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羽
- 作品数:45 被引量:175H指数:7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二尖瓣前叶腱索与乳头肌交界血性囊肿一例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二尖瓣前叶腱索与乳头肌交界血性囊肿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血性囊肿的认识,及时作出诊疗,进一步探索其形成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合并二尖瓣前叶腱索与乳头肌交界血性囊肿10岁男孩的临床资料,总结诊疗经验,并结合相关报道进行文献复习。本例术前经胸心脏超声未见肿块,二尖瓣口收缩期可见轻中度偏心性反流血流信号及湍流血流信号,缩流径宽3.0mm。术中开胸前食道心脏超声探查始见二尖瓣区大小约11.2mm×7.9mm的中等稍强回声光团。结果患儿术后恢复良好,复查心脏彩色超声提示二尖瓣口收缩期可见轻度偏心性反流血流信号及湍流血流信号,缩流径宽2.2mm,未吸氧动脉血气分析氧分压为95mmHg,经皮血氧饱和度为99%,均较术前有改善。术后6个月随访,患儿无明显自觉不适,复查未吸氧动脉血气分析氧分压为98mmHg,经皮血氧饱和度为99%,行食道心脏超声二尖瓣区未见异常团块声像,二尖瓣口收缩期可见轻度偏心性反流血流信号及湍流血流信号,缩流径宽1.5mm,EF:70%。结论瓣膜装置血性囊肿,尤其二尖瓣前叶腱索与乳头肌交界血性囊肿临床不多见。对于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患儿合并二尖瓣前叶腱索与乳头肌交界血性囊肿应同期处理,对于单独二尖瓣前叶腱索与乳头肌交界血性囊肿的治疗,目前尚无确切一致的指南,仅在有临床症状时予相应处理,否则定期观察即可。
- 臧金马润伟宋怡杨旭李劲松王东坤王霁阳张晓羽王晨雷甘延清
- 关键词:囊肿先天性心脏病
- 中药敷脐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08年
- 张晓羽
- 关键词:肿瘤中药敷脐疗法外治法
- 经胸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先心病房间隔缺损三例报告
- 2014年
- 我院从2013年10月-2013年12月为3例先心病房间隔缺损患者实施经胸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3例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3例,男1例、女2例,年龄平均3岁2月,体重平均16kg,术前经x线胸平片、心电图、心脏彩超明确诊断为先心病、房间隔缺损。3例均为中央型、继发孔型,大小分别为8mm,10mm,12mm。
- 李劲松马润伟杨旭王东坤王霁阳张晓羽
- 关键词: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心脏彩超继发孔型并发症心电图
- “治未病”应贯穿于防治肿瘤的始终被引量:5
- 2010年
- 治未病,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强调以"预防为主"。本文分别从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等方面论述了治未病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 张晓羽
- 关键词:治未病中医药疗法中医肿瘤学
- 腹部按压在全腔肺动脉吻合术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临床研究
- 2016年
- 全腔肺动脉吻合术(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CPC)后易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低心排综合征(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LCOS)。目前的治疗方案多是通过加强补液提高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来增加腔静脉向肺的血流,但是过多补液会增加心脏负担,因静水压增高使胸腔积液生成增多,其压迫作用可影响心肺功能,淋巴细胞及血浆蛋白随之丢失影响免疫力。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临床依据,
- 臧金马润伟宋怡杨旭王霁阳张晓羽王晨雷甘延清
-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障碍腹部按压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中心静脉压
- 中药膏摩对软瘫期脑卒中患者上肢手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观察中药膏摩在软瘫期脑卒中患者中的疗效,探讨其对上肢手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2例脑卒中软瘫期患者随机分为基础康复组和膏摩组各41例,基础康复组及膏摩组均给予基础康复治疗,膏摩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膏摩治疗,治疗6周后,对患者进行手部FMA评分、Ashworth评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评分、最大握力和捏力测定、改良巴氏指数、腕关节背伸最大活动度等评定。结果:治疗后,膏摩组患者最大握力和捏力,手部运动功能、BI指数评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评分、腕关节背伸最大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膏摩可促进脑卒中软瘫期患者手部运动功能的恢复。
- 张晓羽
- 关键词:膏摩治疗康复
- 一种高原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采取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侧侧吻合加上低氧喂养的条件,更好的模拟云南先心病患儿,为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做出新的贡献。在实验分流+低氧组和野百合碱+低氧组中,...
