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潇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碳源对水稻土微生物铁还原和发酵产氢过程的影响
- 在微生物的Fe(III)还原机理中,共代谢铁还原已被高度重视,目前有关异化铁还原过程与不同电子供体关系及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研究较为广泛,多数研究认为铁还原过程不是发酵微生物的主要生物学过程,而对铁还原微生物还原F...
- 宋建潇
- 关键词:水稻土
- 文献传递
- 不同碳源对水稻土泥浆中铁还原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以四川省典型水稻土(SC)和浙江省典型水稻土(ZJ)为供试土壤,通过泥浆厌氧培养试验,测定添加葡萄糖、乙酸盐及乳酸等碳源处理下土壤泥浆中Fe(Ⅱ)含量变化,采用Logistic模型对Fe(Ⅲ)的还原特征进行拟合。结果表明,2种水稻土中利用不同碳源的铁还原能力具有明显差异,不同碳源对ZJ的铁还原特征影响较为明显,而对SC的铁还原影响有限;在SC中,添加不同碳源后最大铁还原速率为葡萄糖>乳酸>+Fe>乙酸盐;在ZJ中为葡萄糖>+Fe>乙酸盐>乳酸。通过添加乳酸和乳酸盐处理的比较发现,体系的pH对铁还原的影响显著,其中石灰性水稻土SC酸碱缓冲能力强,表现为对乳酸和乳酸盐处理的铁还原差异不显著,而在酸性水稻土ZJ中的差异明显。葡萄糖对供试土壤中铁还原过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添加乙酸盐则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乳酸的作用则因土壤酸碱度而异。较乳酸而言,乳酸盐对水稻土的酸碱性没有选择性,且能够对铁还原过程起到促进作用。
- 吴超宋建潇曲东
- 关键词:水稻土铁还原碳源
- 有机碳源对水稻土中微生物铁还原特征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水稻土中的Fe(Ⅲ)还原过程是微生物介导的生物学过程,是地球化学循环中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探讨不同的电子供体对水稻土异化铁还原过程的影响,采用厌氧泥浆的培养方式,向水稻土中添加葡萄糖、乙酸钠、丙酮酸钠、乳酸钠作为碳源,定期测定Fe(Ⅱ)的累积量和pH变化,并用Logistic方程对结果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水稻土均能较好地利用葡萄糖、丙酮酸盐和乳酸盐还原Fe(Ⅲ),而乙酸盐则不同程度的抑制了铁还原过程的发生,特别是吉林水稻土添加乙酸盐后,这种抑制作用更明显。4种水稻土添加丙酮酸盐的处理具有最大铁还原速率(Vmax),并且达到最大铁还原速率的时间(TVmax)最短。不同来源水稻土微生物在利用碳源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影响不同水稻土铁还原潜势的主要因素是水稻土中无定形铁的含量,土壤全磷含量过高时对铁还原过程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添加碳源后体系pH同Fe(Ⅱ)累积量之间表现出显著负相关。
- 宋建潇吴超曲东
- 关键词:水稻土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