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雪琴

作品数:1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幼苗
  • 1篇幼苗发生
  • 1篇植物
  • 1篇生态响应
  • 1篇海桑
  • 1篇红树
  • 1篇红树林
  • 1篇红树植物
  • 1篇SONNER...

机构

  • 1篇厦门大学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广东内伶仃福...

作者

  • 1篇徐华林
  • 1篇曾雪琴
  • 1篇黄建辉
  • 1篇陈鹭真
  • 1篇林光辉
  • 1篇谭凤仪

传媒

  • 1篇生物多样性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深圳湾引种红树植物海桑的幼苗发生和扩散格局的生态响应被引量:12
2008年
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是我国华南沿海主要红树林造林树种,在深圳湾引种造林15年后,在天然红树林和光滩中出现了大面积的扩散。为了研究深圳湾红树植物海桑的幼苗扩散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作者采用样线和样方调查法于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对深圳福田红树林内天然扩散的海桑幼苗的密度、高度和盖度及其相关生态因子(包括种间竞争、群落类型、光照、扩散距离与滩面高程)进行了6次调查。天然红树林和人工海桑林林下海桑幼苗密度在调查初期分别为24.7棵/m2和19.7棵/m2,到2007年9月林下的一年生海桑幼苗全部死亡,说明林下的弱光生境显著抑制了海桑幼苗的早期生长和自然更新。不同林型下(包括天然白骨壤林和秋茄林、人工海桑林)的海桑幼苗的密度、高度、盖度差异不显著(P>0.05);而林中空地各指标显著高于林下(P<0.05)。虽然深圳福田红树林滩面高程介于1.12-2.10m(黄海平均海平面)之间,海桑幼苗自然扩散分布的最适滩面高程是1.40-1.60m,属于深圳湾红树林的中高潮滩,但幼苗密度与滩面高程之间相关性较小。海桑具有一定的长距离扩散能力,天然白骨壤林和秋茄林下海桑幼苗密度与其扩散距离(距最近母树的距离)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天然白骨壤林和秋茄林下海桑幼苗密度与光照强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而人工海桑林林下的海桑幼苗密度与光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逐次增大,说明海桑幼苗的早期生长受到光照强度的影响极为显著。因此,深圳湾引种海桑的繁殖体在天然白骨壤林和秋茄林下的扩散主要受与母树距离的影响,但在海桑人工林下光照强度是影响幼苗分布的最重要生态因子。
曾雪琴陈鹭真谭凤仪黄建辉徐华林林光辉
关键词:红树林SONNERATI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