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宇小婷

作品数:11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病理
  • 3篇肿瘤
  • 2篇循环肿瘤细胞
  • 2篇肿瘤细胞
  • 2篇纤维化
  • 2篇家族
  • 2篇间质性
  • 2篇间质性肺疾病
  • 2篇肺疾病
  • 2篇肺纤维
  • 2篇肺纤维化
  • 2篇病理特点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家族
  • 1篇凋亡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亚家族
  • 1篇疑难

机构

  • 9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肺科医...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11篇宇小婷
  • 9篇易祥华
  • 4篇朱旭友
  • 2篇梁军
  • 2篇张素霞
  • 2篇曾郁
  • 2篇韩非
  • 2篇张龙
  • 2篇范德生
  • 2篇吴运瑾
  • 2篇李帅
  • 2篇何舰
  • 1篇罗本芳
  • 1篇周佽想
  • 1篇顾盼
  • 1篇芮炜玮
  • 1篇朱海龙
  • 1篇郑俊克
  • 1篇赵倩
  • 1篇郑少强

传媒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外科研究与新...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临床病理特点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并文献复习。结果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高分辨CT扫描前、侧壁可见点状高密度影,后壁(膜部)无高密度影,气管镜表现为支气管开口处见多发结节病灶,结节病理活检示黏膜下骨化、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表面呼吸上皮鳞状上皮化生伴轻度不典型增生。结论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比较少见,高分辨CT具有提示意义,支气管镜下表现具有特征性,其确诊需结合病理活检。
朱旭友易祥华梁军宇小婷顾俊张龙
关键词: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支气管镜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21例病理和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外源性过敏性肺炎(extrinsic allergic alveolitis,EAA)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临床和病理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肺活检病理诊断的21例EAA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特点并进行随访。结果 21例中女14例、男7例,年龄范围24-79岁(中位年龄51岁)。14例(66.7%)有过敏原接触史,其中7例为有机和无机物,5例有养猫、狗和鸽子史,2例有羊毛和皮革化纤接触史,4例(19.0%)无明显过敏原接触史,3例(14.3%)不详。主要症状是间断性咳嗽、咳痰、气喘。胸部CT均显示双肺弥漫性或者片状磨玻璃影。13例经电视胸腔镜(VATS)/小切口开胸肺活检、8例经TBLB肺活检,病理形态学表现为细支气管炎、间质淋巴细胞浸润、上皮样细胞或者多核巨细胞聚集(14例,66.7%)、非干酪性上皮样肉芽肿形成(8例,38.1%)。9例(42.9%)分别误诊为细菌性肺炎、肺结核和真菌感染。脱离过敏原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结论 EAA的临床和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宠物以及其他过敏原接触史对诊断有重要的提示作用;病理组织学上部分患者缺乏特征性的上皮样结节形成,病理诊断需要结合临床和胸部影像学的表现。
罗本涛宇小婷易祥华
关键词:过敏性肺炎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肺纤维化
免疫抑制性受体LILRB2对白血病细胞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性受体—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家族B成员2(LILRB2)在人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功能和相关机制,为白血病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确定LILRB2在THP1、U937、K562等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以LILRB2高表达的THP1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特异性靶向LILRB2的shRNA慢病毒载体(带GFP标记)包装病毒并感染THP1细胞,使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获得GFP+的稳定表达细胞株,并分别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shRNA干扰效率,同时监测LILRB2敲除后不同时间点细胞增殖、凋亡等细胞命运的变化,分析LILRB2敲除后其下游调控信号改变等相关分子机制。结果 3株细胞系均表达LILRB2,其中又以THP1的表达最高;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表明所构建的4个shRNA慢病毒干扰质粒中,shLILRB2-717及shLILRB2-1312能显著下调LILRB2的表达;抑制LILRB2在THP1细胞中的表达可导致细胞增殖明显减缓并出现大量坏死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shLILRB2-717和shLILRB2-1312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7.90±1.61)%和(24.80±1.32)%,显著高于对照组(Scramble组)的(3.96±0.64)%(P<0.05);两组细胞的晚期凋亡率分别为(13.80±0.98)%和(23.60±1.03)%,均显著高于Scramble组的(10.80±0.48)%(P<0.05);LILRB2敲除可导致SHP1和磷酸化SHP1(p-SHP1)表达的显著下调,提示LILRB2可能通过SHP1调控白血病细胞系的增殖和凋亡。结论免疫抑制性受体LILRB2可表达在多种白血病细胞系,抑制LILRB2的表达可引起THP1细胞中SHP1和p-SHP1的显著下调并导致细胞大量凋亡,揭示SHP1可能对白血病的演变具有正向调控作用。
宇小婷谢莉占蒙娜郑俊克于卓
关键词:白血病凋亡
专家论坛/讲座/综述: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检测是一种新型的"液体活检"技术,具有无创、便捷、实时、整体、精准和可重复操作等特点,为临床提供了从肿瘤细胞到分子水平的分析平台,弥补了现有临床肿瘤诊断...
宇小婷黄子凌易祥华
小气道疾病的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
易祥华黄子凌宇小婷何舰张龙
全自动DNA定量分析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1
2015年
正常人体细胞为整倍体细胞,DNA异倍体的出现是肿瘤形成过程中的一个生物标志物。目前,DNA定量分析对胸腔积液细胞学诊断的辅助作用已有研究报道,但有关DNA异倍体阳性诊断标准的意见尚不统一。本研究以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DNA异倍体在胸腔积液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并讨论其阳性诊断的最佳阈值。
