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莉

作品数:5 被引量:195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农户
  • 3篇贫困
  • 3篇西部贫困
  • 2篇性别视角
  • 2篇社会
  • 2篇社会性
  • 2篇社会性别
  • 2篇社会性别视角
  • 2篇生计
  • 2篇农户生计
  • 2篇贫困山区
  • 2篇西部贫困山区
  • 2篇消费结构
  • 2篇家庭消费
  • 1篇山区农户
  • 1篇退耕
  • 1篇农户家庭
  • 1篇女性劳动力
  • 1篇自然保护
  • 1篇自然保护区

机构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李亚莉
  • 4篇李聪
  • 4篇黎洁
  • 2篇邰秀军
  • 1篇妥宏武
  • 1篇李树茁
  • 1篇桑东红
  • 1篇梁义成
  • 1篇黄欣
  • 1篇折彦平

传媒

  • 2篇妇女研究论丛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个人与家庭:西部贫困山区女性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秦岭山区的调查被引量:9
2010年
本文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2008年在陕西秦岭山区对贫困农户生计的调查数据,从个人和家庭层面探讨西部贫困山区女性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女性劳动力外出是农户的家庭决策,受家庭特征和女性劳动力个人特征的共同作用;户主年龄、家庭网络、资金可及性和家庭抚养人口等家庭特征对女性外出有显著影响;教育、培训、年龄和婚姻等个人特征对于女性外出有显著影响;家庭特征一方面反映了当地的政策、经济与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农户传统的家庭观念和西部贫困地区农户经济体系的独特性;个人因素体现了家庭对个人的要求,与家庭因素同时发生作用。
李聪黎洁李亚莉
关键词:女性劳动力外出务工LOGISTIC模型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西部贫困退耕山区农户生计状况分析被引量:181
2009年
本文根据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陕西省周至县退耕山区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西部贫困退耕山区农户的生计状况。在对农户的"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后果"等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本文对1074个样本农户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农业户,兼业户的生计资本禀赋更好,生计活动更加多样化,抗风险能力更强,贫困程度较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也更小,因而可以通过鼓励农户兼业经营来综合解决当地的农村贫困与环境保护问题。
黎洁李亚莉邰秀军李聪
关键词:农户生计贫困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西部贫困山区农户家庭消费结构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文章以西部农户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了社会性别视角下影响西部农户消费结构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分析具有不同社会性别特征的家庭消费结构差异。结果发现:丈夫文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家庭消费倾向的改善和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当农户中两性之间越是趋于平等时,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就越大。此外,妻子贡献家庭主要收入时,其家庭消费倾向于教育投资,其消费结构较为合理。当家庭倾向于性别平等或家庭中女性权力较大时,其消费支出较多,消费水平较高。文章还从家庭性别视角切入,为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并优化消费结构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支撑。
李聪黎洁李亚莉
关键词:社会性别家庭消费结构贫困山区
西安市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行为与环境保护
黎洁李树茁邰秀军梁义成李聪折彦平桑东红妥宏武李亚莉黄欣
中国西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人和自然环境不能和谐共处等问题,而西部自然保护区附近农村社区的农户生计活动处于人口、经济与环境矛盾的核心。该软科学研究项目,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经济结构调整
社会性别视角下西部农村家庭消费结构研究
李亚莉
关键词:社会性别消费结构家庭消费家庭地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