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夏季
  • 2篇夏季旱涝
  • 2篇旱涝
  • 1篇地形
  • 1篇动力条件
  • 1篇动力作用
  • 1篇玉米
  • 1篇灾害
  • 1篇墒情
  • 1篇生长季
  • 1篇适播期
  • 1篇突变检验
  • 1篇气候变暖
  • 1篇气候条件
  • 1篇气候灾害
  • 1篇气团
  • 1篇气象
  • 1篇气象产量

机构

  • 8篇内蒙古自治区...

作者

  • 8篇张少文
  • 6篇程玉琴
  • 3篇徐玉强
  • 2篇何玉华
  • 1篇李毅
  • 1篇陆海云

传媒

  • 2篇内蒙古气象
  • 1篇第26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1998
  • 1篇199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赤峰地区玉米适播期的分析及服务
应用1959~2009年赤峰市14个气象观测站的降水、温度资料,依据各地玉米播种期和生长季所需要的热量条件分析了影响播种的主要气象因素分布特点。主要结果:⑴51年来赤峰市≥10℃积温的初日空间分布特点是自东南向西北呈偏晚...
程玉琴张少文
关键词:玉米适播期热量墒情
文献传递
赤峰地形与降水的关系被引量:3
1998年
赤峰市地处内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北部为大兴安岭南段山地(其海拔高度为1600~1900m),而燕山山系的七老图山(海拔高度最高为1900m)屏于西部,努鲁儿虎山(海拔最高为1400m)横亘于东南侧,构成了三面环山一面开口的半环形。地势西高东低...
刘子英张少文何玉华
关键词:地形降水动力作用热力作用
赤峰地区夏季旱涝影响因素分析和预报方法研究
程玉琴张少文徐玉强李毅陆海云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作为气候变暖给人类的负面影响正在日益趋重。赤峰地区主要以农业、畜牧业为主,夏季旱、涝灾害频发,尤其旱灾是造成本地粮食大幅度减产的主要原因,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关键词:夏季旱涝
赤峰地区冰雹成因分析及预报
1996年
赤峰地区冰雹成因分析及预报何玉华,张少文,孟淑敏(赤峰市气象局,024000)1思路雹暴是赤峰市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尤其是在农作物生长和成熟季节正是雹暴多发季节,常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严重的雹暴也能给畜牧业以及其他各行各业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何玉华张少文孟淑敏
关键词:冰雹气团动力条件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夏季旱涝的环流特征分析及预测
主要从与内蒙古东南部地区(指赤峰市和通辽市)夏季旱涝关系密切的西太平洋副高、亚洲地区环流和蒙古冷涡三个主要的天气系统入手,分析旱涝年的环流差异。分析表明,夏季蒙古冷涡偏多、7月和8月份副热带高压偏强以及比半球盛行径向环流...
程玉琴张少文
关键词:副热带高压环流指数环流型夏季旱涝
文献传递
赤峰地区近50年气候变化诊断分析
利用线性回归、累积距平和多项式回归法对赤峰地区12个气象台站的月、季、年平均气温序列进行连续性变化趋势分析,确定该区域的气温变化趋势。应用Mann-Kendall法和滑动t-检验法检验气温序列变化的不连续性,确定突变的时...
程玉琴张少文徐玉强
关键词:气候变化突变检验
文献传递
赤峰地区生长季气候条件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根据赤峰地区1961~2005年的气温、降水和主要农作物产量资料,分析了赤峰地区45年来的气候变化趋势与作物气象产量的关系。结果显示:赤峰地区作物生长季的平均气温1997年开始呈升温趋势,积温和无霜期均有明显增加趋势。生...
张少文程玉琴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灾害
文献传递
城市热岛效应和迁站对54218站温度的影响
应用赤峰地区14个气象站46年(1960~2005年)的年平均气温记录,研究了赤峰地区的大尺度气温变化以及热岛效应和迁站对54218站(赤峰站)温度的影响。结果认为,14个站的气温大尺度气候变暖趋势具有一致性;54218...
程玉琴张少文徐玉强
关键词:气候变暖热岛效应迁站观测环境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