张素霞周红宇小婷朱旭友韩非袁诚易祥华
关键词:DNA定量分析恶性胸腔积液DNA异倍体组织病理学诊断肿瘤形成过程
特发性肺纤维化和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分析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INSIP)患者中的表达状况,分析其中骨形成蛋白-7(BMP-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经临床-影像-病理诊断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47例,其中男27例,女20例,IPF 25例(IPF组),INSIP 22例(INSIP组,包括富于细胞型6例,纤维化型16例),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使用新鲜组织制作基因芯片,采用Oligo GEArray基因芯片技术检测114种细胞因子在各组表达状况.使用石蜡包块制作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BMP-7和TGF-β蛋白在两组肺病灶组织中的表达.对两组患者进行5 -10年的随访,用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曲线.结果 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肺组织相比,两组在转化生长因子家族、白介素家族和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总体表现为上调,而骨形成蛋白家族除BMP-5、BMP-8B、BMP-15外,其他成员表现为下调;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正常肺组织相比,BMP-7表达在IPF组和INSIP组均下降(t=27.618,-12.404,均P<0.001),IPF组低于INSIP组(t=5.387,P<0.05),INSIP组富于细胞型表达高于纤维化型(t=-5.341,P<0.001);TGF-β表达在IPF组和INSIP组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3.393,-13.445,均P<0.001),并且与BMP-7表达呈负相关(r=-0.771,-0.729,均P<0.001).临床随访:IPF组与INSIP组在稳定(好转)、进展、死亡例数分别为0、2、23例和15、3、4例,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MP-7表达较高组与表达较低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0.8和66.4个月(IPF组,t=-2.686,P=0.014<0.05)和146.4及74.9个月(INSIP组,t=-3.037,P=0.007<0.01).结论 细胞因子在IPF和INSIP患者体内有不同的表达谱.与高表达的TGF-β不同,BMP-7的表达受到抑制,是提示患者纤维化程度和不良预后的一个有用的标志物,有望成为研究IIP发生机制和预后潜在�
顾盼罗本芳易祥华朱海龙李帅宇小婷韩非张素霞朱旭友芮炜玮邱维喆范德生
关键词:基因芯片免疫组织化学
间质性肺疾病的CRP诊断和临床应用
易祥华李惠萍曾郁郑少强宇小婷朱旭友吴运瑾
该项目是关于间质性肺疾病(ILD)的临床病理诊断问题,属临床病理学范畴,并涉及呼吸病学、胸部影像学和胸部外科学。ILD是国际公认的临床诊治最为困难的一组肺部疾病,包括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s)、肺泡蛋白沉积症(PAP)...
关键词:
关键词:间质性肺疾病疾病诊断生物信息学方法
miR-506通过靶向Slug调节上皮间充质转化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抑制作用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miR-506通过靶向Slug调节上皮间充质转化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8株乳腺癌细胞系(MCF7、BT474、SK-BR-3、MDA-MB-453、MDA-MB-468、HCC1937、BT549和MDA-MB-231)中miR-506的表达量,以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为对照。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在MDA-MB-231和BT549细胞系中瞬时过表达miR-506模拟物(设阴性对照),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观察细胞运动能力的变化;观察MDA-MB-231和BT549细胞系转染miR-506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cadherin、Vimentin和Slug蛋白表达的变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实验检测MDA-MB-231细胞中miR-506过表达对野生型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miR-506在各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量相对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显著降低(P<0.01)。miR-506过表达显著抑制MDA-MB-231和BT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与阴性对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DA-MB-231和BT549细胞瞬时转染miR-506 48 h后发生明显的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miR-506过表达在MDA-MB-231和BT549细胞中均上调E-cadherin的表达,下调Vimentin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MDA-MB-231细胞转染miR-506后Slug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结果显示miR-506过表达显著抑制野生型荧光素酶的活性。结论在乳腺癌中,miR-506可以通过靶向转录因子Slug诱导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进而抑制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这是miR-506参与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可能途径之一。
梁永俊周佽想宇小婷赵倩
关键词:乳腺癌上皮间充质转化SLUG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8年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检测是一种新型的"液体活检"技术,具有无创、便捷、实时、整体、精准和可重复操作等特点,为临床提供了从肿瘤细胞到分子水平的分析平台,弥补了现有临床肿瘤诊断方法的不足,有助于实现肿瘤患者的精准医疗。本文主要就CTC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常用方法等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黄子凌宇小婷易祥华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病理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