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小妹

作品数:14 被引量:60H指数:6
供职机构: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国人口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艾滋病
  • 4篇安全套
  • 3篇女用
  • 3篇女用安全套
  • 2篇性行为
  • 2篇娱乐场所
  • 2篇青年
  • 2篇青年学
  • 2篇青年学生
  • 2篇干预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肝炎
  • 1篇性病
  • 1篇性病门诊
  • 1篇性传播
  • 1篇性服务人群
  • 1篇性服务人员
  • 1篇性行为特征
  • 1篇异性性传播
  • 1篇娱乐场所女性

机构

  • 14篇海南省疾病预...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澄迈县疾病预...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海口市疾病预...

作者

  • 14篇曾小妹
  • 8篇王召乾
  • 6篇何滨
  • 5篇张帆
  • 4篇陈言
  • 3篇何启亚
  • 3篇符鹏
  • 3篇廖苏苏
  • 2篇冯维平
  • 2篇莫少雄
  • 2篇王广荣
  • 2篇蔡小丹
  • 1篇贾鹏本
  • 1篇金玉明
  • 1篇金蕾
  • 1篇熊昌富
  • 1篇潘婷婷
  • 1篇陈碧玉
  • 1篇邱丽
  • 1篇陈少明

传媒

  • 8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南省乡镇女性性工作者男用和女用安全套使用现况调查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性服务场所妇女在性行为中男用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及其对女用安全套的接受程度,为制定以性服务场所为基础的性病、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抽取海南两个乡镇在性服务场所中工作、有性行为的妇女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共有178名对象参加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8份,对艾滋病三种传播途径即经血液、性及母婴传播回答正确率分别为91.72%,86.21%,84.83%,在过去一个月的性行为中,每次都使用男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2.41%,每次都不用的比例为22.15%。在听说过女用安全套的29人当中,有75.86%认为女用安全套能预防性病,72.41%认为能预防艾滋病;回答曾用过女用安全套的占6.90%(2/29)。158人中,有80.4%认为女用安全套比男用安全套更好;93.0%表示自己喜欢女用安全套,因为它能够预防性病;90.0%表示自己喜欢女用安全套,因为它能够避孕。结论相当部分海南省乡镇性服务场所妇女在性行为中男用安全套使用率仍旧较低,提示可以在该人群中尝试推广女用安全套。
曾小妹何滨何启亚廖苏苏Margaret Weeks王广荣蔡小丹冯维平
关键词:女用安全套性行为
在社区FSW中开展艾滋病防治与生殖健康服务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比较艾滋病防治与生殖健康服务干预前中后期社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FSW)的艾滋病知识、行为、态度变化,对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在开展干预前对FSW进行基线调查,之后进行综合干预,干预方法为:①在性病、妇科及计生门诊对就诊的FSW进行咨询宣传。②下到娱乐场所对FSW开展宣传、安全套发放、咨询检测等,于2008年和2009年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比较实施干预前中后期FSW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出现性病症状比例及就医行为变化等,评价干预效果。结果社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即8个指标问题中答对6个)显著提高(χ2=130.994,P<0.01);发生商业性性关系时安全套使用率也有所提高(χ2=150.647,P1<0.01);2008年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的比例低于2006年(χ2=9.560,P1<0.05);2009年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却显著提高(χ2=191.860,P2<0.01)。结论在性病、妇科及计生门诊开展免费咨询检测宣传和到娱乐场所开展外展活动,可以促进女性性工作者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降低性病症状的发生率。
王召乾曾小妹何启亚吉金花林喜雪韩晓慧
关键词:艾滋病干预
海南省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对海南省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海南省2011—2019年青年学生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和哨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9年全省报告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例数分别为16例、14例、29例、29例、28例、24例、31例、28例和33例,合计232例,占各年度病例总数构成比为5.99%。人群分布以男性为主,均未婚,18~24岁年龄组占87.07%,大专及以上文化占76.72%。男男性行为(MSM)传播占91.38%,异性性传播占8.19%,各年度青年学生MSM传播构成比呈上升趋势(P <0.05),异性性传播构成比呈下降趋势(P <0.05)。青年学生发生过性行为比例为10.65%,首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比例为47.95%。结论近几年青年学生艾滋病病例报告增长相对平稳,主要为高等院校男生,以男男性行为传播为主,存在发生性行为比例较高和安全套使用比例低等不安全性行为,应加强对青年学生早期性教育和艾滋病宣传,提高防护意识,动员有高危行为学生主动寻求检测咨询服务。
曾小妹王召乾张帆郑钰符鹏
关键词:青年学生艾滋病
海南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知识、行为和感染影响因素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对海南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知识、行为、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开展该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要求,采用连续采样方法对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3—2015年共监测4 815人,各年度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7.04%、80.41%和80.49%(线性趋势χ2= 79.582,P<0.05);最近3个月与女性性服务工作者、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34.11%和30.30%;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的比例为1.69%;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93%和6.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感染受户籍地、婚姻状况、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和梅毒感染等因素的影响。结论海南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逐年提高,但HIV抗体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均较高;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和梅毒感染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
曾小妹王召乾郑钰莫少雄
关键词:艾滋病性病门诊
琼海市娱乐场所女性女用安全套干预效果调查
2013年
