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琰
- 作品数:23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非清髓性骨髓移植诱导异基因小鼠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 本文以小鼠为实验模型,通过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联合髓腔内骨髓移植(IBM-BMT)建立异基因小鼠免疫耐受模型,并初步探讨该方法诱导免疫耐受的机理。结果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得出非清髓性预处理联合IBM-BMT可以有效的诱导异...
- 陈宝安毕延智张琰丁家华高冲孙耘玉程坚王骏赵刚
- 关键词:免疫耐受动物试验骨髓移植诱导分化
- 口服耐受后过继转输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 <正>目的:探讨经口服受鼠脾淋巴细胞诱导耐受的供鼠淋巴细胞输注是否能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1.以健康清洁级雄性 DBA-2(H- 2d)小鼠为供者,以健康清洁级雌性 BALB/C 小鼠(...
- 邓晓静陈宝安丁家华孙雪梅董伟民毕延智张琰赵刚高冲孙耘玉王骏程坚马燕宋慧慧鲍文Schmitt ASchmitt M
- 关键词:口服耐受过继转输移植物抗宿主病动物模型
- 文献传递
- 非清髓性骨髓移植诱导异基因受者小鼠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本研究通过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联合髓腔内骨髓移植(IBMBMT)建立异基因小鼠免疫耐受模型,并探讨其诱导耐受的机理。受鼠为雌性C57BL/6(H2b,B6)小鼠,于第0天接受60Coγ线全身照射(TBI),4小时内输注雄性BALB/c(H2d)小鼠来源的骨髓细胞(BMC),2天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通过皮肤移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耐受状态,并通过体外过继转移实验、IL2逆转实验等探讨免疫耐受的机制。结果显示,经骨髓移植的B6小鼠对BALB/c小鼠的皮肤移植物平均存活时间(MST)>150天,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骨髓移植后第90天,受鼠(黑色)表型开始呈现供鼠(白色)颜色特征。MLR结果证明,B6小鼠获得供体特异性耐受,该耐受可以被IL2逆转且可被过继转移;所有受鼠均未出现GVHD表现。结论:非清髓预处理联合髓腔内骨髓移植可以有效地诱导异基因小鼠免疫耐受,克隆无能、抑制细胞存在及嵌合体产生均参与耐受的形成。
- 陈宝安毕延智丁家华张琰高冲孙耘玉赵钢王骏程坚孙雪梅Michael SchmittHartmut Dhner
- 关键词:骨髓移植免疫耐受皮肤移植
- 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致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对嵌合状态及GVHD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经受者皮肤致敏后的异基因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是否能在促进形成完全供者嵌合(CC)的同时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以C57BL/6小鼠(H-2b,B6)为受者,于第0天接受60Coγ线全身照射(TBI),总剂量为5.5Gy,照射当天移植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后的BALB/c小鼠(H-2d,BA)外周血干细胞(2×107个),移植后第2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mg/kg,并分别于移植后第28天输注致敏/未致敏的供者淋巴细胞2×106。结果显示,致敏后DLI的受鼠(黑色)无1例出现GVHD,60天时转变为完全供者嵌合,表型明显呈现为供鼠(白色)特征,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在DLI后早期下降,半月后有所升高,但仍低于正常水平;未致敏的DLI受鼠出现不同程度的GVHD,嵌合率稍有上升,仍表现为混合嵌合体(MC),CD4+/CD8+比值在DLI后早期升高,后期降至正常水平。结论:经受者皮肤致敏后的DLI在诱导CC的同时降低GVHD发病率,CD4+/CD8+比值与GVHD发病率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 陈宝安张琰丁家华毕延智赵刚高冲孙耘玉孙雪梅王骏陈宁娜程坚
- 关键词: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嵌合体
- 非清髓性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及加速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本研究观察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慢性髓系白血病加速期(CML-AP)的疗效。用福达华(F)30mg/m2×6天,白消安(B)4mg/kg×2天,环磷酰胺(CTX)350mg/(m2.d)×2天,伍用或不伍用阿糖胞苷(Ara-C)对24例HLA全相合及1个位点不合者进行预处理,并对其造血恢复等指标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表明,24例患者造血顺利恢复,ANC>0.5×109/L的中位时间平均为移植后13天,BPC>20×109/L的中位时间平均为移植后11.5天。移植后30天经短串重复系列(STR-PCR)检测其中12例植活患者,结果9例为完全嵌合状态(CDC),3例为混合嵌合体。移植后180天时所有存活的18例患者均为CDC。中位随访24个月(4-48月),18例患者无病存活,2例患者死于严重aGVHD,1例死于cGVHD,2例死于间质性肺炎,1例死于复发。结论: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CML慢性期的有效治疗手段,对于加速期患者亦有良效。
- 丁家华马燕陈宝安赵刚王骏孙耘玉程坚苏爱玲董伟民张琰
-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慢性髓系白血病
- 细胞凋亡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2003年
- 随着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髓内凋亡的异常改变逐步得到证实,并就基因、免疫、细胞因子等多种可能的调控机制进行探讨,从而为发展新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可能。
- 张琰陈宝安
- 关键词:细胞凋亡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机制免疫调节
