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晓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视角下的中国北极政策
- 2018年
- 气候变化与北极构成了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共同体。全球变暖消融了北极冰冻圈,融化的海冰不仅加剧了全球海平面上升.而且破坏了北极的生物多样性。中国政府新近发布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全面阐述了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政策立场.其中明确写入了通过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应对北极环境改变的挑战.体现了中国北极政策与气候政策的相互融合。中国一北欧北极研究中心可以成为连接中国与欧盟在北极地区气候合作的纽带,加强二者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的领导地位。
- 康晓
- 关键词: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生物多样性海平面上升人类命运
- 多维视角下中国对南太平洋岛国气候援助被引量:4
- 2017年
- 对南太平洋岛国的气侯援助在中国气候政策中具有多维定位,包括缓和双方在全球气候谈判中的分歧,向国际社会展现中国对《巴黎协定》的严格履约,落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线规划,以及将中国国内发展外溢为国际公共产品,体现中国的大国责任。南太平洋岛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时的需求也存在提升生存能力、产业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三个维度。中国对南太平洋岛国的气候援助应该具有"精准援助"的思维,即将援助内容与对方需求精准对接,以自身发展带动南太平洋岛国发展,实现中国整体气候政策与南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
- 康晓
- 关键词:南太平洋岛国气候变化对外援助
-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亚太区域气候治理:观念与路径被引量:2
- 2018年
-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人类道德与国家道德的平衡,其要义在于首先找到了人的安全这一中国与世界的最大公约数,其次又区别于西方的人权高于主权观念,最后将国内发展与世界潮流对接作为实现这一思想的手段。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始于各区域共同体建构,人类气候命运共同体的建构由于其利益关系的极端复杂性,更应该始于区域气候治理的实践。亚太区域是中国安身立命之本,并且有较好的机制建设基础,同时集中了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因此可以通过治理路径创新,成为中国推进区域气候治理,进而建构人类气候命运共同体的起点。
- 康晓
- 关键词: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 中国文化“走出去”与公共外交
- 2012年
-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前提应当是对中国文化本身的准确定位,“走出去”
- 文君康晓
- 关键词:中国文化公共外交
- 对日本核污染水执意排海的三重拷问被引量:1
- 2023年
- 据媒体报道,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委员长山中伸介近日在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视察了核污染水排放设备等设施,宣称从6月28日开始对排海设备性能进行使用前检查。日本政府将被2011年“3·11”大地震核泄漏污染的水排入海洋是极其不负责任和危险的行为,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谴责,但日本政府依然我行我素,强推排污计划,世人不能不对此发出诸多拷问。
- 康晓
- 关键词:核泄漏核污染东京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