目的了解女用安全套在城市娱乐场所中女性服务人员中的接受程度。方法在海南省琼海市采用配额抽样方法抽取高、中、低档娱乐场所中的女性服务人员,对干预前后2次横断面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152、161人,干预前后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除户籍(χ2=14.102,P<0.001)外,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只有7人听说过女用安全套,1人见过女用安全套,从未有人使用过女用安全套;干预后有139人听说过,120人见过,41人使用过;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对女用安全套的自主防病认同率分别为95.4%和93.8%,预防性病的认同率分别为93.4%和91.9%,避孕功能的认同率分别为92.8%和92.6%,对女用安全套的外观、手感、放置与对性活动的影响调查对象多持负面态度。结论女用安全套在琼海市娱乐场所的女性服务人员中有着推广应用空间,但要达到较高的使用率,其外观、手感、放置方法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改良。
何滨曾小妹宣冬青林友淑吴彩蝶李瑞颖廖苏苏Margaret Weeks
关键词:女用安全套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干预
海南省城镇娱乐场所从业女性对女用安全套的接受性调查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了解娱乐场所从业女性对女用安全套的接受性。方法制定相关的调查问卷,在干预前、中、后分3次对同一地区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进行面对面的调查,然后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次调查的样本量分别为158、154及151人,70%左右的从业女性均有商业性性行为,40%以上的人在最近1个月的商业性行为中未使用任何安全套,80%以上的人最近1个月与主要性伴的性行为中未使用任何安全套;96%以上的人对女用安全套的自主防病功能有着一致的认同,使用女用安全套的人数从干预前的1.3%提高到干预中的22.7%和干预后的22.5%,但是对女用安全套外观、使用的简便性等感受性方面的指标,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所下降。结论娱乐场所从业女性对女用安全套有较为积极的认识,也愿意尝试使用,但若想让该人群广泛接受,女用安全套还需在外观及使用的便捷性方面加以完善。
何滨曾小妹廖苏苏冯维平蔡小丹王广荣Margaret Weeks
关键词:娱乐场所女用安全套
海南省2011-2013年暗娼人群HIV相关知识、行为及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通过对海南省2011—2013年艾滋病监测哨点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艾滋病/梅毒/丙肝感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做好海南省艾滋病疫情估计以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要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海南省暗娼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2011—2013年共调查暗娼4 850人,艾滋病总体知识知晓率为81.55%,其中2011、2012和2013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7.52%、80.82%和86.30%;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80.45%,其中2011、2012和2013年使用安全套率分别为76.94%、79.06%和85.10%;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率为62.49%;其中2011、2012和2013年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率分别为56.43%、61.56%和69.09%;HIV、梅毒、丙肝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6%、2.21%和0.35%。结论海南省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以及安全套使用率均逐年提高,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比例较高,但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比例还较低;艾滋病和丙肝抗体阳性率低,梅毒抗体阳性率高,今后应继续加强性病艾滋病的宣传干预和安全套的推广使用,控制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
曾小妹王召乾聂绍发
关键词:艾滋病暗娼
海南省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工作实践
2025年
2022年海南省政府启动了病毒性肝炎防治项目,其目标为:到2025年底18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筛查率达到90%,诊断率达到90%,治疗率达到80%;其主要干预措施为“人群预防、病例筛查、抗病毒治疗和健康管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筛查乙型肝炎大众人群687.5万人,筛查率为95.6%;发现HBs Ag阳性者184710例,其中确诊复核检测156772例,诊断率为84.9%;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742例,其中建立乙型肝炎专病档案进行健康管理42921例,建档率84.6%;抗病毒治疗31553例,治疗率62.2%。累计筛查丙型肝炎重点人群250.3万人,其中抗-HCV阳性4870例,HCV RNA检测3858例,诊断率为79.2%;发现HCV RNA阳性1824例,其中接受抗病毒治疗1194例,治疗率65.5%。对HBsAg和抗-HBs阴性、年龄在20~40岁人群免费接种乙型肝炎疫苗159301人。通过病毒性肝炎防治项目的实施,海南省短期内发现、治疗和管理了一大批病毒性肝炎患者,明显加快了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行动步伐。
李维华熊昌富陈太梵何滨殷大鹏曾雪霞林锋陈碧玉曾小妹吴彪江娟钟璐张毓辉
关键词:肝炎病毒性公共卫生工作
海南省2010—2015年孕产妇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海南省2010—2015年孕产妇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为全省艾滋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要求,采用连续采样监测对准备分娩进行孕产期保健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0—2015年共监测孕产妇9 699人,20~29岁年龄组占68.00%,在婚占94.3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4.91%;各年度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7.20%、68.99%、81.52%、71.26%、82.88%和82.51%,呈上升趋势(P<0.05);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丈夫以外性伴比例为0.58%,本人患过性病比例为0.44%。孕产妇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型病毒性肝炎(HCV)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0.01%、0.23%和0.13%,各年度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CV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省孕产妇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逐年提高,但仍低于其他省份知晓水平;尽管各年度HIV、梅毒和HCV抗体阳性率均处在较低水平,但部分孕产妇存在有多性伴且患性病比例较高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曾小妹莫少雄郑钰陈言
关键词:艾滋病孕产妇哨点监测
海南省高危场所性服务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试点研究
何滨何启亚曾小妹张帆王召乾胡玉銮
该项目通过在澄迈县两试点乡镇的高危场所中,对女性性服务人群进行综合的行为学干预,尤其是女用安全套的推广使用,提高该类人群的的防病能力与自我保护能力,摸索一套适合该省省情的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工作体系与方法。项目利用流行学与人...
关键词:
关键词: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安全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