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胜龙

作品数:78 被引量:311H指数:1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成都市卫生局重大科技攻关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2篇胆管
  • 40篇腹腔
  • 40篇腹腔镜
  • 30篇结石
  • 27篇胆总管
  • 27篇鼻胆管
  • 23篇十二指肠
  • 21篇引流
  • 20篇十二指肠镜
  • 20篇肠镜
  • 16篇胆管引流
  • 13篇引流术
  • 13篇乳头
  • 13篇鼻胆管引流
  • 12篇胆管镜
  • 12篇胆结石
  • 12篇胆总管结石
  • 12篇胆总管探查
  • 12篇顺行
  • 12篇探查

机构

  • 72篇成都市第二人...
  • 6篇青岛大学医学...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青岛大学
  • 2篇四川省妇幼保...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遵义医学院

作者

  • 78篇张胜龙
  • 62篇陈安平
  • 60篇索运生
  • 47篇刘安
  • 39篇高原
  • 36篇周华波
  • 31篇李华林
  • 31篇易斌
  • 10篇王佳牧
  • 8篇孙科
  • 7篇陈先林
  • 7篇王征夏
  • 6篇张顺
  • 5篇张斌
  • 4篇王妍亭
  • 3篇马炳奇
  • 3篇史成宇
  • 3篇王文涛
  • 3篇吴力群
  • 2篇刘辉

