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鹏
- 作品数:22 被引量:300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东省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气象局重点科研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山东半岛南部一次沿海强降雨成因分析被引量:14
- 2015年
-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和雷达探测等资料,对2012年9月21日山东半岛南部沿海强降雨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天气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强降雨是在500hPa第1个西风槽过后第2个西风槽逼近的过程中产生的,850hPa以下为偏南的向岸风,且风速随时间增大,形成偏南的超低空急流,持续地向沿海输送水汽和能量,造成水汽辐合、湿度增大、对流有效位能升高。产生强降雨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条件远小于内陆地区。2在向岸的超低空急流的左侧产生中小尺度的涡旋和辐合上升,海岸地形抬升作用使得上升运动加强,触发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造成强降水。3在雷达回波中,小尺度的对流单体沿海岸线向西南方向发展,后期在日照附近的沿海形成弓状回波,向东南海区移动。
- 杨晓霞王金东姜鹏吴君夏凡华雯丽
- 山东省三次暖切变线极强降水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6
- 2013年
- 应用加密观测、常规观测、卫星云图和雷达探测的资料及NCEO/NCAR(1°×1°)再分析资料,对由东省三次极强降水天气进行了诊断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低层暖式切变线和500 hPa西风槽是三次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强降水前低层大气高温、高湿、对流不稳定同,有较高的对流不稳定能量。低层暖式切变线辐合和暖湿平流产生的上升运动与地面辐合线附近产生的上升运动相叠加,触发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强对流,造成强降水。较强的风垂直切变使得对流有组织地发展。强降水期间,中高层弱的干冷空气侵入,使得对流不稳定加强,中高层具有高位涡的干冷空气入侵诱发低层中尺度涡旋发展,辐合上升运动加强。低层暖湿气流螺旋式辐合上升与中高层入侵的干冷空气相遇,水汽凝结率增大,降水强度增强。中高层干冷空气侵入的时段与极强降水的时段相对应。有利的地形对局地短时极强降水有重要作用。低层暖式切变线和500 hPa低槽的位置、强弱不同,中高冷空气的强度和入侵路径不同,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内部结构和移动方向不同,造成强降水的地理位置和强度不同。
- 杨晓霞吴炜姜鹏徐娟胡顺起刁秀广高留喜王文青华雯丽
- 关键词:高空槽地形作用云团特征
- GRAPES系统业务运行及降水预报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介绍了GRAPES系统的业务运行情况,并建立了模式降水实时检验系统。从2006年6~9月和2007年6~9月GRAPES降水预报的检验及其与主观降水预报的对比情况来看,GRAPES系统的24 h降水预报效果较好。通过与预报员综合降水预报评分的对比发现,预报员对一般性降水的综合预报要优于模式直接输出的降水预报。但在暴雨预报上,预报员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 宋嘉佳姜鹏盛春岩车军辉王晖
- 关键词:降水预报
- 2012年夏季(6—8月)山东天气评述被引量:1
- 2012年
- 利用2012年6—8月山东省气温、降水资料以及5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距平场等资料,分析了山东省2012年夏季天气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对季内的主要天气及其影响进行了评述。
- 姜鹏孟祥新
- 关键词:夏季环流形势暴雨台风
- 山东冬半年降水相态的温度特征统计分析
- 采用济南和青岛1999-2011年的降水、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研究了山东冬半年降水相态与影响系统的关系及温度垂直变化特征,获得不同降水相态的温度预报指标。结果表明:(1)降水相态变化与影响系统有关,江淮气旋和回流形势产生...
