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中浩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渭南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气象局气象科技创新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水汽
  • 2篇新一代天气雷...
  • 2篇新一代天气雷...
  • 2篇增雨
  • 2篇水汽场
  • 2篇水汽输送
  • 2篇天气雷达
  • 2篇切变
  • 2篇人工增雨
  • 2篇雷达
  • 2篇雷达产品
  • 2篇环流
  • 2篇暴雨
  • 2篇层结
  • 1篇低空
  • 1篇低空急流
  • 1篇低涡
  • 1篇低涡切变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分析

机构

  • 9篇渭南市气象局
  • 1篇陕西省气象局

作者

  • 9篇安中浩
  • 4篇王旭仙
  • 3篇胡淑兰
  • 3篇武麦凤
  • 2篇李秀琳
  • 2篇张丽娟
  • 2篇贾金海
  • 2篇白作金
  • 1篇许伟峰
  • 1篇肖科丽
  • 1篇侯明全
  • 1篇李社宏
  • 1篇吕俊杰
  • 1篇赵国令
  • 1篇孙健康

传媒

  • 3篇陕西气象
  • 2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第二届干旱气...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陕西2004年春季最强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分析
按照沙尘天气的新标准,根据陕西省95个气象测站资料,统计了2004年春季陕西出现的5次沙尘天气过程,并对3月9~10日最强一次沙尘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沙尘天气过程的冷空气源地是西西伯利亚;影响系统是蒙古气旋...
王旭仙吕俊杰侯明全安中浩孙健康
文献传递
西安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在一次人工增雨中的应用分析
2006年
在常规天气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应用西安新一代天气雷达(C INRAD/CB)产品,结合地面降水,对渭南今年初夏一次人工增雨作业,以及雷达回波图上目标云系作业前后反射率因子、垂直累计液水含量、回波顶高等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增雨效果明显。因此,用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指挥人工增雨作业是有效的,回波要素变化为人工增雨效果评估提供了直接物理证据。
白作金李秀琳贾金海胡淑兰安中浩张丽娟
关键词:新一代天气雷达人工增雨
一次强飑线过程的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自动站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以及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对2005年5月30日发生在陕西省境内的飑线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蒙古冷涡旋转下甩冷空气与西风槽前的暖湿气流汇合,形成中β尺度的对流系统(MβCSs)是飑线形成的前期动力和热力条件;强的不稳定层结和合适的垂直风切变导致了MβCSs的迅速发展和南压;在天气雷达首次观测到垂直液态水含量值超过65 kg/m2后2 h内出现了大冰雹;垂直液态水含量(VIL)的突然减小标志着灾害性大风的开始。
武麦凤李社宏许伟峰安中浩
关键词:飑线过程层结不稳定垂直风切变
西北地区东部一次干旱过程的水汽场诊断分析
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月平均资料,从水汽输送、水汽收支以及水汽含量等方面着手,对2007年前半年发生在西北地区东部的一次干旱灾害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稳定维持西高东低的环流形势是干旱形成的环流背景;没有充沛的水...
武麦凤王旭仙安中浩
关键词:水汽输送辐合水汽收支干旱
文献传递
渭南北部2001-07-27暴雨浅析
2002年
通过对 2 0 0 1 -0 7-2 7暴雨出现前后的天气形势及物理量场的分析 ,发现产生本次暴雨的原因是 :高低空形势场配合 ,同时有明显的西南急流、水汽场辐合及大气不稳定层结。
安中浩
关键词:暴雨物理量场水汽场大气层结
2003-08-26泾河上游大暴雨过程天气分析
本文利用2003年8月24日-26日实时观测资料,通过对天气形势、水汽条件进行分析,阐述了本次暴雨产生的机制,为大降水的预报积累了经验。
安中浩胡淑兰王旭仙
关键词:低涡切变水汽输送
西安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在一次人工增雨中的初步应用
在常规天气预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西安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CB)产品,对今年渭南初夏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和作业效果初步分析。表明CINRAD/CB的应用有利于提高人工增雨作业的科学性,为人工增雨效果评估提供了物理证据...
白作金李秀琳贾金海胡淑兰安中浩张丽娟
关键词:新一代天气雷达人工增雨
文献传递
渭南“三夏”连阴雨分析与预报
1999年
统计分析渭南地区 1960~1996 年 “三夏”期间连阴雨气候特征; 利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了连阴雨的有、无二级判别方程, 其历史拟合率达917% ; 并分析了连阴雨的基本环流型式为乌山阻高型、两脊一槽型和两槽一脊型, 将天气型与数值预报相结合, 来制作中期预报。
肖科丽赵国令安中浩
关键词:连阴雨
一次“干”对流风暴的中尺度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对2007年7月24日发生在陕西省的一次"干"对流风暴过程的分析,发现这次对流性风暴有2个主要特点:①风暴区的水汽输送和辐合均比较弱;②风暴发生在高空急流入口区内和低空急流轴左前方3~5个纬距内。高、低空急流耦合激发了急流次级环流的产生和发展,急流次级环流对风暴又产生了正反馈作用;地面中尺度涡旋是由急流次级环流上升支引起的。
武麦凤安中浩王旭仙
关键词:次级环流中尺度涡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