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海波 作品数:6 被引量:18 H指数:3 供职机构: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体检正常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指标[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红素(TBIL)、尿酸],Lp-PLA2水平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析Lp-PLA2水平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TBIL、尿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Lp-PLA2水平(198.39±60.75)ng/ml高于对照组的(171.26±40.24)ng/ml,MoCA评分(21.23±2.87)分低于对照组的(28.14±2.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p-PLA2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性(r=-0.413,P=0.00<0.05)。结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Lp-PLA2呈负相关性。 陈奕奕 方海波 陈建雅 梁余航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ASPECTS评分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急诊取栓术后的转归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评分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急诊取栓术后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21年6月—2023年3月入院实施急诊取栓术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ASPECTS评分结果分预后良好组(n=48)和预后不良组(n=28)。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症状性颅内出血和病死率,并且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ASPECTS评分与预后关系。结果:预后良好组中治疗后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和病死率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ASPECTS评分与NIHSS、mR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ASPECTS评分能作为AIS患者术后转归的评估指标。 陈建雅 方海波 唐龙冲 陈逢俭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高压氧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血管性痴呆患者共2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有助于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显著。 唐龙冲 郑湛云 李新鸿 梁余航 方海波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高压氧 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循环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单纯静脉溶栓、单纯机械再通与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再通治疗前循环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静脉溶栓组(n=41),机械再通组(n=28)与联合溶栓组(n=25);静脉溶栓组采用单纯静脉溶栓治疗,机械再通组采用单纯机械再通治疗,联合溶栓组采用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再通治疗。根据预后良好率、死亡率、血管再闭塞率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三种方式的实际临床效果。结果:静脉溶栓组患者溶栓14 d后NIHSS评分比溶栓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再通组与联合溶栓组患者溶栓治疗3 d后NIHSS评分比溶栓治疗前低(P<0.05)。联合溶栓组预后良好率最高(P<0.05);机械再通组血管再闭塞率最低(P<0.05)。三组患者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对技术要求较低,机械再通起效较快,血管再闭塞率低,联合治疗起效快,预后良好率高。 梁余航 唐龙冲 方海波关键词:静脉溶栓 前循环 脑梗死 介入治疗 预后分析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辅助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基本痊愈10例,效果明显9例,有所好转7例,无效果3例,病情恶化1例,死亡0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基本痊愈6例,效果明显5例,有所好转6例,无效果8例,病情恶化5例,死亡0例,总有效率为5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8,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能有效治疗患者病症,改善患者的神经细胞损坏的功能,而且没有异常病症出现,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方海波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3月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由于超时间窗不能溶栓和时间窗内不同意溶栓治疗的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34例、显效40例、有效14例,治疗有效率88.00%(88/100),合并脑出血8例(8.00%);对照组临床治愈16例、显效20例、有效18例,治疗有效率67.50%(54/80),合并脑出血16例(20.00%),观察组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差异,治疗后3、5、14、28d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方海波 陈奕奕 陈建雅关键词:急性脑梗塞 尿激酶 静脉溶栓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