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芬 作品数:83 被引量:440 H指数:12 供职机构: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更多>>
抑郁模型大鼠不同部位miR-16表达及其与5-羟色胺转运体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miR-16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抑郁症模型大鼠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表达及其与5-羟色胺(5-HT)转运体的关联性。方法对照组和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抑郁模型组大鼠各10只,模型组大鼠接受21天的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刺激,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养。两组大鼠麻醉后收集脑脊液,测定miR-16。然后断头处死,分离前额叶皮质、中缝核、海马,测定miR-16和5-HT转运体蛋白。结果模型组大鼠脑脊液和中缝核的miR-16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中缝核miR-16与5-HT胺转运体呈负相关;而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中的miR-16、5-HT转运体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缝核miR-16可能通过调节5-HT转运体的表达,参与抑郁症的病理过程,脑脊液miR-16亦可能与抑郁症相关。 宋明芬 王玉文 董介正 章隆 施剑飞 张永华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研究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心境稳定剂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奥氮平治疗且服用丙戊酸钠作为心境稳定剂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采集血液,测定CYP2C19基因型以及丙戊酸血药浓度,比较各个基因型血药浓度的差异。结果 *2/*2型(122.06±41.30)mg·L?1和*2/*3型(132.34±51.34)mg·L?1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明显高于野生*1/*1型(79.41±25.14)mg·L?1(P<0.05或P<0.01);*1/*1、*1/*2和*1/*3型之间、*2/*2和*2/*3型之间血药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M型血药浓度(122.13±42.85)mg·L?1与EM型(80.59±48.60)mg·L?1比较,显著升高(P<0.05)。结论*2/*2和*2/*3型CYP2C19患者,其血液丙戊酸浓度较高,该类患者服用丙戊酸作为精神分裂症心境稳定剂时,宜适当降低用药剂量。 谢燕 宋明芬 章隆 王玉文 董介正 施剑飞 朱婉儿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CYP2C19基因多态性 丙戊酸 血药浓度 四氧化三铅亚急性毒性及致突变作用 被引量:1 2005年 彭开良 宋明芬 刘芸 蒋芸关键词:亚急性毒性 致突变 miRNA132在抑郁症患者及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中的表达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首发抑郁症患者外周血及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血液和前额叶皮层中miRNA132的表达水平。方法以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门诊治疗的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组)41例及同期招募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3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估抑郁症患者严重程度。雄性SD大鼠24只,采用配对比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UMS组,每组12只;分别用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抑郁样行为,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皮质酮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白细胞中和大鼠血液及前额叶皮层中miRNA132表达水平。结果抑郁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miRNA132水平为2.37±0.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4±0.16(t=2.355,P=0.0213);抑郁症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miRNA132表达水平与HAMD17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004,rs=0.5303,n=41)。CUMS组大鼠不动时间为(72.67±2.95)s,明显多于对照组的(40.00±5.49)s(t=2.366,P=0.0395);蔗糖消耗为(55.67±6.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21±1.28)%(t=6.502,P<0.0001);血浆皮质酮水平为(1396.0±254.9)n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7.3±158.4)nmol/L(t=2.795,P=0.0190)。CUMS组大鼠血液中白细胞和前额叶皮层中的miRNA132表达水平分别为2.32±0.88和2.80±0.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8±0.36(t=2.273,P=0.0463)和0.99±0.23(t=2.553,P=0.0287)。结论临床抑郁症患者外周血miRNA132表达趋势与CUMS抑郁模型大鼠miRNA132表达趋势一致。CUMS抑郁模型大鼠血液中miRNA132表达与前额叶皮层中表达也一致,血液miRNA132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前额叶皮层的miRNA132表达变化趋势。 徐小红 余正和 李静 李轶 王姝琪 闫盼 宋明芬 王晟东关键词:抑郁症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针刺对SSRI类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增效作用及调节TH1/TH2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观察针刺对SSRI类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增效作用,以及调节炎症因子平衡的作用。方法: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针药组,两组连续治疗4周,分别在不同治疗时点通过HMAD评分、愈显率、总有效率及SERS评分来评价针刺对SSRI类抗抑郁药的临床增效作用;以及设立正常组,评价治疗前后两组炎症因子浓度的变化。结果:针药组治疗后第1、2、4周HAMD评分明显较药物组低(P<0.01)。两组治疗第4周后,针药组愈显率、总有效率明显较药物组高(P<0.01)。针药组治疗后第1、2、4周SERS评分明显较药物组低(P<0.01)。治疗后第4周IL-1、IL-6、IL-4、IL-10浓度,针药组与药物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0.01)。药物组与正常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针药组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4浓度也较接近。结论:针刺能够有效、快速地增强SSRI类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以及能够调节促炎症因子与抗炎症因子的平衡。 刘义 冯慧 莫亚莉 刘文娟 宋明芬 王晟东 金曼 毛洪京关键词:针刺 抑郁症 炎症因子 ApoE基因多态性与脑电图慢波的关联性研究 2018年 目的研究ApoE基因多态性在脑电图慢波患者中的分布及其对慢波始发年龄的影响。方法简易智能量表(MMSE)>24分且无脑梗死史者进行脑电图检查,出现慢波的患者进入研究组,同时收集健康对照,采集每例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与血液,使用PCR法测定Apo E基因多态性。