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斌
- 作品数:70 被引量:32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1型糖尿病阴阳两虚证动物模型的制作与机理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建立1型糖尿病阴阳两虚证动物模型,测定皮质醇、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胰岛素(INS)、血栓素B_2(TXB_2)、6-Keto-PGF_(1α)水平变化。方法:SD大鼠60只,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模型(血糖≥16.7mmol/L)后,用中药青皮、枳壳、干姜、黄柏复方灌胃制作中医阴阳两虚证候模型,用金匮肾气丸进行反证治疗。结果:模型组、中药造模组大鼠血浆TXB_2、6-keto-PGF_(1α)及其比值较正常组均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金匮肾气丸组TXB_2值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6-Keto-PGF_(1α)值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模型组、中药造模组、金匮肾气丸组皮质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5);金匮肾气丸组较中药造模组有下降趋势。模型组FT3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金匮肾气丸组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较中药造模组有下降趋势。正常组、模型组、中药造模组胰岛素无显著改变,金匮肾气丸组显著升高(P<0.01)。电镜下可见模型组动物较正常组动物的胰岛、肾脏、肾上腺都发生了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中药青皮、枳壳、干姜、黄柏复方灌胃能制作糖尿病大鼠阴阳两虚证动物模型,其机理可能与皮质醇升高、FT3降低有关,金匮肾气丸有治疗作用,进一步说明该方法制作1型糖尿病阴阳两虚证候的动物模型的可行性。
- 郭学军吴凌张永斌刘晓秋桑传兰邹移海唐惠琼伍军军
- 关键词:1型糖尿病阴阳两虚证动物模型
- SD大鼠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胰腺组织SUR1 mRNA的表达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结合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检测体重、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腺组织SUR1 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0只)、空白组(10只)。模型组喂饲高糖高脂饲料4周后,用STZ 30mg/(kg·bw)一次性左下腹腔注射。检测注射STZ后第1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空腹体重、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剖杀大鼠,取胰腺,RT-PCR方法检测胰腺组织SUR1 mRNA的表达。[结果]动物成模率为75%。注射STZ后1、4、8、12周,模型组血糖值均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ISI均明显降低,与空白组比较,P<0.01。模型组SUR1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TZ一次性左下腹腔注射结合高糖高脂饮食可成功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SUR1 mRNA的降低可能是糖尿病发病的分子机制之一。
- 陈嘉张永斌桑传兰陈苑高欣董浩然曹崇波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链脲佐菌素动物模型
- 两种外科手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SUR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观察Roux-en-Y胃转流术(RYGBP)及胆胰分流术(BPD)对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胰腺组织磺脲类药物受体1(SUR1)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机制。喂饲高糖高脂饲料4周后,用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T2DM大鼠模型。将成模T2DM大鼠随机分为RYGBP组(G组)20只,BPD组(B组)20只,假手术组(S组)10只,对照组(C组)10只。检测术前、术后1、2、3、4、8、16周空腹体重、血清葡萄糖(BG);检测术后16周胰腺SUR1mRNA和蛋白的表达。RYGBP、BPD组大鼠术后16周,空腹体重分别为338.9g±17.5g、333.3g±28.4g,BG值分别为9.7mmol/L±0.8mmol/L、11.9mmol/L±2.4mmol/L,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RYGBP、BPD组SUR1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手术对SUR1的表达表现了上调作用。两个手术组手术时间、体重、血糖、SUR1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RYGBP组死亡率为20%,BPD组死亡率为35%。Roux-en-Y胃转流术和胆胰分流术治疗T2DM大鼠疗效相近,但胆胰分流术死亡率高于胃转流术。SUR1蛋白表达的降低可能是糖尿病发病的分子机制之一,手术治疗后表达加强,可能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 陈嘉王萧张永斌高欣陈苑董浩然曹崇波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胃转流术
- 防石胶囊预防胆红素性胆囊结石的实验研究
- 2007年
- 目的:观察防石胶囊及耳压预防胆红素性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方法:将64只豚鼠随机分成4组,每天喂胆红素结石诱石饲料,给药及耳压2个月后,观察结石发生情况并分析胆汁中胆红素成份。结果:胆红素胆囊结石发生率及胆汁中胆红素浓度依次为:模型组>2个治疗组(耳压组、防石组)>空白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防石胶囊及耳压能预防胆囊胆红素性结石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其能降低胆汁中胆红素浓度有关。
- 李健杨卓欣张永斌黄明河张竞超郭绍举
- 糖尿病性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机制探讨
- 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损伤小鼠模型,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高脂高糖饮食持续喂养APP转基因小鼠...
