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毒素血症
  • 1篇多糖
  • 1篇心排血量
  • 1篇血量
  • 1篇血性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预后
  • 1篇早期液体复苏
  • 1篇脂多糖
  • 1篇排血量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结肠炎
  • 1篇重症
  • 1篇重症急性
  • 1篇重症急性胰腺
  • 1篇重症急性胰腺...
  • 1篇转归
  • 1篇黏膜
  • 1篇黏膜屏障

机构

  • 1篇航天中心医院

作者

  • 4篇张佳莹
  • 4篇于久飞
  • 3篇王辉
  • 2篇范婵娟
  • 2篇蔡勇
  • 2篇欧阳敏
  • 1篇谢冬玲
  • 1篇白启轩
  • 1篇翟莉莉
  • 1篇李珍
  • 1篇曹世长
  • 1篇赵晓琳

传媒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谷氨酰胺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对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血症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方法:6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0只)、LPS组(20只)、GLN+LPS组(20只)。采用LPS腹腔注射法建立内毒素血症大鼠模型。检测空肠质量,空肠黏膜质量,空肠黏膜高度,空肠黏膜厚度;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细胞凋亡;高压液相离子色谱仪(HPLC-PED)检测大鼠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结果:LPS组在空肠黏膜质量,空肠黏膜高度,空肠黏膜厚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LPS组在空肠黏膜高度较GLN+LPS组降低(P<0.05);LPS组在第3天肠黏膜通透性高于对照组及GLN+LPS组(P<0.05);LPS组在第3天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及GLN+LPS组(P<0.05);LPS组在第7天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谷胺酰胺治疗可以降低内毒素血症所致大鼠肠黏膜损伤。
王辉范婵娟张佳莹翟莉莉欧阳敏于久飞
关键词:谷氨酰胺肠黏膜屏障肠黏膜通透性脂多糖
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及转归
2014年
目的观察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I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内镜特征,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 IC好发于中老年人,60岁以上患者占69.2%,多伴有相关基础疾病(82.1%,32/39),包括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便血等症状,病变多发生于左半结肠,呈节段性分布。多数患者预后良好,39例患者中5.1%(2/39)于住院期间死亡,1例患者于随访期间出现复发。结论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早期IC的主要方法,IC复发率低。
张佳莹谢冬玲王辉于久飞
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内镜表现转归
脉搏连续心排血量指导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的效果评价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脉搏连续心排血量(Pi CCO)指导早期应用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Pi CCO指导早期液体复苏的37例SAP患者作为Pi CCO组,选择同期应用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复苏的39例SAP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48 h内液体出入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性(ROC)曲线分析28 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年龄、性别、入院血糖、血乳酸、血肌酐、氧和指数、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Pi CCO组患者0-6 h补液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而0-72 h补液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均P〈0.05)。Pi CCO组患者的血液净化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但2组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比例、导管相关感染率和28 d病死率均无显著差别(P〉0.05)。ROC曲线发现年龄(AUC 0.71,95%CI,0.63-0.76,P=0.03)和APACHEⅡ评分(AUC0.78,95%CI,0.67-0.91,P=0.02)为预测28 d病死率的重要因素。结论:Pi CCO可以精确指导SAP患者早期液体复苏,并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赵晓琳杨友鹏于久飞张佳莹李珍蔡勇程建平曹世长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
老年晚期胃癌的个体化治疗研究
2014年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加或不加顺铂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近、远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19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单药多西他赛加或不加顺铂化疗,每例患者最少完成2周期;另外随机取同期患者10例予以最佳支持治疗作为对照;每2周期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并随访2年。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42.1%,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毒副作用可耐受,中位生存期长于最佳支持治疗组,显示更好的生存获益(P<0.05)。治疗组的稳定好转率为73.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0%(P<0.05)。2组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同样可以从化疗中获益。单药多西他赛化疗耐受性良好,有一定疗效,适用于高龄,体能状况较差的患者。
欧阳敏范婵娟王辉蔡勇张佳莹白启轩于久飞
关键词:化疗老年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