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风才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噬菌体
  • 1篇犬病
  • 1篇裂解
  • 1篇流行病
  • 1篇免疫
  • 1篇免疫效果
  • 1篇菌体
  • 1篇狂犬
  • 1篇狂犬病病毒
  • 1篇霍乱
  • 1篇霍乱弧菌
  • 1篇反应性
  • 1篇分子
  • 1篇N基因
  • 1篇O139霍乱
  • 1篇O139霍乱...
  • 1篇VP
  • 1篇病毒

机构

  • 3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武汉生物制品...
  • 1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上海生物制品...
  • 1篇贵州省疾病预...
  • 1篇丽水市疾病预...

作者

  • 3篇朱风才
  • 1篇孟胜利
  • 1篇程满荣
  • 1篇倪秀璋
  • 1篇张春元
  • 1篇徐葛林
  • 1篇张锦麟
  • 1篇雷勇良
  • 1篇舒祥
  • 1篇严家新
  • 1篇秦进才
  • 1篇吴杰
  • 1篇杨晓明
  • 1篇王定明
  • 1篇蒋小皖
  • 1篇谢广中

传媒

  • 1篇江苏卫生保健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埃尔托霍乱弧菌分型噬菌体VP_1~VP_5对O139霍乱弧菌的裂解被引量:1
2002年
收集、分离、鉴定来自我省临床患者的 51株O1 39霍乱弧菌 ,用埃尔托霍乱弧菌的分型噬菌体VP1 ~VP5对它们进行裂解实验 ,它们被分成 1 1个类别 ,其噬菌体裂解谱相同于埃尔托霍乱弧菌噬菌体分型的 1、2、1 2、1 1、2 0、2 5、31、5、7、1 9、32型的裂解谱 ,显示O1 39霍乱弧菌可以进一步区分。埃尔托霍乱弧菌噬菌体分型的 1~ 6型是流行株 ,是使人致病的主要菌型 ;而本文中O1 39霍乱弧菌不论被VP1 ~VP5裂解得如何 ,都是使人致病的菌体。作为霍乱致病菌的埃尔托型和O1 39型菌株 ,O1 39霍乱弧菌使人感染的类别更多 ,传染性更强 。
蒋小皖朱风才张春元倪秀璋
关键词:裂解O139霍乱弧菌噬菌体
中国狂犬病病毒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分析中国狂犬病病毒(RV)的遗传多样性,为我国狂犬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T-PCR技术扩增26株RVN基因,并进行测序,与GenBank登录的序列进行比对,构建进化树,分析RV的基因分型和分组情况以及时间和空间的动态进化。结果中国RV分为2个大的进化分支(8组),分支Ⅰ包括1~4组,分支Ⅱ包括5~8组,组内核苷酸同源性≥93.2%,氨基酸同源性≥94.3%;组间核苷酸差异性≥8.0%,氨基酸差异性≥1.7%;运用贝叶斯中的马尔科夫链的蒙特卡洛方法,估计中国RVN基因核苷酸的平均碱基替代率为1.4089×10-4取代/位点·年,共同祖先出现在公元968年。结论中国狂犬病病毒株均属于基因1型狂犬病病毒,存在跨地域、跨宿主传播;我国分支Ⅰ狂犬病病毒株与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分离的狂犬病病毒株起源相同;分支Ⅱ的毒株在全球分布。
孟胜利徐葛林程满荣舒祥雷勇良朱风才周敦金王定明明贺田吴杰严家新杨晓明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N基因
钩端螺旋体外膜疫苗的反应性和免疫效果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对国内首次研制的钩端螺旋体外膜疫苗接种人体的反应性、血清学效果和流行病学效果进行研究。先后对两价 (含黄疸出血群赖型、七日热群七日热型 )、三价 (含黄疸出血群赖型、七日热群七日热型、流感伤寒群流感伤寒型、五价 (含黄疸出血群赖型、七日热群七日热型 ,流感伤寒群流感伤寒型、秋季热群秋季热型、犬群犬型 )外膜疫苗、菌体疫苗和安慰剂 ,分组进行全身和局部反应观察 ;并以显微镜凝集试验测定各型抗体 ;对两价外膜疫苗进行流行病学保护效果考核。结果两价和多价钩体外膜疫苗反应轻微 ,安全性良好 ;血清学效果显示 ,抗体阳转率和滴度均高于同期相应菌体疫苗诱导的同型抗体水平 2倍以上 ,提示外膜疫苗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流行病学效果在湖北省荆州和石首两市考核 ,按血清学阳性病例统计 ,其保护率可达 95 5 7%以上。说明上述疫苗性质稳定 ,反应轻微 ,安全性良好 ,血清学效果理想 ,两价疫苗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可以逐步推广应用。
谢广中张锦麟秦进才朱风才程钧福
关键词:反应性免疫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