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
- 作品数:15 被引量:10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卵巢纤维卵泡膜瘤的MRI表现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卵巢纤维卵泡膜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其MRI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纤维卵泡膜瘤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根据T2WI信号特点将病例分成高信号组与低信号组,采用t检验及精确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间肿瘤最大径、血清糖抗原125(CA-125)升高例数以及子宫内膜病变发生例数之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20位患者中18例为绝经后妇女(90%),10例(50%)表现为CA-125增高,6例(30%)合并子宫内膜病变,1例(5%)合并卵巢畸胎瘤。20例患者均出现腹水体征,其中1例表现中等量腹水,19例为少量腹水。T1WI上所有肿块都表现为略低信号。肿瘤的T2WI有两个主要特点:(1)以等、稍高信号为主(稍高信号组,10例)。(2)以低信号为主(低信号组,10例)。两组间病灶最大径、CA-125值升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9、P=0.656;两组间子宫内膜病变发生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增强后肿瘤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小于子宫肌层(P=0.000)。结论:良性肿瘤的形态学特征、少血供、T2WI信号、常合并腹水及子宫内膜病变的MRI特征有助于卵巢纤维卵泡膜瘤的诊断。肿瘤的T2WI信号特点有助于患者高雌激素血症的诊断。
- 孙静吴瑜王蔚俞晶晶
- 关键词:卵巢磁共振成像
- 128层螺旋CT多期低剂量CT尿路造影在输尿管梗阻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多期低剂量CT尿路造影扫描模式在输尿管梗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5年12月临床怀疑有输尿管梗阻病变行CTU检查的患者427例。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低剂量组,其中低剂量组分3组,每组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组,其中BMI值<18.5(A组),18.5≤BMI<24(B组),BMI值≥24(C组)。低剂量组平扫、皮质期、髓质期开启CARE Dose 4D低剂量自动管电流扫描模式扫描;分泌期分别给予瘦型、标准、肥胖病人不同程度低剂量管电流模式扫描(105m As、126m As、147m As);常规剂量组4期扫描管电流为210 m As。扫描完成后记录有效m As值、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出有效剂量(ED)及剂量减低比值(DR),并比较两组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低剂量A、B、C三组,分别较常规组(D组)扫描期总辐射剂量平均下降约35.9%、29.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名放射科医师在对图像质量综合评分结果有很好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4和0.61)。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得分相近,低剂量组中未发现影响诊断和有大量噪声的图像。结论:多期低剂量CTU扫描模式在不同体型患者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不影响诊断质量的同时能较大幅度减低辐射剂量。扫描更加个体化、人性化,是一项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 孙静丁景峰耿和敖炜群胡金文徐良根
- 关键词:低剂量CTCT尿路造影输尿管梗阻
- 肺隐球菌病的CT诊断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PC)的CT表现,以期提高CT诊断水平。方法:搜集2008年3月~2009年7月间收治经病理学或实验室检查证实的10例PC患者的CT及相关临床实验室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其胸部CT表现。结果:本组患者以中年男性为主,多数合并免疫抑制疾病,临床症状不明显或无特异性,其胸部CT表现可归纳为以下4种:结节或肿块型6例,病灶孤立或多发,合并"晕征"及空洞等;浸润实变型2例;小结节或网织结节型1例;混合型病变1例。多数病灶位于外周肺野或胸膜下区,且以右肺下叶多见。结论:PC的CT表现多种多样,无明显特异性征象,影像工作者应提高对该病的重视,结合临床、病理及实验室检查,以便早期诊断。
- 史维雅张志勇单飞施裕新孙静
- 关键词:肺疾病隐球菌病
- 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MSCTA诊断与鉴别诊断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DSM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SIDSMA患者的MSCTA资料,应用多种重组方法对图像进行重建,并对患者影像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4例SIDSMA患者均显示破口,夹层破口距离肠系膜起始部距离0.4-4.3cm不等;17例显示内膜片,20例病变肠系膜上动脉(SMA)管径有不同程度增粗,其中2例伴SMA动脉瘤形成;4例患者清楚显示SMA分支受累,3例患者SMA远端分支闭塞,2例患者局部肠道可见缺血性改变。结论:MSCTA有助于SIDSMA的诊断,并能准确地对夹层进行评估,给临床提供有治疗价值的信息。
