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相彩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教育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建设用地
  • 3篇生态适宜性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信息系统
  • 2篇生态
  • 2篇生态适宜性评...
  • 2篇农用
  • 2篇农用地
  • 2篇乡村景观
  • 2篇景观
  • 2篇基于GIS
  • 2篇GIS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影像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效应
  • 1篇生态评价
  • 1篇时空变化分析

机构

  • 9篇海南师范大学
  • 4篇海南工商职业...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9篇孟相彩
  • 8篇李鹏山
  • 7篇谢跟踪
  • 6篇苏珊
  • 4篇李敏
  • 1篇张超
  • 1篇于蕾
  • 1篇蒋岚

传媒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生态科学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海口市农用地格局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从时空上对海口市农用地各用地类型的演变进行分析,为海口市农用地景观格局分析和农用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农用地适宜性评价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方法】采用海口市1991、2001、2010年3期Landsat TM/ETM+和ALOS遥感影像数据,利用ENVI 4.4和ArcGIS软件对3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分类,通过土地利用变化率得到海口市农用地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规律,并在ArcGIS中通过空间叠加分析获得海口市农用地转移矩阵和空间转化特征。【结果】1991-2010年海口市耕地、园地、林地、坑塘水面和牧草地的土地面积变化率分别为:-0.551%、0.480%、-0.701%、0.195%、-0.005%。从时间上看,1991-2010年海口市农用地面积减少较快,其中林地减少速度最快,其次是耕地,减少最慢的为牧草地,园地和坑塘水面面积均不同程度增加;从空间上看,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建成区的外围地区,耕地和园地互相转化的区域分布均匀,其中中西部林地主要转化为园地,在东海岸和东寨港附近部分耕地和红树林转化为坑塘水面。【建议】应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切实保护耕地,加强林地保护、扩大植树造林面积,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农用地信息化管理,以降低人地矛盾,促进海口市农业可持续发展。
孟相彩谢跟踪李鹏山李敏
关键词:农用地
基于GIS的海口市滨海旅游区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2012年
利用海口市2008年社会经济数据,采用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模型,对研究区构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影响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而得到海口市滨海旅游区2008年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指数,并在GIS中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得到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格局的环境效应状态评价。结果表明:2008年海口市滨海旅游区,生态环境综合效应指数为0.582,结合生态环境质量评判标准,得出该区域生态环境处于一般状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已有退化。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格局表现出不同状态,主要表现在建设用地生态环境恶劣,未利用地生态环境较差,耕地生态环境状态一般,水域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状态,有林地和湿地的生态环境处于理想状态。
李鹏山谢跟踪苏珊孟相彩于蕾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应
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生态评价和旅游开发模式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2010年Alos遥感影像数据,提取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通过建立乡村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构建生态综合评价模型,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结合GIS技术对各类景观进行生态综合评价,并以此为条件分析研究区的旅游开发模式。结果表明:乡村景观生态综合指数(Ei)的范围为2.10~4.48,四级生态分区和五级生态分区比重占到一半以上,三级生态分区约为整个区域的1/5,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生态质量总体上较好;热带荒草地景观、热带灌丛景观、热带聚落景观和热带水体景观生态质量相对较差,滨海红树林景观和热带农田景观生态质量一般,热带田园景观和热带疏林景观生态质量较好甚至优异;在景观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区域背景提出4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观光型乡村旅游、体验型乡村旅游、康乐型乡村旅游和人文型乡村旅游,并建议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加强乡村景观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谢跟踪李鹏山蒋岚苏珊孟相彩