传媒

  • 13篇中华普外科手...
  • 6篇中华肝胆外科...
  • 6篇中国普外基础...
  • 6篇亚洲外科手术...
  • 5篇肝胆胰外科杂...
  • 3篇中国现代普通...
  • 3篇中华腔镜外科...
  • 2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护理学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0篇2019
  • 18篇2018
  • 12篇2017
  • 16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术中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和鼻胆管引流术219例被引量:23
2017年
回顾性总结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完成的219例术中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IEST)和鼻胆管引流术(IENBD)治疗胆结石、胆总管结石合并乳头狭窄及行一期缝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下完成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IEST和IENBD198例,开腹完成21例。腹腔镜下IENBD成功治疗186例,鼻胆管打折或堵塞导致无任何液体流出7例,鼻胆管早期滑脱5例。腹腔镜术后发生胆汁漏4例,轻症胰腺炎3例,误扎鼻胆管头部1例。21例开腹手术均获得成功,无并发症。两组患者均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再手术或死亡。结果显示,只要患者选择合适,术中行IEST和IENBD治疗胆结石、胆总管结石合并乳头狭窄及一期缝合术,在腹腔镜下或开腹下均是安全有效的。
陈安平周华波高原李华林索运生易斌刘安刘进衡张胜龙
关键词:十二指肠镜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鼻胆管引流术胆石症
经腹逆向引导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鼻胆管引流术237例报道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总结运用经腹逆向引导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鼻胆管引流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2008年5月至2015年3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运用经腹逆向引导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鼻胆管引流(LENBD)的手术方式,对237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行LENBD的237例患者中,鼻胆管引流术成功215例(90.7%);鼻胆管插管失败6例(2.5%),其中中转为输尿管导管胆管引流5例,放弃鼻胆管引流1例;鼻胆管打折导致无任何液体流出9例(3.8%);鼻胆管早期滑脱7例(3.0%)。237例中胆管切口一期缝合术成功229例(96.6%);中转为输尿管导管胆管引流5例(2.1%);一期缝合术后发生胆汁渗漏3例(1.3%),经腹腔引流管引流自愈。术后发生轻症胰腺炎6例(2.5%),均经保守治疗治愈;误扎鼻胆管头部1例(0.4%),经介入成功拔管。胆管无残石,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经腹逆向引导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行鼻胆管引流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陈安平胡铤李华林王佳牧索运生刘安易斌张胜龙刘进衡
关键词:胆总管疾病腹腔镜检查胆石病
同期三镜下经腹顺行推进法逐级导管肝管扩张会师术43例
2019年
目的:探讨在同期三镜下,经肝内胆管至胆总管顺行推进法逐级导管肝管扩张会师术(LHSCD)治疗肝左外叶和肝右后叶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梗阻或肝胆管狭窄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05年12月至2019年4月期间,符合入选标准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3例行LCBDE和LHSCD,行肝左外叶切除术40例、行肝右后叶切除术3例,行LC腹腔检查21例。逐级导管经左肝管会师和经胆总管扩张乳头并留置鼻胆管34.8% (15/43),经左肝管会师和推挤左肝管结石出总管切口并留置鼻胆管9.3% (4/43),经左肝管会师和经胆总管扩张乳头、内镜乳头小切开并留置鼻胆管7.0% (3/43),经左肝管会师、左肝管整形、肝圆韧带修补缺损并留置鼻胆管7.0% (3/43);逐级导管经右肝管会师并留置鼻胆管4.7% (2/43)。经左肝管会师和经胆总管扩张乳头、内镜乳头小切开并留置乳头部T管双导管20.9% (9/43),经左肝管会师和推挤左肝管结石出总管切口、内镜乳头小切开并留置乳头部T管双导管7.0% (3/43),经左肝管会师、留置乳头部T管双导管4.7% (2/43),经左肝管会师、左肝管整形、肝圆韧带修补缺损并留置左肝内胆管T管双导管2.3% (1/43);经右肝管会师并留置乳头部T管双导管2.3% (1/43)。术后左肝内胆管残石2例(4.7%),胆汁漏4例(9.3%),轻度胰腺炎1例(2.3%)。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再次手术和死亡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6.3% (7/43)。结论:对本医院有限病例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只要病例选择合适,在同期三镜下,采用LHSCD治疗肝左外叶和肝右后叶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梗阻或肝胆管狭窄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陈安平王维罗聪严朝成曾乾桃周华波索运生刘安陈先林张胜龙孙科
关键词:胆管镜十二指肠镜肝胆管结石扩张术胆管狭窄
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886例报告
目的:总结运用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IEPT)治疗胆石症合并胆总管末端狭窄,或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胆总管内径为0.2 ~ 0.8 cm)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首先完成LC或OC.胆总管末端狭窄:行胆总管切开、胆...
陈安平胡铤李华林王佳牧索运生刘安易斌张胜龙刘进衡
关键词:剖腹术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术胆石症
同期三镜、扩张导管、气囊鼻胆管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31例
陈安平曾乾桃周华波高原索运生刘安刘进衡张胜龙
胰腺癌组织淋巴管密度改变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2015年
背景:胰腺癌是一种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易早期转移,预后极差的消化道肿瘤。目的:观察胰腺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的变化、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应用D2-40分别检测41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配对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中淋巴管密度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肿瘤分化程度、分期和淋巴转移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癌旁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淋巴管密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癌旁组织与的淋巴管密度高于癌组织(P〈0.05)。在41例胰腺癌组织中,高、中分化组癌组织淋巴管密度值明显低于低分化组癌组织(P〈0.05);Ⅰ、Ⅱ期癌组织淋巴管密度低于Ⅲ、Ⅳ期癌组织(P〈0.05);未转移组癌组织淋巴管密度低于已发生转移组癌组织(P〈0.01)。结果证实,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与肿瘤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及淋巴转移相关。
张胜龙张顺王强
关键词:胰腺肿瘤淋巴管密度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1例诊治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总结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特点,探讨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17年6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81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81例患者中,20例有临床症状,术前影像学诊断出20例。行根治性肝切除61例,单纯肝活检2例,肝活检后行射频消融治疗18例。肿瘤细胞表达相应黑色素瘤细胞标记物(HMB 45、Mart-1)和平滑肌细胞标记物。1例患者术后肿瘤复发(1.2%,1/81),无死亡病例。结论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多样,诊断主要依靠于病理表现和免疫组化。治疗策略应根据肿瘤大小、部位及临床症状选择。由于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有恶性潜能,手术后应密切随访。
张胜龙杨先伟王文涛
关键词:血管肌脂瘤肝肿瘤肝切除术
胰腺癌组织HIF-1α、Endostatin和VEGF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低氧诱导因子-α(HIF-1α)、内皮抑素(Endostat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改变及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例正常胰腺组织和35例胰腺癌组织标本中HIF-1α、Endostatin和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正常胰腺组织中HIF-1α和VEGF不表达,Endostatin阳性表达率为37.50%,胰腺癌组织HIF-1α、Endostatin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3%、77.14%和68.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415~13.651,P<0.05)。胰腺癌组织HIF-1α、Endostatin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χ2=4.418~6.417,P<0.05);VEGF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χ2=6.417~8.670,P<0.05)。胰腺癌组织VEGF、Endostatin表达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r=0.662、0.409,P<0.05),Endostatin与VEGF表达无相关性(r=0.218,P>0.05)。结论 H IF-1α、Endostatin和VEGF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胰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HIF-1α与VEGF的协同作用可能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
史成宇张顺张胜龙张斌吴力群马炳奇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内皮抑素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同期三镜下经腹顺行推进法逐级导管乳头扩张会师术205例
2019年
目的:探讨在同期三镜下,经胆总管至十二指肠顺行推进法逐级导管乳头扩张会师术(LPSCD)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部梗阻或狭窄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7月至2019年4月期间,符合入选标准的2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0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胆管镜取石术,必要时行冲击波或液电碎石术。十二指肠镜窥视、逐级导管扩张乳头行鼻胆管引流50.2% (103/205),行T管双导管引流19.0% (39/205);十二指肠镜乳头微切开、逐级导管扩张乳头行鼻胆管引流5.9% (12/205),行T管双导管引流0.5% (1/205);十二指肠镜乳头小切开、逐级导管扩张乳头行鼻胆管引流8.8% (18/205),行T管双导管引流2.4% (5/205);十二指肠镜乳头中切开、逐级导管扩张乳头行鼻胆管引流3.4% (7/205),行T管双导管引流3.4% (7/205);因胆总管残石放弃鼻胆管引流和T管双导管引流各1例,于腹腔镜下留置T形管1.0% (2/205);因胆总管末端狭窄未解除放弃鼻胆管引流4例和T管双导管引流3例,于腹腔镜下留置T形管3.4% (7/205);因腹腔镜下取石失败放弃鼻胆管引流3例和T管双导管引流1例,中转为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2.0% (4/205)。鼻胆管引流术后残石1例(0.5%),胆汁漏8例(3.9%),轻型胰腺炎2例(1.0%);T管双导管引流术后胆汁漏1例(0.5%),轻症胰腺炎2例(1.0%),经T管瘘道拔除T管双导管无失败病例。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再手术和死亡。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8% (14/205)。结论:对本医院有限病例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只要病例选择合适,在同期三镜下,采用LPSCD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部梗阻或狭窄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此方法可以尽量保护十二指肠乳头的解剖完整性或生理功能。
陈安平王维罗聪严朝成曾乾桃周华波索运生刘安陈先林张胜龙孙科
关键词:胆管镜十二指肠镜扩张术胆管狭窄
经胆囊管入路同期三镜、气囊鼻胆管治疗细径或超细径胆总管结石173例
陈安平曾乾桃周华波高原索运生刘安刘进衡张胜龙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