- 敖炜群曾蒙苏吴东孙静刘军丁景峰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 低剂量胸部CT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在超重体型患者检查中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CARE Dose 4D)在超重体型患者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行胸部CT检查的超重体型患者(BMI值于24-27.9之间)100例,扫描分低剂量组(A组)和常规剂量组(B组),其中A组扫描运用CARE Dose4D技术自动调节管电流;B组扫描运用常规剂量管电流为70 mAs扫描。扫描完成后记录加权CT剂量指数(CTDlvol)、有效mAs值、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出有效剂量(ED)及剂量减低比值(DR),并比较两组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与B组相比,A组常规扫描辐射剂量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组剂量减低比值(DR)降低约20.84%,而图像质量无明显下降,不影响诊断,在主动脉弓上4 cm(肺尖)层面A组图像质量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42,P=0.015)。结论: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既可以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对待超重体型患者个体化、人性化,又不影响影像诊断,是一项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 敖炜群孙静刘军沈昭在胡金文丁景峰谢进
- 关键词:低剂量CT
- DWI联合DCEMRI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灶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DWI)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 R imaging,DCE M RI)对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none-mass enhancement,NM LE)的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个乳腺NMLE病灶,比较良恶性组间强化分布、内部强化特征、动态曲线模式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绘制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ADC值的诊断效能、确定最佳诊断分界点。应用多因素分析探讨表现为NMLE的乳腺恶性病变的磁共振影像特征。结果良恶性组间病灶的内部强化特征、动态曲线模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段样分布(P=0.01)、病灶内ADC值<1.2×10-3mm2/s(P<0.001)提示其为乳腺癌。段样分布的诊断灵敏度(sensitivity,Se)、特异度(specificity,Sp)、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分别为73.1%、87.0%、86.4%、74.1%。以ADC阈值为诊断标准,其Se、Sp、PPV、NPV分别为:84.6%、91.3%、91.7%、84.0%。当NMLE表现为段样分布且病灶内ADC值小于1.2×10-3mm2/s时强烈提示其为乳腺癌,PPV为92.9%。结论 DWI联合DCE M RI对于表现为NM LE的乳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 吴瑜孙静王蔚俞晶晶汤光宇
- 关键词:动态增强MRI扩散加权表观弥散系数
- DWI结合DCE-MRI在前列腺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与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在前列腺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的患者的DWI及DCE-MRI影像学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和临床分期对照。结果:48例前列腺癌中DWI结合DCE-MRI诊断≤B期11例、C期23例、D期14例,分期准确性为85.4%,≤B期、C期、D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别为(0.85±0.15)×10-3mm2/s、(0.73±0.13)×10-3mm2/s和(0.64±0.09)×10-3 mm2/s,经统计学分析,三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6,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癌区ADC值与肿瘤分期呈负相关(r=-0.53,P<0.01)。结论:DWI结合DCEMRI对前列腺癌分期的准确性较高,可以用于前列腺癌的分期。
- 孙静敖炜群耿和吴瑜史维雅俞晶晶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 CT影像学检查对克罗恩病患者病情活动度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CT影像学检查对克罗恩病(CD)患者病情活动度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9年9月在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进行CT小肠成像检查的36例CD患者病例资料,根据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将患者分为活动期组(CDAI≥150分,n=18)和缓解期组(CDAI<150分,n=18),将同期在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n=20)。检测并比较3组对象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血红蛋白(HGB)。