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荣
-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肺出血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分析影响新生儿肺出血(NPH)的高危因素。方法分析108例NPH患儿(NPH组)的临床资料,并与108例非NPH新生儿(对照组)比较。结果 NPH组中,经积极抢救治疗临床治愈44例,抢救无效而临床死亡57例,7例自动出院。性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肺炎、酸中毒、胎膜早破、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休克、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胎龄、出生体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胎龄33~37周、男性、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NPH高危因素(P<0.01或P<0.05)。结论 NPH是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的危重病,主要与胎龄33~37周、男性、窒息、感染性肺炎及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密切关系。
- 包道成蔡金兰卞洪亮徐大荣肖志辉
- 关键词:新生儿肺出血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就诊的CVA患儿98例,依据RSV感染情况分为分为RSV感染组54例,非RSV感染组4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CT气道重塑指标[管腔内径(ID)和外径(OD)、支气管总面积(TA)、管腔面积(LA)、管壁厚度(WT)、管壁面积(WA)]以及气道炎症反应情况[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根据RSV感染严重程度将RSV感染组分为轻度组(n=34)和重度组(n=20),比较两组气道炎症反应情况,分析气道炎症因子与RSV感染严重程度关系。结果RSV感染组患儿LA、WA、TA水平分别为(10.71±1.06)mm^(2)、(14.39±1.47)%、(27.08±4.23)mm^(2),均低于非RSV感染组(12.35±2.18)mm^(2)、(17.54±1.21)%、(29.16±4.05)mm^(2)(t=4.870、11.407、3.156,P均<0.05),ID、OD、WT水平分别为(5.96±1.34)mm、(6.73±1.02)mm、(1.78±0.84)%,均高于非RSV感染组(5.32±1.08)mm、(6.01±1.37)mm、(1.32±0.35)%(t=2.561、2.980、3.398,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SV感染组患儿CysLTs、ECP、IL-4、IL-17水平分别为(53.61±6.28)ng/mL、(22.19±4.25)μg/mL、(18.34±1.58)pg/mL、(25.65±2.04)ng/L,均高于非RSV感染组(39.14±5.07)ng/mL、(15.73±3.12)μg/mL、(11.26±1.47)pg/mL、(18.38±1.56)ng/L(t=12.349、8.402、22.760、19.449,P均<0.05),而RSV感染组IFN-γ水平为(19.52±0.41)pg/mL,低于非RSV感染组(34.17±0.89)pg/mL(t=107.82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轻度组CysLTs、ECP、IL-4、IL-17水平分别为(50.33±5.09)ng/mL、(19.61±3.84)μg/mL、(14.59±1.32)pg/mL、(23.54±1.27)ng/L,均低于重度组(59.18±5.32)ng/mL、(26.57±3.19)μg/mL、(24.71±1.86)pg/mL、(29.23±1.58)ng/L(t=6.068、6.068、23.328、14.513,P均<0.05),而轻度组IFN-γ水平(21.97±0.64)pg/mL高于重度组(15.36±0.45)pg/mL(t=4
- 钱丹红诸茜徐大荣孔令军
-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气道炎症反应气道重塑
- 产前单疗程应用地塞米松对早产儿近远期预后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分析产前单疗程应用地塞米松对早产儿生后近远期影响,为改善早产儿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在盐城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289例早产儿资料。根据产前是否使用地塞米松分为干预组128例、对照组161例。按胎龄(GA)分成3个亚组:GA<30周、30~33+6周和>34周。对研究对象组一般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比较。结果<30周:干预组点状脑白质损伤和弥漫性脑白质损伤(PWMD+DWMD)、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IVH)发生率,3、6岁时个人社交行为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493、4.493、4.305,t=2.454、5.832,P<0.05);1、2、3、6岁时大运动行为评分、精细动作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599、4.231、4.626、8.552、9.171、6.742,P<0.05)。30~33+6周:干预组PVL、PIVH-IVH发生率,3、6岁时个人社交行为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182、3.852,t=3.431、2.867,P<0.05);1、2、3、6岁的大运动行为评分、精细动作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346、2.975、6.446、5.392、2.541、4.683、1.871、6.043,P<0.05)。>34周:干预组2、3、6岁时大运动行为评分及精细动作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236、3.184、6.130、2.569、5.506、5.131,P<0.05),3、6岁个人社交行为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473、2.315,P<0.05)。结论产前单疗程应用地塞米松对小胎龄早产儿脑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对早产儿远期运动行为有积极影响,但对早产儿远期个人社交行为有不良影响。
- 王进耿其蕾徐大荣朱雪萍
- 关键词:产前地塞米松早产儿神经行为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高危因素及病原学状况分析
-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高危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至2013年10月间盐城市妇幼保健院及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所有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
- 徐大荣蔡金兰卞洪亮
- 关键词: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新生儿
- 文献传递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高危因素及病原学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高危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机械通气(MV)超过48h的新生儿135例分为VAP组(65例)和非VAP组(70例)。分析临床高危因素与新生儿VAP发生的相关性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等。结果 VAP组患儿病死率高于非VAP组(20.00%vs.7.14%)(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儿在出生体重<1500g、胎龄<37周、MV持续时间≥3d、气管内吸引≥6次/天、气管插管次数和氧合指数≥200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V持续时间≥3d、气管内吸引≥6次/天和氧合指数≥200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或P<0.05)。痰培养共分离出4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7.08%。结论 VAP的高危因素众多;其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
- 徐大荣蔡金兰卞洪亮
- 关键词: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新生儿
- 102例新生儿肺出血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Neonatal pulmonary hemorrhage, NPH)的高频机械通气和常频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于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NPH...
- 包道成徐大荣卞洪亮蔡金兰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高危因素及病原学状况分析
-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临床资料,探讨新生儿VAP的临床高危因素及病原学特点。为新生儿VAP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以降低VAP的...
- 徐大荣
-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机械通气细菌感染菌株鉴定
- 文献传递
-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85例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新生儿呼吸衰竭85例,84例均经鼻气管内插管,其中1例经口气管内插管。起初采用辅助—控制通气方式通气,根据原发病情况、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呼吸机参数和方式,逐步过渡到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当吸氧浓度(FiO2)﹤0.4、呼吸频率(RR)<10次/min、血气结果正常、一般情况较好、自主呼吸有力时,则可撤机拔管。结果治愈53例(62.4%),死亡1例(1.2%),自动放弃31例(36.4%)。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手段,在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方面起重要作用。
- 蔡金兰卞洪亮徐大荣
- 关键词: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功能不全
- 新生儿黄疸不同蓝光照射方法联合四联活菌治疗的疗效观察
- 2016年
- 分析新生儿黄疸不同蓝光照射方法联合四联活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4例新生儿黄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57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普通的蓝光光疗。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四联活菌联合蓝光照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52%比对照组的28. 07%要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者的治疗蓝光照射方法联合四联活菌治疗,有效的保证了治疗效果,安全性高,保护了患者的肝功能,降低了不良反应,更利于患者的治疗,值得推广.
- 包道成徐大荣金青
- 关键词: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
- BiPAP与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比较
- 目的:观察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107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9例给予BiPAP治...
- 徐大荣包道成陶婷婷王进卞洪亮蔡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