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峰

作品数:25 被引量:239H指数:9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生物学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6篇对虾
  • 16篇中国对虾
  • 7篇细胞
  • 6篇幼体
  • 5篇对虾幼体
  • 5篇中国对虾幼体
  • 4篇卤虫
  • 3篇蛋白
  • 3篇同工酶
  • 3篇细胞化学
  • 3篇酚氧化酶
  • 2篇血细胞
  • 2篇幼体发育
  • 2篇杂交
  • 2篇杂交品系
  • 2篇生化特性
  • 2篇酸性磷酸酶
  • 2篇胚层
  • 2篇品系
  • 2篇组织细胞

机构

  • 25篇青岛海洋大学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家海洋信息...

作者

  • 25篇张志峰
  • 14篇廖承义
  • 8篇马英杰
  • 8篇刘晓云
  • 6篇姜明
  • 4篇马爱军
  • 4篇于利
  • 4篇徐怀恕
  • 3篇王海林
  • 2篇王静凤
  • 2篇孙谧
  • 2篇刘成程
  • 1篇周洪军
  • 1篇茅云翔
  • 1篇张道波
  • 1篇潘洁
  • 1篇汪小龙
  • 1篇高澜
  • 1篇刘珊珊
  • 1篇刘珊珊

传媒

  • 6篇水产学报
  • 4篇海洋湖沼通报...
  • 3篇海洋科学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青岛海洋大学...
  • 2篇海洋通报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海洋学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海洋与湖...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5篇2002
  • 2篇2001
  • 6篇2000
  • 4篇1999
  • 5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对虾组织细胞中酚氧化酶活力的研究被引量:20
2002年
运用酶细胞化学技术 ,显示中国对虾 (Fenneropenaeuschinensis )淋巴器、皮肤、鳃、肝胰腺、中肠盲囊和中肠这几种组织细胞中的酚氧化酶活性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织中细胞内酚氧化酶的活性部位 ;观察在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酚氧化酶对病毒的作用。结果表明 ,在健康对虾的组织细胞中 ,基本不表现酚氧化酶活性 ,而在受病毒感染的对虾中 ,不同的组织表现不同程度的酚氧化酶活性。其中 ,尤以淋巴器和皮肤的细胞中酚氧化酶活性最强 ,在淋巴器和皮肤这两个组织的细胞中 ,都可看到酚氧化酶对病毒结构的破坏作用。中国对虾淋巴器具有对血淋巴中有害异物进行过滤的作用 。
刘晓云张志峰于利姜明
关键词:组织细胞中国对虾酶细胞化学酚氧化酶免疫
青岛东风盐场东半区底栖动物种群的初步研究
1994年
对青岛东风盐场东半区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进行了调查.共获得底栖动物28种,其中腔肠动物1种,多毛类8种,软体动物9种,甲壳动物7种,昆虫幼虫2种,鱼类1种;总平均生物量为68.47g/m^2;总栖息密度为5048个/m^2.生物量组成以软体动物为主要类群,占总生物量的50.9%.栖息密度组成以甲壳动物为优势类群,占95.33%;底栖动物分布不均,高生物量和高栖息密度均集中在2号站,且该站底栖动物种类也相对多样化.
张志峰
关键词: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消化系统发生的研究被引量:19
1997年
本文对中国对虾消化道和中肠腺的发生进行了研究。完整的中肠管形成于N3期,它是由幼虫腹面的内胚层板向背中线上卷合拢而形成。在Z1期消化道完全贯通。至M1期,胃分化为贲门胃和幽门胃两部分,中肠前盲囊和中肠后盲囊也在此期出现,同时胃磨的雏形发生,但完整的胃磨形成于P期。另外,中肠腺始于N4-5期中肠前端突出的两对中肠腺盲囊。第一对中肠腺盲囊于M3期退化消失,而第二对中肠腺盲囊则发育为成体的中肠腺。中肠腺小管由4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胚性细胞、吸收细胞。
王海林廖承义张志峰马英杰
关键词:中国对虾
中国对虾胚胎发育的研究被引量:12
1997年
张志峰廖承义王海林马英杰
关键词:中国对虾胚胎发育卵膜
中国对虾幼体发育阶段氨基酸组成的研究被引量:16
1996年
