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珍
-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茯苓、白芍、鱼腥草及大黄复方药用植物添加剂对施氏鲟生长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在水温(22±;2)℃下,通过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含药用植物茯苓(Poria)、白芍(Radix Paeoniae Alba)、鱼腥草Herba Houttuyniae)及大黄(Radix et Rhizoma Rhei)的混合添加剂对初始体质量为(137.61±;22.26)g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药用植物添加剂配比:茯苓、白芍、鱼腥草、大黄质量比为7:5:4:4(干粉).将施氏鲟饲养在室内圆形水族箱(半径44 cm,水深50 cm)中,每箱8尾,每日3次饱食投喂添加上述药用植物的饲料,添加量为饲料总质量的0%(对照组)、0.5%、1%和2%,每组3个平行.结果表明,当药用植物添加量为0.5%时,施氏鲟的摄食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以及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最高(分别为385.76 g、241.46%、2.19%/d和75.5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添加量为1%时,施氏鲟血浆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0.5%及1%添加量可显著提高血浆总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P<0.05).植物性添加剂使施氏鲟血浆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当添加量达到2%时,施氏鲟血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以及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饲料中添加0.5%的植物添加剂可以显著降低施氏鲟血浆中皮质醇含量(P<0.05);0.5%~1%添加量可以显著提高血浆甲状腺素含量(P<0.05).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药用植物对施氏鲟具有一定的促生长、缓解应激、提高免疫力及降低血脂的作用.
- 彭晓珍李大鹏郭威亓成龙曹静静
- 关键词:药用植物施氏鲟茯苓白芍鱼腥草
- 药用植物添加剂对史氏鲟生长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通过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药用植物对初始体质量为(0.09-0.18)kg的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的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药用植物选用茯苓、白芍、鱼腥草及大黄,植物添加量分别为...
- 彭晓珍郭威齐飞李大鹏
- 关键词:药用植物史氏鲟激素
- 植物性添加剂对史氏鲟生长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 本实验将植物性添加剂(黄芪、杜仲、白术)均匀粉碎后按一定比例配制成配方制剂添加到基础饲料中投喂史氏鲟,通过研究其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肌肉品质等方面的影响,为史氏鲟在经济鱼类的养殖应用上提供参考.以体重138.18...
- 彭晓珍亓成龙曹静静李大鹏
- 关键词:免疫肌肉品质
- 药用植物添加剂对史氏鲟生长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通过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药用植物对初始体质量为(0.09-0.18)kg的史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的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药用植物选用茯苓、白芍、鱼腥草及大黄,植物添加量分别为饲...
- 彭晓珍郭威齐飞李大鹏
- 关键词:药用植物史氏鲟激素
- 鲟鱼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鲟鱼饲料添加剂,其组分及其质量分数如下:黄芪为30~55%,杜仲为25~35%,白术为20~35%。鲟鱼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将黄芪、杜仲、白术粉碎成粉状,过筛40目,制备成中草药基础料;(2...
- 李大鹏彭晓珍郭威
- 文献传递
- 电麻醉和MS-222对鲫血液生化指标及HSP表达的影响
- 2012年
- 在对鱼类等水生动物进行捉拿、运输、外科手术等操作过程中,常因捕捞的伤害或因挣扎,造成缺氧和细菌或霉菌的感染,而引起死亡,为减少这些危害常需对鱼进行麻醉以降低动物的应激反应。电麻醉是一种比较新型的麻醉方式,主要的优势是它在感应时间和恢复时间上超越了化学麻醉,化学麻醉往往药品比较昂贵,麻醉耗时较长。
- 高宇彭晓珍李大鹏
- 关键词:HSPMS-222血液生化指标应激反应外科手术血糖含量
- 药用植物添加剂对施氏鲟生长、肌肉品质及抗氧化体系的影响
- 本研究以初始体重为(137.61±22.26)g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为研究对象,往鲟鱼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药用植物添加剂(茯苓、白芍、鱼腥草、大黄按照7:5:4:4的质量比例进行复方制备...
- 彭晓珍
- 关键词:施氏鲟肌肉品质抗氧化体系
- 文献传递
-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施氏鲟肌肉营养成分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5年
- 为了解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对施氏鲟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的影响,按照7∶5∶4∶4的质量比例将茯苓、白芍、鱼腥草及大黄进行复方制备,在饲料中添加3种不同含量比例(0.5%、1%和2%)的复方中草药,对体质量为(137.61±22.26)g的施氏鲟进行8周的养殖试验。试验设1个对照组(0%添加量)和3个添加组(0.5%组、1%组、2%组)。利用生化分析、物性分析方法对施氏鲟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以及质构特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0.5%和1%组的肌肉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2%组和对照组,0.5%组的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添加组。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在4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0.5%组的鲜味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0.5%组天冬氨酸含量还显著高于1%和2%组。除了十七碳一烯酸在添加组中的含量略有下降外,其他脂肪酸在中草药添加组中的含量都要高于对照组。0.5%和1%的添加组可显著增加施氏鲟肌肉中大部分脂肪酸的含量,但2%添加量对施氏鲟肌肉中各脂肪酸含量并无显著影响。添加组的肌肉粘聚性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的肌肉咀嚼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添加组和对照组在肌肉硬度、黏着性、弹性和回复性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适量的复方中草药能增加肌肉粗蛋白的含量,提升部分鲜味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起到增加肌肉风味、改善肌肉品质的作用。
- 马玲巧彭晓珍李大鹏
- 关键词:施氏鲟中草药营养成分质构特性
- 电麻醉和MS-222对鲫血液生化指标及HSP表达的影响
- 在对鱼类等水生动物进行捉拿、运输、外科手术等操作过程中,常因捕捞的伤害或因挣扎,造成缺氧和细菌或霉菌的感染,而引起死亡,为减少这些危害常需对鱼进行麻醉以降低动物的应激反应。电麻醉是一种比较新型的麻醉方式,主要的优势是它在...
- 高宇彭晓珍李大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