1周后进行CT小肠成像检查,分析患者血液学指标和CT影像学特征与CDAI相关性。结果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患者ESR和CDAI大于健康对照组,活动期组大于缓解期组(P<0.05);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患者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活动期组高于缓解期组(P<0.05);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患者HGB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活动期组低于缓解期组(P<0.05);患者HGB与ESR、CRP及CDAI呈负相关(P<0.05);患者ESR与CRP及CDAI呈正相关(P<0.05);患者CRP与CDAI呈正相关(P<0.05);活动期组患者肠壁厚度、累及肠段数、病变肠壁动脉期相对强化值及病变肠壁门静脉期相对强化值大于缓解期组(P<0.05);活动期组患者分层强化、肠腔狭窄或梗阻、齿梳征、蜂窝组织炎、肠系膜密度增高、腹腔淋巴结肿大比例大于缓解期组(P<0.05);患者肠壁厚度、累及肠段数、病变肠壁动脉期相对强化值、病变肠壁门静脉期相对强化值、肠壁强化方式、肠管形态、齿梳征、肠系膜血管增生、蜂窝组织炎、腹腔脓肿与CDAI呈正相关(P<0.05)。结论CD患者呈CRP、ESR水平上升,HGB水平降低状态,与其病情活动度明显相关;且活动期和缓解期CD患者具有不同的CT影像学特征,与血液学指标变化一致。CT影像学检查对鉴别患者病情活动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金晓蕾孙静朱珍胡金文
- 关键词:克罗恩病CT小肠造影活动期
- 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淋巴瘤中的鉴别价值及与TNM分期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肠道淋巴瘤中的鉴别价值及与TNM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间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胃肠道淋巴瘤患者为A组,另选取同期52例进展性胃癌患者为B组,均接受MSCT扫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及A组内不同TNM分期患者MSCT扫描参数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SCT扫描参数对胃肠道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MSCT扫描参数与TNM分期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肿瘤部位、黏膜破坏、胃腔狭窄、密度分布和强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A组患者图像客观噪声小于B组,信噪比大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A组患者图像客观噪声随TNM分期升高而降低,信噪比随TNM分期升高而升高;Ⅲ期和Ⅳ期患者的图像客观噪声和信噪比均与Ⅰ期存在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图像客观噪声和信噪比鉴别诊断胃肠道淋巴瘤与进展性胃癌的AUC分别为0.822和0.823,具有一定准确性。以ROC曲线靠左上方约登指数最大切点为最佳临界值,该点图像客观噪声为67.2%和90.4%,信噪比为63.8%和92.3%,具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进一步ROC曲线显示,联合检查鉴别诊断AUC为0.865,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1.0%和93.5%,均高于单项检查,提示联合鉴别诊断价值较高。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图像客观噪声与胃肠道淋巴瘤TNM分期呈负相关,信噪比与胃肠道淋巴瘤TNM分期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层螺旋CT用于胃肠道淋巴瘤的辅助鉴别诊断效果较好,且CT扫描参数对判断TNM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 金晓蕾孙静胡金文
- 关键词:多层CT胃肠道淋巴瘤TNM分期
- 个体化低剂量CT尿路造影在诊断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评价低剂量的个体化在输尿管结石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0例疑有输尿管结石的病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低剂量组,其中低剂量组分3组,每组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层,常规组给予160 mAs管电流进行扫描,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20mAs、100 mAs、80 mAs管电流进行扫描。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各亚组进行剂量及图像评估及真实性和收益评价进行比较。结果:在其它扫描参数默认设置条件下,将管电流由常规160mAs,降至80-120 mAs时,辐射剂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盂、输尿管、膀胱显影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而图像质量无明显下降,不影响诊断。同时按BMI分类各组内分层间辐射剂量、显影强度及图像质量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个体化低剂量CTU,既可以减少患者辐射剂量,对待病人个体化、人性化,又不影响影像诊断,是一项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 敖炜群孙静吴宗林刘军吴瑜彭志清李飞飞
- 关键词:CT体层摄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