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凯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CHD患者100例和CAG结果正常者40例的血清hs-CRP浓度,同时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CHD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分,并分析hs-CRP与Gensini评分间的关系。结果血清hs-CRP浓度在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双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及三支冠状动脉病变组依次增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CHD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316,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有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指标之一。
- 汤建华李龙平易凯刘利辉胡麦英
- 关键词: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造影
- 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血液流变性在尿毒症患者的临床分析
- 2008年
- 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它们的关系及对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比浊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血液流变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敏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全血高切粘度(200s^-1)、血浆粘度(100s^-1)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刚性指数(IR)和红细胞比容(HCT),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尿毒症患者血管处微炎症状态,这种微炎症状态与其血液流变性互为因果是尿毒症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 闾文萍易凯谭亮南
- 关键词: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性尿毒症
- 缺血修饰白蛋白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7年
- 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因心肌缺血被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氨基酸末端。作为一项新的早期检测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具有敏感性高,阴性预测值高、出现时间早等优点。临床可用于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甄别急性冠脉综合症及危险分层等。
- 易凯李龙平张华王新华谭亮南
- 关键词:缺血修饰白蛋白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疾病
- 住院患儿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分析某院住院患儿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采用天地人微生物自动检测与分析系统对3848份住院患儿血标本进行培养及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共分离病原菌262株(6.81%),其中革兰阳性(G^+)菌占73.28%,革兰阴性(G^-)菌占23.66%,假丝酵母菌属占3.05%;G^+菌前3位依次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肠球菌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G菌前3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主要G^+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对青霉素86.41%耐药,对红霉素77.17%耐药;主要G^-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已普遍耐药,仅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92%、15.59%、23.53%。G^-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较常见,其中大肠埃希菌产酶株检出率为77.78%,肺炎克雷伯菌为88.89%。
- 王新华张华李龙平易凯
- 关键词:血流感染病原菌抗菌药物
-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10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性状。结果104株鲍曼不动杆菌中96.2%(100/104)分离自住院患者,3.8%(4/104)分离自门诊患者;痰标本分离率最高(74%);主要引起神经外科(36.5%)和儿科(12.5%)患者的呼吸道感染;该菌对庆大霉素高度耐药(70.2%),对美洛培南高度敏感(97.1%)。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其对抗生素普遍耐药,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 王新华易凯李龙平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条件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