- 杨成芳姜鹏张少林张磊
- 关键词:温度指标
- 2009年“8·17”鲁南低涡暖式切变线极强降水分析被引量:21
- 2013年
- 利用各种观测资料及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8月17—18日鲁南极强降水进行多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由500 hPa西风槽、850 hPa暖式切变线和地面倒槽共同影响产生。强降水发生前,中低层湿层深厚且有弱的水汽辐合,大气对流不稳定,并有较高对流不稳定能量。低层暖式切变线辐合、暖平流以及中高层正涡度平流、侧向辐合和倾斜涡度发展,使垂直涡度增大、上升运动发展;低层东南气流与高空槽配合产生次级环流,其上升支使上升运动增强,触发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并产生强对流,造成强降水。强降水期间,中高层弱冷空气侵入使对流加强和降水强度加大。中尺度对流云团产生在地面低压倒槽东部和中尺度辐合线附近,地面加热和冷却不均匀导致低压倒槽中小尺度温度梯度加大,极端强降水中心出现在小尺度温度梯度区。强降水由长条形中尺度对流系统及其北端发展的圆形中尺度对流云团产生;中尺度对流系统(云团)自西向东缓慢移动,在回波强度图上表现为气旋性向北汇合的带状强回波。
- 杨晓霞蒋义芳胡顺起姜鹏高留喜华雯丽
- 关键词:强降水地面辐合线中尺度低压对流云团
- 利用LIS分析华东地区及附近海域雷电活动特征被引量:3
- 2017年
- 文章利用1998年01月~2014年12月星载闪电成像传感器(LIS)探测原始资料,分析华东地区陆地及附近海域的闪电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华东地区(含海洋)陆地闪电密度高于海洋;闪电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日变化特征;海洋的光辐射能和闪电持续均高于陆地,光辐射能和闪电持续时间均呈现随纬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光辐射能强度夏季最低,冬季为全年最高,这一特征陆地比海洋更为明显。
- 刘向科李海雷胡先锋商鹏邓猛李峰姜鹏宁波
- 关键词:LIS雷电活动
- GRAPES全球/区域同化预报系统在山东省的业务化应用研究
- 盛春岩薛德强姜鹏李玉华车军辉宋嘉佳陈优宽史茜
- 本课题为业务应用研究课题,采用的主要技术包括linux环境下对数值计算程序的修改和本地应用、程序块在不同服务器上的运行调试,采用Fortran等语言改写模式数据接口程序,建立模式与山东省9210实时接收的T213资料和地...
- 关键词:
- 关键词:GRAPES
- 2009年山东一次特殊雨雪天气的云物理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利用探空、CloudSat卫星、山东自动气象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11月11-12日山东西部大暴雪过程的天气形势、云物理特征及动力场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700hPa切变线和西南急流是造成暴雪的直接影响系统,中低层偏南风急流与冷空气交汇形成较强的动力辐合和水汽辐合,有利于天气系统的发展和增强。(2)暴雪区上空水平能量锋区明显,垂直方向上等θse线密集且随高度向北显著倾斜,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热力条件。(3)强降雪发生前,低层冷空气的南侵触发了暴雪系统的发展;暴雪强盛期,高层气旋性环流促使暴雪区中高层西南暖湿气流输送加强;暴雪后期,冷空气加强并逐渐控制了中低层,切断了暖湿气流的供应,导致降雪逐渐停止。(4)上升气流有助于水汽的输送和云滴、冰晶、雪晶粒子之间的碰并、淞附,冰水含量大值区与上升速度大值区相一致,冰晶数浓度中心对应着上升运动顶部。高层冰晶下落过程中经过凝华、结淞及碰连增长在低层形成数浓度较低的大冰相粒子,为降水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5)结合CloudSat卫星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探空秒数据,分析了一定动力条件下暴雪云系的物理过程和垂直演变特征。
- 盛日锋马占山欧建军王俊龚佃利姜鹏周毓荃
- 关键词:暴雪CLOUDSAT卫星云物理过程
- 山东冬半年降水相态的温度特征统计分析被引量:98
- 2013年
- 采用济南和青岛1999—2011年的降水、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研究了山东冬半年降水相态与影响系统的关系及温度垂直变化特征,获得不同降水相态的温度预报指标。结果表明:(1)降水相态变化与影响系统有关,江淮气旋和回流形势产生的大雪以上强降雪存在雨雪转换,低槽冷锋、黄河气旋和切变线(低涡)多产生中雪以下直接降雪。(2)无相态变化的降雪过程一般发生在温度较低、垂直变化单一的条件下,850 hPa以下各层均有明显温度阈值。(3)有相态转换的降雪过程中,850和925 hPa的温度对于雨、雪、雨夹雪的识别没有明显指示性,1000 hPa以下的温度最为关键,将925 hPa以下各层与地面的温度结合起来判别相态,较使用单一特性层温度更为可靠;冰粒区别于其他降水类型,在温度场上的显著特征为700 hPa的温度较高。(4)0℃层高度可用于雨雪转换指标:降雨时0℃层高于925 hPa或在925 hPa上下,当0℃层的高度降至1000 hPa上下时转为降雪。(5)雨夹雪和冰粒发生在有雨雪相态转换的降水过程中,为过渡形态,不会单独出现。
- 杨成芳姜鹏张少林张磊
- 关键词:温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