关键词:乡村景观乡村旅游生态评价
基于GIS和RS的海口市建设用地时空扩展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以海口市建设用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3期遥感影像数据,运用RS和GIS作为技术手段,采用扩展强度、扩展速率、分形维数、稳定性指数和重心迁移速率从建设用地数量特征、空间结构分形特征和重心迁移规律3个角度进行时空扩展分析。结果表明:①海口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220.33 km2,年均扩展强度为0.51,年均扩展速率为21.04%;农村建设用地扩展的数量值均比市区的大;秀英区的年均扩展强度和年均扩展速率最大,龙华区的均最小,美兰区和琼山区介于其中。②海口市分形结构较复杂,空间稳定性先降后升;城市形态趋于简单,稳定性增强,农村建设用地分布不集中,分形结构趋于复杂;各区的稳定性指数均小于0.1,分形结构趋于复杂。③海口市建设用地的重心整体上向西南偏移,迁移速率为205.89 m/年;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的迁移轨迹跟全市表现一致,但农村地区的迁移速率较大;龙华区和秀英区在前一时段迁移较快,美兰区和琼山区在后一时段迁移较快。
李鹏山孟相彩李敏张超
关键词:建设用地GISRS
海口市农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本研究从时间和空间上对海口市农用地各用地类型的演变进行分析,并对海口市农用地各利用类型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其结果可以为海口市农用地景观格局分析和农用地利用变化趋势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还可以为农用地的优化配置提供前期研究基...
孟相彩
关键词:农用地生态适宜性遥感影像
文献传递
海口市建设用地的空间格局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选取海口市建设用地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10年海口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采用ENVI作为技术手段,运用渐变尺度研究法VCM,然后通过GIS空间分析与SPSS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叠加运算,获取研究区土地变化等级图.结果表明:1)在建成区周围1.5-9km以内的缓冲区,建设用地面积一直在呈下降趋势,在9-12km范围内,出现一个小峰值.可见,海口市建成区周围建设用地空间格局与距离建成区远近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建设用地发展模式呈跳跃式发展.2)在以高速公路中心线为基线的缓冲区范围内,随着高速公路缓冲距离的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可见,高速公路周围建设用地总面积与距离高速公路远近的空间关联性不是很强,并且在4.5km以外,建设用地面积变化不明显.
苏珊谢跟踪李鹏山孟相彩
关键词:建设用地
基于GIS和RS的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格局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1991、2001、2010年3期Landsat TM/ETM+和Alos遥感影像数据,应用面向对象遥感影像提取技术,对3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结合GIS技术及FRAGSTATS 4.1景观分析软件,选择合理的景观指数,对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格局进行时空变化研究,揭示乡村景观的空间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20年来,热带园地景观一直处于优势地位,热带农田景观形状最为复杂,热带疏林景观受到人为干扰的强度很大,但热带疏林景观连接性好,分布集中,聚集程度高,热带聚落景观和热带荒草地景观散布程度大,连接性差;景观连通性基本保持良好;蔓延度指数变化不大,景观均衡性稳定;景观多样性基本维持平衡,各景观类型分布基本均匀,但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有上升的趋势,景观异质性程度略有增大。
谢跟踪李鹏山苏珊孟相彩李敏
关键词:乡村景观
基于GIS的海口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钟小东李鹏山谢跟踪苏珊孟相彩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
海口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选取海口市建设用地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10年Alos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叠加分析法对研究区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生态适宜性评价等级为"最适宜"和"适宜"用地仅占全区总面积的14.06%,所占比例较小,主要分布在城镇建成区及周边临近区域;"基本适宜"用地占全区总面积的19.77%,面积较大分布不集中且范围较广;"不适宜"和"很不适宜"两者总比例占整个研究区总面积的44.64%,所占比例较大,主要分布在偏远郊区及植被茂密的区域;"不可用地"为21.54%,主要分布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高速公路沿线、海岸带、特殊用地及风景名胜区。研究区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整体比较低,总体分布规律呈现为南低北高;依照生态适宜性分析结果,提议在不同区域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建议加强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严格控制"禁建区"和"限建区"的开发行为。
李鹏山李敏孟相彩苏珊谢跟踪
关键词:生态适宜性建设用地GI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