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平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ST段
  • 2篇ST段偏移
  • 1篇电图
  • 1篇动态心电图
  • 1篇心病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诊断学
  • 1篇中青年
  • 1篇临床诊断学
  • 1篇阑尾
  • 1篇阑尾炎
  • 1篇老年
  • 1篇老人
  • 1篇坏疽
  • 1篇坏疽穿孔
  • 1篇坏疽穿孔性阑...
  • 1篇计算机
  • 1篇健康
  • 1篇健康老年人

机构

  • 3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方平
  • 2篇陶物华
  • 2篇孙绯绯
  • 2篇芮群先
  • 2篇缪燕
  • 1篇高育瑶
  • 1篇胡大一
  • 1篇刘云芝

传媒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心电学杂志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年份

  • 2篇1997
  • 1篇199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ST段偏移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9
1997年
为探讨动态心电图ST段偏移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观察经冠状动脉造影主要分支狭窄≥50%的62例冠心病组与101例正常健康老人组的最大ST段上抬、最大ST段下移、ST段偏移总和、ST段偏移总差等参数。结果两组间除ST段偏移总和外,其余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初步提示这些参数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鉴别诊断依据,但对上述参数的正常值范围尚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陶物华方平芮群先缪燕孙绯绯胡大一刘云芝
关键词:冠心病动态心电图ST段偏移
计算机辅助下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判断坏疽穿孔性阑尾炎
1993年
急性阑尾炎作阑尾切除,术后常有伤口感染。尽管感染病例主要是坏疽穿孔性阑尾炎,但临床上外科青年医师容易错误地对每一急性阑尾炎,包括80%以上单纯化脓性阑尾炎病人,轻率应用抗生素,期望用广谱抗生素来“预防”伤口感染。上述做法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反使病人不必要地冒着可能因应用抗生素而产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并且大量浪费了宝贵的医药资源。为了指导在阑尾炎病人中合理应用抗生素,作者等在计算机辅助下,用逐步判别分析法探索了早期判断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研究。我们以我院1980~1988年2765例急性阑尾炎病史资料为依据,先以单变量分析检测出可能影响鉴别单纯化脓性阑尾炎和坏疽穿孔性阑尾炎这两类阑尾炎的临床变量,再通过逐步判别分析,挑选出对鉴别诊断最有影响的变量组后,并赋予这些变量以不同的系数,从而得以建立判断两类阑尾炎的判别函数(DF),即:DF(1)=16.9(农民职业)+0.04(症状时间)+15.9(腹肌紧张)-115.1DF(2)=18.6(农民职业)-0.3(症状时间)+18.0(腹肌紧张)-144.3我们用1985~1988年1297例病例资料检验上述判别分析的效果,结果是:1985年358例回代检验的总正确率为93.9%;1986~1988年939例前瞻性考核的总正确率为94.0%。我们因此认为:在计算机辅助下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可以对坏疽穿孔性阑尾炎进?
屠长林方平邬建国
关键词:阑尾炎计算机
Holter分析健康老年人ST段偏移幅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
1997年
目的在动态心电图(Holter)分析中,影响ST段偏移的因素很多.本研究旨在了解年龄因素对ST段偏移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一组年龄>60岁的健康老人(A组101例)与一组中青年组,年龄<50岁(B组206例)之间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ST段最大上抬(STele),ST段最大下移(STdep),ST段偏移总差(STd),ST段偏移总和(STs)。两组闻进行比较分析。经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表明老年人组与中青年组相比,除传统的STdep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其STele,STd,STs也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24小时ST段的偏咎幅度发生与中青年人不同的变化,可能在临床诊断学上具有一定的价值。有必要对其发生机理作进一步研究。
陶物华方平高育瑶芮群先缪燕孙绯绯
关键词:ST段健康老年人中青年临床诊断学健康老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