- 郭学军张永斌陈苑桑传兰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
- 文献传递
- 中医药核心期刊动物模型研究文献统计与分析
- 2011年
- 目的检索总结分析2005~2009年在全国20本中医药核心期刊中发表的有关动物实验与实验动物模型研究文献,了解在中医药领域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的状况及发展趋势,方法以查阅原始期刊为主,结合数据库检索,获取文献总数量、并对模型种类、造模方法等进行归纳整理,得到相应数据。结果 20本中医药期刊2005年至2009年共发表论文51479篇,文献量呈逐年递增,涉及动物实验的文章有7192篇,占全部文献量的13.97%,糖尿病的动物实验研究文献数量最多,共982篇,动物模型的种类有324种。结论中医药动物实验模型的研究范围在扩大,内容在不断更新深入,文章水平也在逐年提高,表明动物实验与动物模型在中医药研究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实验方法、动物个体差异等不同,有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有关动物模型的规范化等问题迫在眉睫。
- 陈苑郭学军王思成邹移海张永斌谢玲玲
- 关键词:动物实验文献统计
- 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及相关指标的测定被引量:20
- 2012年
- 通过链脲佐菌素(STZ)结合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0只)、空白组(10只)。模型组喂饲高糖高脂饲料4周后,用STZ 30mg/kg一次性左下腹腔注射。检测试验第1周、第4周,注射STZ后第1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空腹体重、血清葡萄糖(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胰岛素(INS)、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肽(GI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P-1)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处死大鼠,取胰腺进行病理切片检查。动物成模率为75%。试验第4周,模型组TG、TC值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注射STZ后第1、4、8、12周,模型组BG、TG、TC值均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ISI均明显降低,与空白组比较,P<0.01。注射STZ后第1、4、8周,模型组的GLP-1、IGF-1值明显降低,与空白组比较,P<0.01。注射STZ后第12周,模型组的GLP-1、GIP、IGF-1值明显降低,与空白组比较,P<0.01。试验结果表明,STZ一次性左下腹腔注射结合高糖高脂饮食可成功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GIP、IGF-1、GLP-1等细胞因子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病理发生。
- 陈嘉张永斌桑传兰陈苑高欣董浩然曹崇波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链脲佐菌素动物模型
-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损伤大鼠模型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R)大鼠神经功能评分(neurologicaldeficit score,NDS)、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等指标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MCAO)法复制类似人类缺血性卒中的I/R损伤模型。结果该模型各时间点内均有程度不同的神经功能缺失,原花青素给药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假手术组大鼠均无神经功能缺失,脑水肿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脑梗死体积与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假手术组均未见有梗死灶。结论原花青素具有一定的保护大鼠I/R后受损脑组织的作用,可供后续研究,并可为缺血性卒中使用原花青素治疗提供确凿的理论依据。
- 郭学军陈苑巫志锋张永斌邹移海
- 关键词:原花青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生长因子
- 化学纯三聚氰胺膀胱结石大鼠模型的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为了探讨三聚氰胺形成泌尿系结石机理,进行化学纯三聚氰胺膀胱结石大鼠模型的研究.SD大鼠(以下简称大鼠)分别给予0.1、0.2、0.3、0.4、0.5、0.6、0.7、0.8、0.9、1.0g/(kg·d)剂量的化学纯三聚氰胺灌胃.溶媒对照组用10g/L甲基纤维素溶液5mL/(kg·d)灌胃,无菌水对照组用无菌水5mL/(kg·d)灌胃.在灌胃20、30和40d,每组各取10只大鼠(雌雄各半)剖检.结果表明,三聚氰胺灌胃大鼠,会影响其体质量的增长,部分大鼠形成膀胱结石(膀胱结石形成率最高为40%,雄性大鼠多见).
- 陈嘉邹移海张薇陈苑张永斌金鹏飞孙京臣
- 关键词:三聚氰胺膀胱结石动物
- 脾虚证2型糖尿病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规范脾虚证2型糖尿病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的造模及评价。【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和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再结合体积分数30%乙醇灌胃的方法进一步诱发2型糖尿病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检测2组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水平,并取胃、胰腺组织作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使用现代医学评价方法,计量化中医四诊信息并作统计学处理,对模型大鼠的证候属性及演变进行识别。【结果】2型糖尿病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的成模率为75%,第10~16周模型组大鼠显示脾虚证特征;模型组大鼠持续消瘦,抓力值降低,旷场活动减弱,舌质变淡,爪和尾的色度值(r值)降低,排便次数增加,粪便变软或便溏,有78%的模型大鼠出现糖尿病疾病特征、气虚证1项和脾的组织定位体征1项以上的指征。【结论】本研究成功诱发2型糖尿病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建模后第10~16周为2型糖尿病胃黏膜损伤大鼠脾虚证的时间窗。
- 周钱粮张永斌刘晓秋王宁丁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胃黏膜损伤脾虚证中医四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