩散定律计算渗层中不同位置、浓度下的W、Mo原子扩散系数,结果表明W、Mo原子的扩散系数在10-13~10-14之间。
- 李冰高原王成磊陈选楠黄学锋
- 关键词:晶界活度化学势
- 脉冲单电源等离子渗铬层的耐酸腐蚀性研究
- 本研究首次使用脉冲单电源在Q195钢表面进行等离子渗铬;分析了渗铬层表面微观组织、表面成分、表面相组成;测定渗铬层在1mol/LH2SO4、1mol/LHNO3两种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并与未处理试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 陈选楠高原黄学锋李冰
- Q195钢表面等离子铬-镍共渗的扩散机理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脉冲等离子辉光渗金属技术在Q195钢表面铬-镍共渗形成合金层,并对合金层的表面形貌、相结构及铬、镍含量进行分析。利用MATLAB软件拟合合金层铬、镍成分曲线,计算其扩散系数、扩散激活能以及表面空位浓度。结果表明:随着距离表面渗层深度的增加,各元素的扩散激活能增加,元素的扩散速度减慢,合金元素含量减少;相同条件下,等离子渗金属比一般的气体渗金属空位浓度高2~3个数量级。
- 高原袁琳陈选楠张维李冰黄学峰
- 关键词:扩散激活能
- 等离子共渗W-Mo-Y工艺及渗层组织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采用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对Q235钢进行W-Mo-Y三元共渗,探讨了极间距、气压、保温时间、温度对共渗层厚度的影响,并分析了共渗层的金相显微组织、合金元素分布及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在试验涉及的条件下,以极间距25 mm,气压30 Pa,保温时间3 h,温度1 000℃为最佳工艺参数;共渗层主要由Fe3Mo,Fe(Mo,W,Y),Fe17Y2等组成,组织为柱状晶,W和Mo的含量由表及里逐渐减少,而Y元素由于在晶界处发生偏聚而分布不均匀。
- 李冰高原陈选楠黄学锋赖涛陈文琦
- 关键词:Q235钢
- 一种含有镝的等离子表面低合金高速钢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镝的等离子表面低合金高速钢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先在低、中碳钢或低、中碳合金钢表面利用等离子渗金属技术进行钨、钼、铬、钒和镝金属共渗,接着渗碳、淬火、回火处理制成,这种含有镝的等离子表面低合金高速钢,合金...
- 高原李冰王成磊徐晋勇申罡卜根涛陈选楠黄学峰李柳林黄鹏科吴启科
- 等离子表面钨钼稀土(钇)合金强化层滑动磨损性能被引量:4
- 2012年
- 通过在Q235钢表面渗入钨、钼、钇和碳的表面合金化,并进行淬火和回火以强化表面合金层的性能。利用M200滑动磨损实验机进行滑动磨损性能研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钇的加入可以促进渗层形成足够多的碳化物核心,为碳化物弥散析出创造良好的条件。表面钨钼稀土合金层、表面钨钼合金层、T10钢、M2高速钢(均进行了淬火+回火的强化处理,下称强化处理)的平均摩擦系数分别为:0.30、0.47、0.57、0.31;表面稀土合金层经强化处理后耐磨性能最好;在干滑动磨损条件下,表面稀土合金强化层的滑动磨损失效形式主要是粘着磨损;加入钇后,试样的摩擦系数降低,显示出优异的耐磨性及良好的减摩性能。
- 高原张维李冰袁琳王成磊
- 关键词:等离子表面冶金
- 一种表面含有稀土钇元素的钢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含有稀土钇元素的钢铁材料,其特征是:在中、低碳钢的表面用等离子渗金属技术,渗入稀土元素钇,获得表面厚度≥50μm的合金层,在距表面10~15μm内平均钇含量为3~35%的钢铁材料。本发明在真空的状态下...
- 高原王成磊李冰黄学锋徐晋勇卜根涛申罡陈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