- 马润伟张晓羽宋怡沐明华任浩博谢家惠陈家翔
-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小左心室患者手术治疗的三年随访结果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合并小左心室患者围术期综合治疗后的3年的随访结果。方法:将风湿性MS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共计152例,根据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将患者分为两组,LVEDVI值≤60 mm为小左心室组(n=67),LVEDVI值>60 mm为非小左心室组(n=85),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及随访后的临床指标。结果:同非小左心室组患者相比,入院时小左心室组的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收缩压(SPAP)较高(均P>0.05),而左心室舒张期容积(LVEDV)、LVEDVI和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较低(均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均有肝功能损伤,小左心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碱性磷酸酶除外)较非小左心室组患者高,保肝治疗后术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均恢复正常。术后即刻监测SPAP,小左心室组的SPAP与非小左心室组比较[(67.3.1±23.4)mm Hg vs(61.3±26.9)mm Hg,1 mm Hg=0.133 k 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例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吸入万他维治疗,关胸时两组患者中万他维吸入者较未吸入者SPAP均明显降低,且小左心室组较非小左心室组万他维吸入者的SPAP也降低(P均<0.05)。术后3年心功能,与非小左心室组比较,小左心室组的LVEDVI较低,SPAP较高。术后3年随访时,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的LVEDVI、RVEF提高,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平均分级降低,6 min步行试验(6 MWT)的距离明显延长;与非小左心室组比较,小左心室组LVEDVI均较低,6MWT的距离均较短(均P<0.05)。术后随访(3.7±1.6)年发现,小左心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63.6个月vs 73.2个月)明显短于非小左心室组(P<0.0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2.6%vs 2.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S合并小左心室的患者术前心、肝功能较差,手术风险大;虽然经过围术期的护肝、吸入万他维降低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等处理,明显改善术后心、肝功能,但术后3年随访时小左心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仍明显
- 王霁阳宋怡杨旭杨眉张晓羽李翔马润伟
- 关键词:二尖瓣狭窄小左心室外科治疗
- 养心生脉方联合艾灸治疗冠心病缓慢型心律失常40例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评价养心生脉方联合艾灸治疗冠心病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2018年3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81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纳入患者41例,入组完成40例;对照组纳入患者40例,入组完成39例。2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加用硫酸阿托品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穴位艾灸并内服中药养心生脉方治疗。2组患者均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24 h心搏总数、平均心率、最慢心率、最快心率和LVEF较治疗前提升,而中医证候积分、LVEDD则出现下降(均P <0.05),上述指标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7.5%优于对照组的64.1%(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养心生脉方联合艾灸治疗冠心病缓慢型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心率,且安全性较高。
- 张晓羽罗方正
- 关键词:缓慢型心律失常艾灸疗法中医综合疗法
- 波生坦在围术期治疗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口服波生坦对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经右心导管检查证实平均肺动脉压(MPAP)50 mm Hg的48例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8.2±3.2)岁,其中单纯房间隔缺损(ASD)6例为ASD组,单纯室间隔缺损(VSD)16例为VSD组,房缺合并室缺12例为ASD+VSD组,动脉导管未闭(PDA)10例为PDA组,室缺合并动脉导管未闭4例为VSD+PDA组,所有患者术前2~3周开始口服波生坦,每日测量血压心率,所有患者服药2周后复查心脏彩超,测动脉血氧分压(Pa O2);14例临床症状较重者服药2周后行心导管复查,比较服药前后MPAP、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平均动脉压(MAP)、MPAP/MAP及Pa O2变化;术后待循环稳定后继续用药,其中20例患者麻醉诱导后放置漂浮导管,比较这些患者术后服药后0.5 h、1 h、4 h、24 h的MPAP、MAP、MPAP/MAP、心脏指数(CI)、PVR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变化趋势.结果 48例患者术前服药(13.53±3.45)d后复查心脏彩超,肺动脉收缩压(SPAP)较服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口服波生坦后肺动脉收缩压(SPAP)、Pa O2与口服波生坦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临床症状较重者服药2周后行心导管复查Pa O2较口服波生坦前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AP、PVRI、MPAP/MAP较口服波生坦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与口服波生坦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放置漂浮导管的患者,术后MPAP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0.5 h、1 h、4 h、24 h的MPAP较服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服药后0.5 h、1 h、4 h、24 h与服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PAP/MAP服药后与服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VRI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RI服药后0.5 h、1 h、4 h、24 h较服药�
- 杨旭马润伟宋怡张晓羽王霁阳张大勇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