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
- 作品数:16 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现代自由之消极与积极:论贡斯当的自由思想被引量:3
- 2010年
- 当代西方政治理论界因为受到伯林的影响而把贡斯当视为消极自由的提倡者,对贡斯当的自由思想产生了重大误解。贡斯当固然论证了个体独立的权利是现代自由的主要特征,但同时对现代个体自由的弊病如怀疑主义、虚无主义予以了深刻剖析。他认为在面对现代自由的问题时,首先要从现代平等和自由的道德正当性对其进行审慎的辩护,但更重要的是必须开掘现代自由如思想自由、宗教自由,特别是政治自由的积极意义,为个体权利提供有效保障的同时努力克服现代个体自由的弊病和现代性的危机,进而实现个体的完善。对贡斯当自由思想的思想史研究有助于澄清当代西方政治理论界在自由问题上的理论和历史误读。
- 崇明
- 关键词:贡斯当政治自由
- 在中国的现代性中检视托克维尔的理论
- 2018年
- 非常感谢立波就拙著组织笔谈和讨论,以及立波、军锋、保巍、林刚、拥华、刘琪各位精彩的书面和口头的评论。军锋兄深刻地指出了托克维尔的思想对于中国的意义:如果要思考中国如何从革命进入政治并进而完成共和国的内在转换,托克维尔的思想是重要的参照。军锋展望中国在21世纪将以立法者的渐进和审慎的建构来取代20世纪的激进破坏,以政治和道德科学来取代意识形态,这是在更宏大的历史维度中重申了托克维尔在1848年对法兰西共和国的深切期许.
- 崇明
- 关键词:托克维尔政治自由
- 革命暴力与恐怖的旧制度渊源
- 2013年
- 在国际学术界,近十余年的大革命史研究延续了修正史学所推动的对大革命的政治面向的再发现,革命中的暴力与恐怖再度成为热门话题。近年的恐怖研究通常都避开了传统史学中的“形势论”和“意识形态论”,而是注重从革命造成的政治化和革命政治的内在动力来理解暴力与恐怖,并且认真对待革命对IHN度暴力文化的继承和转化。
- 崇明
- 关键词:暴力文化传统史学国际学术界意识形态论
- 贡斯当论现代个体自由被引量:2
- 2010年
- 法国自由主义思想家贡斯当被认为是消极自由的提倡者。这一判断忽视了贡斯当对个体自由的复杂思考。贡斯当认为个体自由是现代人自由的主要特征,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但贡斯当并没有因为个体自由符合历史发展方向而忽视个体自由的问题,他同时揭示了个体自由的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面向。贡斯当进而指出个体自由的正当性立足于人性摆脱强制的道德诉求。贡斯当对个体自由的复杂性的阐释要求现代人以一种道德和政治审慎面对个体自由和现代社会。
- 崇明
- 关键词:贡斯当虚无主义
- 民主与社会改革:托克维尔论社会问题被引量:16
- 2008年
- 托克维尔在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中发展了他的社会理论。本文讨论了托克维尔对贫困问题和监狱改革的论述,指出托克维尔在对社会问题和工业及民主的密切关系的认识中深化了对民主的理解;本文进而阐述了托克维尔通过民主来进行社会改革、解决社会问题的努力,揭示他在社会理论和社会改革中建立个体责任和社会纽带的道德主义关怀。
- 崇明
- 关键词:托克维尔社会问题贫困监狱改革民主
- 旧制度下法国的国家与社会--从托克维尔看罗桑瓦龙论断的得失
- 2015年
- 托克维尔有个著名的观点:旧制度下的君主制已经建立了行政集权,大革命强化了这一集权,正是这一集权促成了大革命的爆发并造成19世纪法国的政治动荡。但罗桑瓦龙在《法兰西政治模式:1789年至今公民社会与雅各宾主义的对立》一书中指出,大革命以来法国人一直在以各种方式对抗这种追求抽象普遍性的国家主义,人们往往被托克维尔描述的从旧制度延续到现代的“全能国家”所误导,夸大法国的国家权力,同时忽视社会对国家集权的抵制。
- 崇明
- 关键词:托克维尔法国人行政集权得失国家主义
- 基督教与公民宗教
- 在西方历史中,基督教与公民宗教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张力。在罗马帝国后期,奥古斯丁揭示了罗马公民宗教的虚假、荒谬和不道德及其对罗马人的败坏,否定了公民宗教的政治和道德效用,强调基督教的真理性,确立了基督教对古典公民宗教的优势。...
- 崇明
- 关键词:基督教公民宗教奥古斯丁
- 文献传递
- 基督教与公民宗教
- 在西方历史中,基督教与公民宗教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张力。在罗马帝国后期,奥古斯丁揭示了罗马公民宗教的虚假、荒谬和不道德及其对罗马人的败坏,否定了公民宗教的政治和道德效用,强调基督教的真理性,确立了基督教对古典公民宗教的优势。...
- 崇明
- 关键词:基督教公民宗教奥古斯丁
- 基佐论政治权力的社会基础和道德基础被引量:5
- 2007年
- 弗朗索瓦.基佐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自由主义政治家和学者,但与主流自由主义思想家不同的是,他从社会基础和道德基础的角度,对政治的积极意义重新做了说明。他主张,政治权力要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之上,政治应该以服务社会、增进福祉为宗旨,政治治理应该以政府与社会合作的方式来进行,这样才能使全体社会成员认识到政治参与的必要性。他批评了人民主权观,认为真正的主权是"理性、正义、真理"。这种理性主权思想的目的不只是限制权力,而是为政治权力设定道德基础而予以重新肯定。按照他的理解,正当的政治权力必然要以道德为基础,政治权力是德性的正当体现,因而是值得追求的目的。当今,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现代政治的最大难题并非如何在政治和社会之间划清界限,而是如何加强两者的结合。研究基佐关于政治权力的社会基础和道德基础的思想,不但有助于加深对自由主义思想的理解,还可以为现代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有益的启示。
- 崇明
- 关键词:政治权力
- 自由革命的专制命运:托克维尔的未完成革命著述被引量:6
- 2014年
- 托克维尔在关于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的未完成著述中讨论了大革命中自由和平等的张力以及革命的政治动力。在作为大革命第一阶段的1787-1789年的自由革命中,由激进的民主自由观念推动的阶级斗争逐步压倒了贵族自由和精英自由观念。王权的削弱和相关的错误决策加剧了阶级斗争并强化了革命意识形态,民众暴力的介入推动了革命的激进化,导致革命在内部分裂和权力斗争中走向恐怖。大革命后期,法国人既厌倦革命和政治的动荡,又热爱革命带来的平等和利益,继承了革命平等而抛弃了自由的拿破仑得到了法国人的拥戴。同时,托克维尔揭示了革命和拿破仑的个人统治如何继承了旧制度的政治文化遗产,特别是国家主义。
- 崇明
- 关键词:托克维尔法国大革命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