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喆

作品数:21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历史地理
  • 3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边疆
  • 3篇禹贡
  • 3篇人口迁入
  • 3篇迁入
  • 3篇清朝
  • 3篇清代
  • 3篇《禹贡》
  • 3篇《禹贡》半月...
  • 2篇地图
  • 2篇中俄
  • 2篇条约
  • 2篇农业
  • 2篇农业开发
  • 2篇清前期
  • 2篇清人
  • 2篇民族
  • 2篇抗战
  • 2篇疆域
  • 2篇边疆开发
  • 2篇边疆史

机构

  • 20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20篇孙喆
  • 2篇王江
  • 1篇成崇德
  • 1篇张世明

传媒

  • 5篇清史研究
  • 2篇求是学刊
  • 2篇历史档案
  • 2篇中国边疆史地...
  • 1篇中州学刊
  • 1篇史学月刊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方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1689—1727年中俄外交关系的考察被引量:8
2006年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双方围绕边界、逃人、贸易诸问题展开新一轮的交锋。本文主要针对1689—1727年中俄外交的主题、外交危机的爆发、两国外交举措、外交结果等内容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
孙喆王江
关键词:外交条约
鉴古知今──评《清代的边疆开发》被引量:1
1999年
孙喆王江
关键词:边疆开发边疆地区边疆史研究历史时期西藏社会
历史事实与法律事实: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的方法、地位及其镜鉴被引量:3
2010年
司马光《通鉴考异》方法最为直接的借鉴渊源,应为当时日益完备的"实录"纂修过程中的程序规则,其具体包括证实订伪、以常理进行推断、两存其说、参取、阙疑,可谓钱大昕等人"考异"的先驱和精神导师。历史事实和法律事实都是相对于客观事实而言的,中国古代考据学的发展和法律实践密切相关,法学中证据法规则与历史学中的考据法则存在极其相似的"底层语法规则"。
张世明孙喆
关键词:历史事实考据学司马光
清前朝蒙古地区的人口迁入及农业开发
孙喆
关键词:人口迁入农业开发
《中俄尼布楚条约》与《康熙皇舆全览图》的绘制被引量:6
2003年
孙喆
关键词:地图清朝疆域
浅析影响康熙《皇舆全览图》绘制的几个因素被引量:2
2012年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起,清廷组织对全国进行了一次10年之久的大地测量活动,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皇舆全览图》。作为清代地理学最高成就的体现,《皇舆全览图》一直备受关注。本文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促成其产生的种种因素进行思考和分析,并试图找出其中的主线或关键因素。
孙喆
关键词:康熙
以沿革地理学重构边疆:顾颉刚及《禹贡》半月刊对边疆问题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近年来,围绕《禹贡》半月刊进行研究的学者们普遍认为,该刊在创办过程中,随着时势的变化,在内容上做了一些调整,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出现了由沿革地理向边疆史地转向的态势。至于两者在半月刊中的总体地位及其内在关系,则鲜有人研究。文章认为,顾颉刚等人在研究视域上的确有所改变,但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前后则有着明显的连贯性。这一结果的形成,除受这一派学人自身专业知识领域的影响外,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文化本位主义思潮的抬头及当时知识界对西方科学和科学方法的理解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孙喆
关键词:《禹贡》半月刊边疆
砧木与嫁接: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的本土资源研究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公司制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马克思等学者就对公司制的这种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公司制“对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的影响恐怕估计再高也不为过”;“它们是发展社...
孙喆
关键词:本土资源历史演变
零售内部评级法技术与应用研究
国际银行业经验表明,在社会物质产品逐步丰富的过程中,银行服务将逐步从侧重生产领域向生产与消费领域并重甚至于侧重于消费领域转变。国内商业银行正迎来零售信贷业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由于零售信贷业务具有客户规模大、单笔金额小、...
孙喆
从中俄《尼布楚条约》到中朝长白山定界——穆克登查边定界动因再探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清初边疆局势逐步稳定,一统格局初步形成。在此形势下,清朝统治者一方面继承历史传统进行《一统志》的编纂,一方面利用传教士的西方测绘技术绘制《皇舆全览图》,以展示其"天下一统"的政治成果;而厘清中朝之间尚不明晰的边界,则成为推进这两项政治工程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朝鲜李万枝越境杀人事件,不仅为清廷派员进入朝鲜勘测边界、绘制地图提供了契机,而且成为清廷下决心彻底解决越界流民问题的导火索。在这一过程中,此前中俄解决边界冲突的模式为清廷提供了重要借鉴。
孙喆
关键词:《尼布楚条约》清朝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