-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小鼠H22肝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观察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对小鼠H2 2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荷瘤昆明小鼠分荷瘤对照组(A组)、5- 氟脲嘧啶(5 - FU)化疗组(B组)、DLI组(C组)及5 - FU加DLI组(D组) 4组。比较各组小鼠生存期、抑瘤率及瘤体病理检查结果,检测NK细胞及IL 2的活性。结果:B、C组生存时间长于A组(P <0 .0 1) ,D组长于C组(P <0 .0 1) ;B、C、D各组抑瘤率依次为61.3 %、3 4.7%、89.5 % ;C、D两组NK细胞及IL 2活性明显高于A、B组(P <0 .0 5 ) ;病理观察见C、D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DLI对小鼠H2 2肝癌有治疗作用,是一种潜在可行的实体瘤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方法。
- 曾冬香姜藻毕延智张琰
- 关键词:输注治疗供者淋巴细胞输注IL-2活性DLI
- 致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对受者免疫功能重建及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探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致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对受者免疫重建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H-2^b)为受鼠。BALWc小鼠(H-2^d)为供鼠。建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实验组),移植当天受者接受^60Coγ射线全身照射,移植后第2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mg/kg。以不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仅行γ射线全身照射和环磷酰胺腹腔注射的正常C57BL/6小鼠为对照。实验组存活小鼠在移植后第28天分别接受致敏供鼠淋巴细胞输注(n=8)、未致敏供鼠淋巴细胞输注(n=8),另有6只不输注供鼠淋巴细胞。移植后检测受者异基因嵌合率。观察GVHD的发生情况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行供受者间以及供受者与第三方小鼠(昆明鼠)间的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实验组受鼠SRY基因均为阳性。嵌合率为(30.881±3.962)%。DLI后。接受未致敏DLI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GVHD,死亡3只(7.5%,3/8)。而接受致敏DLI者无明显GVHD及死亡者。移植后45d。接受致敏DLI者的CD8^+T淋巴细胞明显高于正常C57BL/6小鼠(P〈0.05)。而接受未致敏DLI者的CD8^+T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移植后60d。接受DLI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接近正常(P〉0.05);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持续低于正常对照(P〈0.05)。实验组小鼠淋巴细胞对供者淋巴细胞刺激的反应性均下降(P〈0.01)。以接受致敏DLI者最明显。而对昆明鼠淋巴细胞刺激的反应性维持正常水平。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注致敏供者的淋巴细胞能促进受者的免疫功能重建,并可减少GVHD的发生。
- 陈宝安张琰丁家华孙雪梅毕延智曾冬香高冲赵刚高峰王骏程坚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淋巴细胞输注移植物抗宿主病
- 非清髓移植后致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的实验研究
- 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非清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混合嵌合体模型的建立,并在其基础上输注致敏后的供鼠淋巴细胞,观察对于受鼠嵌合状态、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免疫重建等方面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受鼠...
- 陈宝安张琰丁家华高冲孙耘玉程坚王骏赵刚
- 文献传递
- TBI和环磷酰胺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供者淋巴细胞的研究
- 2007年
- 本研究用全身照射(TBI)和环磷酰胺(CY)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的供者淋巴细胞,为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探索新的手段。以(BALB/c×C57BL/6)F1雌性小鼠(H-2d/b)为受鼠,于第0天接受亚致死量的60Co-γ射线全身照射,总剂量为4Gy,第1天接种P388D1白血病细胞,第2天输注由C57BL/6雄性小鼠(H-2b)为供鼠提供的MHC不匹配的供者脾淋巴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第6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200mg/kg或再次TBI9Gy,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供者淋巴细胞,第7天输注(BALB/c×C57BL/6)F1雄性小鼠(H-2d/b)提供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结果显示:以CY和TBI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供者淋巴细胞组的小鼠无白血病和GVHD的发生,生存期超过了210天,于移植后第21天出现完全供者嵌合,然后嵌合率下降,第90天表现为混合嵌合体(MC)。对照组的小鼠出现了白血病和GVHD,出血、感染明显,生存期短,为20-36天(P<0.01)。结论:同基因骨髓移植前输注不相匹配的供者脾细胞诱导GVL效应,然后再通过TBI和CY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的供者淋巴细胞来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是可能的。
- 陈宝安董伟民丁家华孙雪梅邓晓静张琰毕延智赵刚高冲孙耘玉王骏程坚Schmitt MSchmitt A
- 关键词: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移植物抗宿主病全身照射环磷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