采用χ~2检验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各基因型的分布差异,使用方差分析比较研究组各基因型间脑电图慢波出现年龄的差异。结果研究组ε4基因型频率51.78%(58/112)和ε4等位基因频率36.16%(81/2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08%(18/112)和10.71%(24/224)(均P<0.05)。研究组ε2和ε3基因型频率11.61%(13/112)和36.61%(41/112)及其等位基因频率9.38%(21/224)和54.46%(122/224)显著低于相应的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Apo Eε4基因型的脑电图慢波出现年龄[(64.07±5.57)岁]明显小于ε2[(70.69±8.29)岁]和ε3型[(67.73±6.10)岁](均P<0.05)。结论 Apo Eε4基因型与脑电图慢波相关,且该基因型慢波始发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罗伏钢 李静 陈梅芳 迟淑梅 宋明芬关键词: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 脑电图 慢波 DRD2和5-HTR2A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对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D2receptor,DRD2)和5-羟色胺2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A receptor,5-HTR2A)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关系。方法:纳入147例接受单一奥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药物疗效,按PANSS减分率≥50%和<50%,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i MLDR)检测DRD2(rs1799978、rs1800497)和5-HTR2A(rs6311、rs6313)基因多态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基因型和奥氮平疗效的关联性,采用多因子降维法(MDR)分析基因-基因的交互作用。结果:有效组和无效组rs1799978、rs6313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rs1800497、rs6311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799978位点GA和GG型患者奥氮平疗效较野生AA型好,其比值比(OR)及95%CI分别为5.101(1.118~23.267)、6.051(2.454~14.925);rs6313位点CT和CC型患者奥氮平疗效较野生TT型好,其OR及95%CI分别为2.623(1.054~6.528)、3.412(1.180~9.869);rs1799978、rs1800497和rs6313位点间存在交互作用,其交互模型为最优基因-基因交互作用模型(P<0.05),该模型检验样本准确度为0.7273,交叉验证一致性为10/10。结论:DRD2(rs1799978)和5-HTR2A(rs6313)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关,DRD2(rs1799978、rs1800497)和5-HTR2A(rs6313)对奥氮平疗效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 闫盼 施剑飞 李静 王晟东 王姝琪 汪程鹏 宋明芬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奥氮平 多巴胺D2受体 5-羟色胺2A受体 基因多态性 用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预测的miRNA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预测标志物及其应用,所述生物标志物包括血浆miR‑145‑5p、miR‑154‑3p或miR‑451a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本发明的miR‑145‑5p、miR‑154‑3... 闫盼 张腾 贾娜娜 刘晓妍 宋明芬针刺联合西药对初发抑郁障碍患者血清5-HT及TH1/TH2的影响 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比较针刺联合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与单用SSRIs对初发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缓解程度疗效差异,并探讨其对血清5-羟色胺(5-HT)及TH1/TH2失衡的影响。方法:将90例初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药物组,每组各45例。药物组口服SSRIs,1~2次/日,连续服用4周;针药组在口服SSRIs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主穴取百会、印堂、神庭、风池、大椎、四神聪,隔日1次,连续治疗4周。两组于治疗前、治疗第1、2、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患者抑郁程度。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检测血清5-HT及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水平,并同45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针药组治疗第1、2、4周末HAM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药物组治疗第2、4周末HAM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针药组治疗第1、2、4周末HAMD评分较药物组低(均P〈0.01)。治疗前药物组、针药组血清5-HT及IL-4、IL-10水平均较健康组低(均P〈0.01),IL-1β、IL-6水平较健康组高(P〈0.01);针药组、药物组治疗4周后血清5-HT及IL-4、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均P〈0.01),IL-1β、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针药组治疗4周后血清IL-1β、IL-6水平较药物组低(均P〈0.01),血清5-HT及IL-4、IL-10水平较药物组升高(P〈0.01,P〈0.05)。结论:针刺联合SSRIs治疗较单纯口服SSRIs可更快、更有效地缓解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程度,且更有利于调节血清5-HT及TH1/TH2的失衡。 刘义 冯慧 毛洪京 莫亚莉 尹岩 刘文娟 宋明芬 王晟东关键词:针刺 5-HT再摄取抑制剂 CYP2D6^*10基因多态性对喹硫平血药浓度和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2D6(CYP2D6)基因多态性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喹硫平血药浓度和临床疗效的影响,为喹硫平的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98例,接受喹硫平单一治疗,剂量范围为100~750 mg·d^-1,观察疗程为4周。采用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检测CYP2D6*10基因多态性,采用UPLC-MS/MS测定喹硫平血药浓度,以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变化评价临床疗效,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之间喹硫平血药浓度和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TT型患者喹硫平血药浓度明显高于CC型和CT型患者(P<0.05),且喹硫平血药浓度与CYP2D6^*10基因型存在相关关系(r=0.558,P<0.001);TT型患者治疗有效率最高,CT型次之,CC型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T型患者PANSS量表总减分值、阳性症状减分值和阴性症状减分值均明显高于CC型患者(P<0.05)。结论CYP2D6*10基因多态性可影响喹硫平血药浓度和临床疗效,CC型患者用喹硫平治疗时血药浓度偏低且疗效较差,临床医生用药时应予以关注。 闫盼 宋明芬 方海红 方海红 王晟东 李静关键词:喹硫平 血药浓度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