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青

作品数:13 被引量:164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麻醉
  • 6篇颌面
  • 4篇术后
  • 3篇镇痛
  • 3篇曲马多
  • 3篇颌面部
  • 3篇颌面外科
  • 3篇外科
  • 3篇面部
  • 3篇芬太尼
  • 2篇血浆
  • 2篇躁动
  • 2篇手术
  • 2篇苏醒
  • 2篇苏醒期躁动
  • 2篇七氟烷
  • 2篇自控镇痛
  • 2篇谵妄
  • 2篇咪达唑仑
  • 2篇颌面部手术

机构

  • 1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张青
  • 12篇罗玉琳
  • 10篇郁葱
  • 6篇陈思路
  • 6篇肖水生
  • 6篇饶静玲
  • 2篇李勇
  • 1篇刘平
  • 1篇李苏伶
  • 1篇罗玉林

传媒

  • 4篇华西口腔医学...
  • 3篇重庆医学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药业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芬太尼联合氯诺昔康自控镇痛对舌鳞癌患者术后血浆IL-6和IL-10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郁葱罗玉琳李勇张青陈思路
关键词:镇痛芬太尼氯诺昔康
咪达唑仑对门诊学龄前儿童氟烷麻醉后躁动持续时间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对学龄前儿童颌面外科门诊(America society of anesthesia)短小手术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的抑制作用,为合理使用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择期口腔颌面部门诊手术患儿40例ASAⅠ级2~5岁,体重15~26 kg,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咪达唑仑组(M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患儿麻醉方法相同,8%七氟烷吸入1 min后置入喉罩,术中2%~3%七氟烷吸入维持,术中保持自主呼吸,M组术毕前10 min经鼻滴入咪达唑仑0.25 mg/kg,C组滴入生理盐水,两组均于术毕停用七氟烷,待患儿苏醒后采用儿童麻醉EA量表(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scale,PAED)评估并记录躁动期持续时间,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以及苏醒期不良反应。结果:2组儿童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M组儿童术后苏醒时间略长于C组(P<0.01),但术后躁动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离院时间无差异。结论:咪达唑仑能有效缩短学龄前儿童经七氟烷麻醉门诊口腔颌面部手术术后躁动持续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郁葱李苏伶张青陈思路罗玉琳肖水生
关键词:咪达唑仑七氟烷苏醒期躁动
小儿腭裂修复术的麻醉并发症探讨被引量:29
2002年
罗玉琳张青饶静玲
关键词:小儿腭裂修复术麻醉并发症
血浆稳态氧化氮产物与老年颌面外科手术后谵妄的关系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老年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术后谵妄(PD)的发病率,研究血浆稳态氧化氮产物浓度与PD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记录术前(T0),术毕(T1),术后12、24、48h(T2、3、4)PD等级评分[采用谵妄评定量表98修订版(DRS-R-98),DRS-R-98评分高于15.25分者诊断为PD];并测定血浆稳态氧化氮产物(NOx)浓度。结果NOx浓度在T1、2、3明显低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3、4DRS-R-98评分明显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4d内发生PD者NOx浓度在T1、2、3明显高于未发生PD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颌面外科PD发生率为20%;NOx浓度与PD相关,可以作为老年颌面外科PD的预警指标。
郁葱陈思路张青肖水生罗玉琳
关键词:老年患者
氯胺酮对儿童颌面外科手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儿童颌面外科短小手术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躁动(Emergency agitation,EA)的抑制作用。方法:择期口腔颌面部手术患儿35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uesthesiologists,ASA)Ⅰ级2~5岁,体重15~26 kg,随机分为2组,氯胺酮组(K组,n=20)和对照组(C组,n=15),2组患儿麻醉方法相同,8%七氟烷吸入诱导后罗库溴铵0.6 mg/kg静脉注射后经鼻气管插管,术中机械通气2%~3%七氟烷吸入维持,K组术毕前10 min静脉推注氯胺酮0.5 mg/kg,C组生理盐水,2组均于术毕停用七氟烷,待患儿苏醒后采用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PAED)量表评估并记录EA发生率,不良反应和监护室停留时间。结果:2组儿童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K组儿童术后EA发生率明显少于C组(P<0.01),但术后不良反应及监护室停留时间无差异。结论:氯胺酮能有效减少儿童经七氟烷麻醉口腔颌面部手术术后苏醒期EA发生率。
陈思路罗玉琳郁葱张青
关键词:氯胺酮七氟烷苏醒期躁动儿童
咪达唑仑于颌面部手术麻醉前用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采用双盲法观察咪达唑仑在颌面部手术麻醉前应用的效果,并与常规术前药地西泮的镇静效果比较。方法:颌面部择期手术病人40例,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成两组:A组予咪达唑仑0.08mg/kg,B组予地西泮0.2mg/kg,均于手术前30min肌肉注射,观察麻醉后药效果。结果:两组病人在镇静效果上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抗焦虑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咪达唑仑于颌面部手术麻醉前用药,疗效可靠,使用安全,能够达到满意的镇静、抗焦虑的临床效果。
罗玉琳张青饶静玲
关键词:颌面部手术麻醉咪达唑仑术前用药疗效观察
恩丹西酮两种给药方式对预防儿童术后自控镇痛相关恶心呕吐的对比观察被引量:9
2004年
郁葱罗玉琳张青饶静玲肖水生刘平
关键词:恩丹西酮给药方式儿童术后自控镇痛恶心曲马多
颌面部患者全麻术后低氧血症防治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2年
罗玉琳饶静玲张青
关键词:全身麻醉颌面部术后低氧血症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的比较被引量:79
2005年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时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颌面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组(Suf组)和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组(F组).分别观察围术期血液动力学及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变化以及苏醒时间.结果 Suf组除了在诱导2min时SP、DP、HR、RPP较诱导前明显下降(P<0.01),其它各测定时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F组在诱导后2min,上述指标亦明显下降(P<0.01),而插管后1min较诱导前升高的幅度明显大于Suf组.F组RPP各测量点与Suf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的升高,F组较Suf组明显.苏醒时间Suf组较F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等效剂量的Suf组较F组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更小,应激反应更轻,苏醒更快.
罗玉琳郁葱张青饶静玲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血液动力学
比较曲马多与小剂量氯胺酮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的镇痛作用被引量:20
2005年
目的比较曲马多和小剂量氯胺酮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的镇痛作用,为临床合理应用瑞芬太尼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Ⅱ级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曲马多组(T组)和小剂量氯胺酮组(K组),每组20例.3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毕T组给予曲马多0.3 mg/kg、K组给予氯胺酮0.5 mg/kg镇痛,C组暂不给药,当患者出现中等程度疼痛时给予曲马多0.3 mg/kg.记录3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的口述疼痛评分,拔管后1、2、3、4、12、24 h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再次要求镇痛的时间和拔管后24 h内的不良反应.结果 3组间拔管后的口述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2、3、4 h 的VAS则有统计学差异,K组在4个时间点均低于C组,2、3、4 h时低于T组(P<0.05),而3、4 h时T组与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C、T组患者再次要求镇痛时间均较K组提前;3组间麻醉后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对采用瑞芬太尼麻醉手术的术后疼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郁葱罗玉林肖水生李勇张青
关键词:小剂量氯胺酮曲马多瑞芬太尼疼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