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青玲

作品数:13 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急诊
  • 3篇护理
  • 3篇急救
  • 2篇抢救
  • 2篇重症
  • 2篇危重
  • 2篇危重症
  • 2篇护理模式
  • 2篇急性
  • 1篇弹性排班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脏
  • 1篇心脏骤
  • 1篇心脏骤停
  • 1篇心脏骤停患者
  • 1篇胸腹
  • 1篇胸腹外伤
  • 1篇学科
  • 1篇学科管理

机构

  • 12篇新乡市中心医...

作者

  • 12篇孙青玲
  • 4篇张继伟
  • 4篇王喜英
  • 3篇岳春燕
  • 2篇方晓霞
  • 2篇刘丽
  • 2篇曹军
  • 1篇王新丽
  • 1篇朱智玲
  • 1篇许寿霞
  • 1篇张坤

传媒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2篇新医学导刊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AIS患者14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流程干预,观察组采用优化急诊流程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接诊时间、完善有关检查时间、接受溶栓治疗时间、急诊滞留时间,并对比干预前、出院后1个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接诊时间、完善有关检查时间、接受溶栓治疗时间、急诊滞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缩短AIS患者接诊时间、检查时间、接受溶栓治疗时间及急诊滞留时间,改善预后。
孙青玲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多学科管理联合60秒糖尿病足风险筛查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多学科管理联合60秒糖尿病足风险筛查在糖尿病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2年1一1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糖尿病足随访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学科管理联合60秒糖尿病足风险筛查,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糖尿病足Wagner分级进展情况和足部自我护理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Wagner分级进展人数分别为4例(5.80%)、10例(14.49%),观察组进展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61,P=0.041);两组干预后糖尿病足自我管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但仅观察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糖尿病足自我管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管理联合60秒糖尿病足风险筛查可以有效延缓糖尿病足进展,提高患者足部自我护理能力。
刘丽方晓霞张坤王新丽孙青玲王亚霖崔保平曹军
关键词:糖尿病足
36例复苏患者的急救配合与护理
2008年
目的探索心肺复苏程序中医、护的最佳配合,以提高复苏成功率。方法通过对36例心肺复苏患者的急救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36例中,心肺复苏成功24例12例无效。结论在心肺复苏中急救配合与护理是保证复苏成功的关键。
孙青玲岳春燕
关键词:心肺复苏抢救护理
追踪管理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追踪管理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急诊科成立追踪管理小组,小组根据急诊护理流程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全程质量管理,比较实施追踪管理实施前后急诊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家属满意率、护理差错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抢救效率。结果:实施后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家属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差错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急诊患者接诊时间、分诊时间、检查周转时间、有效抢救时间均短于实施前(P<0.05)。结论:追踪管理模式能有效缩短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急诊危重患者救治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率。
孙青玲
关键词: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
对急诊危重症病人采用整体性急诊急救干预效果评价
2021年
目的:观察分析整体性急诊急救干预对急诊危重症病人抢救效率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某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32例急诊危重症病人,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未实施整体性急诊急救干预)和研究组(实施整体性急诊急救干预)各66例,分析两组平均治疗时间、平均分诊时间、平均检查时间、平均接诊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总满意率。结果:研究组平均治疗时间、平均分诊时间、平均检查时间、平均接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性急诊急救干预可显著提高急诊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效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总满意率。
张继伟王喜英孙青玲
关键词:整体性
弹性排班在急诊室的应用
护理工作是充满高压力的工作,特别是急诊室的护士,面对的人群和病种复杂且节奏快,具有24小时不分昼夜,甚至夜间病人多于白天。为了提高夜问的各种应急能力和急救质量,合理地利用护理资源,我科根据以上实际情况,于2004年9月对...
孙青玲岳春燕
文献传递
提高自身防护意识 减少护患纠纷
2008年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自我维权意识不断增强。2002年9月1日,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后,医疗单位面临举证责任倒置的新形势,对我们护理人员就是一个新挑战。因此,减少护理缺陷,防范护患纠纷是护理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护理人员尤其从事急诊的护理人员,稍不留意或违反操作规程,就会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满和投诉,造成护患之间的矛盾和护患纠纷。因此在急诊抢救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护理人员必须努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认真履行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操作,维护病人就医权利,才能使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护患纠纷。
岳春燕孙青玲
关键词:护患纠纷
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干预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干预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某院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期间收治的39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某院实施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期间收治的39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急诊救治相关时间(转运时间、急诊室抢救时间、辅助检查时间),观察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转运时间(17.84±5.42)min、急诊室抢救时间(15.82±3.15)min、辅助检查时间(12.11±2.85)min,均短于对照组的(33.52±5.67)min、(26.47±3.22)min、(25.35±3.14)min;并发症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20.51%;护理满意度中抢救效率(85.67±5.26)分、沟通态度(82.57±3.19)分、操作技术(86.38±4.27)分、护理服务(86.29±3.3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0.26±3.24)分、(76.34±3.15)分、(80.58±4.26)分、(79.54±3.33)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干预在心脏骤停患者中应用效果较佳,能够缩短抢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
张继伟王喜英孙青玲
关键词:心脏骤停急诊护理满意度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入院后测定所有患者的血糖水平并评估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情况。根据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体质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年龄、性别、舒张压、收缩压、合并其他疾病情况、脑梗死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使用全自动分析仪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FBG)水平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三酰甘油(TG)、胱抑素-C(Cys-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白细胞计数(WBC)、血肌酐(Scr)、血尿氮素(BUN)及尿酸(UA)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险因素。结果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发生应激性高血糖51例,占63.75%;未发生应激性高血糖29例,占36.25%。发生组患者体质指数大于未发生组(P<0.05)。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舒张压等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FBG、hs-CRP、Cys-C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TC、WBC、LDL、Scr、BUN、UA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Cys-C水平、hs-CRP水平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非常高,体质指数、Cys-C水平、hs-CRP水平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影响因素。
刘丽孙青玲牛梦娇靳广献曹军
关键词:高血糖影响因素急性脑梗死
基于项目管理的老年COPD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管理对患者呼吸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项目管理的老年COPD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管理对患者呼吸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后病情平稳的老年COPD患者89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42例和干预组47例。对照组给予COPD标准化治疗和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患者干预内容的基础上,开展基于项目管理的运动管理模式。于患者出院时和干预3个月后患者在门诊复诊时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功能和运动耐力相关指标。结果干预3个月后,对照组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均高于出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28、7.836、10.995、4.180;P<0.05),干预组VC、FVC、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FEV1/FVC及MMEF均高于出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189、14.583、30.723、6.352、6.166、12.420;P<0.0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VC、FVC、FEV1、PEF、FEV1/FVC及MM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063、7.234、16.902、5.596、2.640、7.295;P<0.05)。干预3个月后,对照组和干预组6 min步行距离均较出院时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574、10.389;P<0.01),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4,P<0.01)。结论基于项目管理的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管理可以提高老年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运动耐力,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孙青玲朱智玲许寿霞方晓霞张继伟王喜英
关键词:运动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