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西
-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达到不同强度时所处位置的长期趋势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本文利用美国联合台风预警中心(JTWC)、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CMA)及日本气象厅东京台风中心(JMA)3套热带气旋(TC)数据集,分别选取TC达到生命史极值强度时、达到台风等级时以及达到热带风暴等级时所在的位置作为研究指标,分析了1980—2013年5—11月西北太平洋TC达到不同强度时所在位置的长期变化趋势。研究得出如下结论:西北太平洋TC在达到生命史极值强度时所处的位置表现为显著向北移动的趋势,3个不同数据集向北移动趋势值分别为90、93、113 km/10a。同时TC在达到台风和热带风暴级别时还存在相对明显的向北和向西移动趋势。本文进一步从环境场出发,分析了垂直风切变、海表温度以及潜在生成指数等影响因子的变化特征,为TC达不同强度时所处位置的长期变化趋势给出可能的物理解释。
- 毕鑫鑫陈光华周伟灿沈新勇曹西
- 关键词:热带气旋
- 南海—热带西北太平洋地区季节内尺度海气变化关系被引量:1
- 2018年
-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作者近年来关于南海—热带西北太平洋地区大气和海洋季节内尺度变化关系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文中对10~20天和30~60天两种季节内振荡海气变化关系的不同以及冬、夏季间的差异进行了系统地比较。相比较而言,大气中10~20天振荡所占比例大于30~60天振荡,海表温度30~60天的振荡在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比10~20天振荡的贡献大,而在低纬度西太平洋地区10~20天振荡与30~60天振荡贡献相近或稍大。在北半球夏季,10~20天低频振荡的分布呈西南—东北走向,由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向西北偏西方向传播,而30~60天低频振荡则以东西向分布为主,表现为由南向北的传播特征。在北半球冬季,10~20天和30~60天两种低频振荡的水平结构类似,均表现为西南—东北走向;同时,南海地区季节内变化信号表现出明显的向南传播的独特特征,并与东亚冬季风的季节内变化密切相关。北半球夏季,南海—菲律宾海地区10~20天低频振荡强度在厄尔尼诺发展年得到加强,而30~60天低频振荡强度则在拉尼娜衰减年得以加强。分析还指出,热带西北太平洋地区夏季热带辐合带附近的季节内变化,尤其是10~20天尺度变化,对季节平均海表温度异常有显著的反馈作用。
- 吴仁广曹西陈樟
- 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辐合带的强度变化特征及其对热带气旋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利用卫星资料和再分析资料讨论夏季6—8月平均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简称ITCZ)的强度变化特征及其对热带气旋的影响。首先利用120~150°E,5~20°N区域平均的对外长波辐射(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简称OLR)定义一个夏季ITCZ强度指数,再根据这个指数划分ITCZ强弱年并进行合成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ITCZ强弱的变化与高中低层大气环流和前冬海温场有显著的关系,ITCZ强年往往伴随有副热带高压的偏北、偏弱,对流层低层出现气旋性距平风场,高层出现反气旋性距平风场,同时整个太平洋前冬的SST的分布呈现类似La Ni a的海温分布,而弱年正好相反。另一方面,ITCZ的对流强弱对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简称TC)的发生和路径均有重要影响,在ITCZ强年,相应区域上的TC个数增多,同时TC路径更易于打转;而ITCZ弱年,TC个数减少,TC路径更易于向西北行。
- 曹西陈光华黄荣辉陈文
- 关键词:气候学统计特征
- 春季北极涛动对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率影响的年代际变化
- <正>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IBTr ACS的热带气旋(TC)资料考察了春季北极涛动和夏季西北太平洋TC生成频数的年代际振荡。研究发现春季的北极涛动和夏季TC的生成频数有明显的年代际振荡,通过21年的滑动相关发现1...
- 曹西
- 关键词:北极涛动热带气旋生成年代际变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