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萍
- 作品数:30 被引量:266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广东长坑金银矿区含矿层位时代及构造格局研究
- 张湖李统锦夏萍
- 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即硅质岩型金矿,证明了硅质岩型金矿床是热水沉积成因,提出了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多成因观点;提出应该对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进一步划分亚类;提出硅质岩型金矿床的找矿思路不是“后生断裂构造-热液蚀变交代”...
- 关键词:
- 关键词:金银矿床含矿层位
- 中国东部上地幔物质组成及动力学过程
- 徐义刚黄小龙马金龙夏萍刘颖刘讲锋
-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岩浆岩及其中幔源包体的年代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示踪研究,获得了一些有关该区上地幔物质组成和演化的重要认识。系统总结了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的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中生代华北岩石圈...
- 关键词:
- 关键词:岩石地球化学上地幔
- 海南岛抱板金矿带的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 1994年
- 根据抱板金矿带的铅同位素特征探讨了矿床成因、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阐明了岩石铅与矿石铅的区别;认为矿石铅属于壳幔混合铅,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成矿时代为燕山期。
- 秦联俞受鋆夏萍
- 关键词:金矿床铅同位素
- 滇东南马关地区新生代钾质玄武岩中幔源包体研究:深部物质组成与动力学过程探讨被引量:14
- 2006年
- 滇东南马关地区新生代钾质玄武岩携带的幔源包体为研究该地区上地幔性质提供了物质基础。分析表明,全岩及单矿物中的玄武质组分与M gO含量之间均有很好的负相关性,与世界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变化趋势一致,表明橄榄岩包体代表了成分均一的上地幔经不同程度部分熔融后的残余;绝大多数包体亏损LREE及除U、Th以外的其他不相容元素,SrN-d同位素组成单一(87Sr8/6Sr=0.7022~0.7029,Nεd=9.5~12.3),显示了M ORB型地幔的成分特点。相对亏损橄榄岩(Fo>90)的平衡温度(928~959℃)低于饱满型橄榄岩F(o<90,956~1110℃)。这些特征表明,马关橄榄岩包体很可能代表了MORB型软流圈地幔底辟上涌、减压熔融后新增生的岩石圈地幔。
- 夏萍徐义刚
- 关键词:幔源包体岩石圈地幔
- 改造强度──中国绿岩带及变质细碎屑岩系中大型及超大型金矿床成矿的关键条件被引量:7
- 1999年
- 改造强度是形成中国绿岩带及变质细碎屑岩系中大型及超大型金矿床的关键条件。以超大型金矿床的形成作用作为讨论对象,并对一些特大型金矿床形成超大规模的前景进行了评估。该类矿床产在变质岩及晚期侵入体中,矿床经历了沉积、区域变质及成矿等多次形成作用,有的还经历了重熔岩浆作用阶段,但矿床最终为改造作用所形成。控制超大型矿床成矿的改造作用强度主要反映在被活化的矿源岩石规模大并有多种来源、成矿流体规模大且具较强氧化性、流体长期多次活动以及有稳定的热源等。决定改造强度的因素为多级构造组成的连网。玲珑超大型金矿床是改造强度巨大的产物,形成金山及河台等矿床的改造强度也很巨大,因此有发展成为超大规模的潜力。
- 王秀璋陆德复程景平应汉龙梁华英夏萍单强
- 关键词:超大型金矿床绿岩带矿床成矿
- 粤西长坑金银矿床成因的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14
- 1996年
- 长坑金银矿床是近年来国内发现的矿床新类型,金、银既共生于同一矿床中又分别构成独立矿体;金、银矿体在硫、铅同位素组成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金矿体铅同位素组成与围岩铅相似,表明金、银在成矿物质来源或成矿过程方面存在差异。
- 夏萍程景平王秀璋
- 关键词:金矿床银矿床硫同位素
- 富湾超大型银矿床Ar-Ar年龄、铅同位素特征及形成条件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富湾超大型银矿床主要为脉状,产于下石炭统灰岩与长坑赋金硅质岩接触带及其下的破碎带中。银矿床矿化石英^40Ar-^39Ar年龄为(64.3±0.1)Ma。矿床铅同位素μ值(10.67~10.95)与赋矿地层的μ值(9.79~10.33)不同,而与粤西地区元古字基底中矿床的μ值(10.62~10.66)相似。富湾超大型银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元古宙变质基底,矿床形成与三水盆地晚白垩世到早第三纪强烈火山活动形成的有利成矿环境有关。有利于形成富湾超大型银矿床地质条件包括:(1)深大断裂构造交汇及盆地边缘同生断裂构造组成的连通网;(2)特殊岩性组合形成的聚矿-圈闭环境;(3)丰富成矿物质源区、多期矿化及成矿元素多次活化迁移;(4)多期次火山活动形成的循环地热系统。
- 梁华英喻亨祥曾提夏萍
- 关键词:银矿床超大型矿床矿床成因
- 中国金矿床的改造成因论
- 王秀璋梁华英莫测辉程景平夏萍单强
- 该项目运用改造成矿理论对中国的金矿床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综合研究,总结了改造成因金矿床的主要特征,提出了我国的主要类型金矿床都是改造作用的产物,探讨了我国改造成因金矿床广泛发育的原因。成果还提出了多阶段成矿模式、改造强度...
- 关键词:
- 关键词:金矿床找矿方向
- 广东大沟谷钠长石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被引量:7
- 1998年
- 粤西大沟谷一带钢长石岩主要以层状、透镜状及脉状产于震旦系乐昌峡群变质片岩中,具块状及条带状构造,是大沟谷金矿的主要赋矿岩石。钠长石岩富Na、St、Al、Mg、Mn、K,在微量元素方面富An、As、Sn、B、Cu、Ni、Co、Ph、Zn,稀土元素的含量较低,配分模式为平缓右倾曲线。矿物组合及铁白云石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与秦岭地区热水沉积钠长石岩的基本相同。据大沟谷钢长石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钠长石岩是热水沉积的产物。
- 梁华英王秀璋程景平张湖夏萍
- 关键词:钠长石岩热水沉积岩岩石成因地球化学
- 粤西长坑金矿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被引量:4
- 1997年
- 长坑金矿主要产在长坑下石炭统灰岩与上三叠统页岩断层不整合面下的硅质岩中,矿化可分为两期,早期金矿化为层状及透镜状,和硅质岩的产状一致,其δ34S‰。在─35.4~—0.3之间,极差大,变化大,具沉积硫的一般特征;成矿流体的δD‰为─80~—59。晚期矿化主要以辉锑矿-石英脉形式产出,其δ34S‰:0.8~2.3,均一,变化小,和早期矿化有明显差异,晚期矿化成矿流体的δD‰:─30~—46。两期矿化铅同位素组成相似,和下伏地层的基本一致。据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前人有关硅质岩成因认识,认为长坑金矿早期矿化主要是热水沉积形成的,晚期矿化是改造形成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伏地层。
- 梁华英夏萍王秀璋张湖程景平单强张国恒
- 关键词:金矿床矿床成因成矿流体同位素地球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