中国对虾幼体发育阶段氨基酸组成的研究马英杰,张志峰,廖承义,马爱军,孙谧(青岛海洋大学,青岛266003)(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关键词中国对虾,幼体发育,氨基酸THESTUDYONTHECOMPOSITIONOFAMINOACIDINL...
马英杰张志峰廖承义马爱军孙谧
关键词:中国对虾幼体发育氨基酸
中国对虾循环系统的发生被引量:5
2002年
采用组织学方法 ,研究了中国对虾循环系统的发生过程 ,在无节幼体第 3期 ,起源于头胸甲皱褶部位的腹侧中胚层细胞通过增殖向背面迁移 ,在中肠的背面形成一中胚层板 ,此板两侧向背面上卷、合拢而成心脏 ;与此同时 ,该中胚层板两侧周围的中胚层细胞向两侧迁移 ,与体壁接触形成围心腔 ;心孔出现在无节幼体第 5期 ,是由该处的心壁细胞直接内陷形成 ;心脏的形态结构随着幼体的发育而不断完善 ,至蚤状幼体第 1期以后 ,组成心壁的细胞分化为单层的心肌细胞 ,随后其外包被一层由结缔组织细胞形成的心外膜 ;至仔虾期 ,心脏的外形和结构已与成虾的相似 ;背腹动脉发生的方式与时间和心脏的相同 ;中背动脉的发生包括两部分 :心脏近端的中背动脉由心脏前端延伸而成 ,心脏远端的中背动脉则由幼体前端背部中胚层细胞形成 ;血细胞最早出现在无节幼体第 1期。
王静凤张志峰张道波刘晓云廖承义
关键词:中国对虾心脏血细胞
中国对虾血细胞酶细胞化学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1
2002年
运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 ,对中国对虾 (Penaeus chinensis)的血细胞和血清中的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活性部位进行标记。实验结果显示 :酚氧化酶主要以酶原形式存在于大颗粒细胞的颗粒体中 ,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以酶原形式存在于小颗粒细胞的颗粒体中。健康虾和患病虾血细胞中酶活性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在病理情况下 ,颗粒细胞能以细胞解体的方式 ,排出细胞内的颗粒 ,转化成有活性的酶 ,以此提高血淋巴中这几种酶的活性。透明细胞可以吞噬排放颗粒后的颗粒细胞 ,透明细胞中由高尔基体合成的酸性磷酸酶等溶酶体酶主要用于透明细胞的细胞内消化作用。研究认为
刘晓云张志峰马洪明
关键词:中国对虾血细胞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
低盐度突变对中国对虾仔虾存活率的影响被引量:16
1999年
1996年3-4月在山东日照市代家村对虾育苗场采集中国对虾仔虾,采用实验室培养的方法,研究中国对虾仔虾对不同低盐度突变的幅度及速率的适应能力,并对在不同盐度突变后仍能存活的仔虾体内的18种氨基酸、14种脂肪酸及5种维生素的含量作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当降盐的幅度范围为3/d5/d时,部分仔虾可在盐度为零的淡水中存活数天。盐度的变化对仔虾体内氨基酸、脂肪酸和维生素的含量均有一定影响。
马英杰张志峰马爱军廖承义孙谧
关键词:中国对虾仔虾盐度突变存活率
中国对虾幼体中肠的超微结构被引量:7
1999年
1995年4月,在山东日照市涛雒对虾育苗场采集中国对虾各期幼体,采用超薄切片和电镜观察的方法,对其中肠结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虾幼体的中肠肠壁由3部分组成,即肠上皮、基膜和肌层。中肠上皮细胞具发达的微绒毛,胞质中富含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及酶原颗粒等,它由两类细胞(含脂肪颗粒的细胞和不含脂肪颗粒的细胞)组成。第一类细胞在发有早期占多数,随着幼体的发育逐渐减少,至仔虾期后,肠上皮完全由第二类细胞组成。基膜分为内、外两层,且在各期中基本无变化。肌层分为环、纵肌层,在发育早期分层不明显,但肌层随着幼体的发育逐渐发达。
张志峰马爱军于利廖承义
关键词:中国对虾幼体中肠超微结构
中国对虾幼体消化系统的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本文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对中国对虾幼体消化系统中几种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比较分析了饱食和饥饿状态下,消化系统的结构和组织化学变化。前肠仅呈现PAS阳性反应。中肠和中肠腺除呈现PAS阳性反应外,其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酯酶(EST)和磷脂酸A(EC)等均呈阳性。随着幼体发育,除EC阳性反应逐渐减弱外,其它均呈逐渐增强的趋势。另外在饥饿状态下,其酶活性均较饱食状态下的要弱。
张志峰于成海廖承义徐怀恕
关键词:中国对虾幼体组织化学饱食饥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