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杨
- 作品数:19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资金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较低血清钙水平与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探究入院时较低的血清钙水平与静脉溶栓治疗(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后24小时内发生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相关性。方法:共362名在...
- 国杨严慎强张圣张晓程陈清梦刘克勤楼敏
- 文献传递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对临床预后和心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4年期间居住于深圳市龙岗社区65岁以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历档案和就诊记录,并对有基线甲状腺功能检查的患者进行横断面的电话随访调查,随访指标包括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再住院、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和急性心肌梗死等复合终点。结果共入选曾做过基线甲状腺功能检测的心力衰竭患者277例,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或三碘甲状腺氨酸(T3)降低]83例,占30%。随访时间3.8(3~5)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有30例发生复合终点事件,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有48例发生复合终点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7%(30/83)vs.24.8%(48/194),P<0.01]。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者的预后较差。
- 谢荣迪国杨崔成赵伟周琼杨明陈林莉王文尧牟牧张璇唐熠达
- 关键词: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减低预后心功能
- 较低血清钙水平与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探究入院时较低的血清钙水平与静脉溶栓治疗(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后24小时内发生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相关性。方法共362名在症状...
- 国杨楼敏
- 文献传递
- 较低血清钙水平与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 <正>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较低的血清钙水平与静脉溶栓治疗(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后24小时内发生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相关...
- 国杨楼敏
- 文献传递
- 脑白质高信号周围白质血流灌注与微结构改变的研究
- 目的:颅脑磁共振T2-Flair成像中脑白质高信号与高龄,认知功能损害等相关,其形成及进展的具体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探索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 WMH)及其周围...
- 国杨耶尔凡黄沛玉毛颖盈宋瑞瑞楼敏
- 关键词:脑白质
- 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心力衰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被引量:2
- 2014年
- 心脏是甲状腺激素重要的靶器官之一,甲状腺激素通过基因和非基因途径影响心肌收缩力、舒张功能、心率、血管外周阻力和心排出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心力衰竭的影响逐渐得到关注。心衰患者常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即使这种异常状态的存在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的保护反应,但低甲状腺功能状态仍具有潜在的负性作用,其可引起心功能逐步恶化、心肌重塑、是一个强有力的死亡预测因子。结合最新及早期研究证据,我们的研究总结了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心力衰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在临床实践中,关注心衰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变化,并给与适当干预至关重要。
- 国杨王文尧袁勋张阔唐熠达黄洁杨跃进徐予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力衰竭分子机制
- 合并颅内微出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临床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明确合并颅内微出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后的出血转化以及3个月后神经功能结局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225例2009年6月至2013年5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rt-PA溶栓治疗并行磁敏感序列检查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评估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情况及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在磁敏感序列上评估微出血严重程度.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出血转化,以无出血转化为参照,分析不同出血转化类型的影响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症状性出血与神经功能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225例患者平均年龄(66 29±13 01)岁,女性73例(32 4%),发病至溶栓时间为(238 40±89 16)min,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11 40±5 89)分;共91例(36 1%)合并颅内微出血,微出血数目总计522个;共64例(28 4%)发生溶栓后出血转化,其中43例(19 1%)为出血性脑梗死型,21例(9 3%)为脑实质血肿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多发(≥3个)颅内微出血增加溶栓治疗后脑实质血肿型出血转化(OR=4 957,95%CI 1 306~18 811,P=0 019).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多发(≥3个)颅内微出血是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3 496,95%CI 1 381~8 849,P=0 008).结论:多发(≥3个)颅内微出血增加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rt-PA溶栓后的脑实质血肿型出血转化风险,并与溶栓治疗后3个月不良神经功能结局有关.
- 严慎强万锦平国杨楼敏
- 关键词:出血药物疗法卒中药物疗法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血栓溶解疗法
- 脑白质高信号周围白质血流灌注与微结构改变的研究
- 目的:颅脑磁共振T2-Flair成像中脑白质高信号与高龄,认知功能损害等相关,其形成及进展的具体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探索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及其周围表...
- 国杨耶尔凡黄沛玉毛颖盈宋瑞瑞楼敏
- 关键词:脑白质
- 文献传递
- 氧化应激预处理的适应性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2O2)预处理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损伤的适应性保护作用。方法:HUC-MSCs体外分离培养、扩增纯化、鉴定后绘制生长曲线;对数期hUC-MSCS用不同浓度H2O2作用1h及12h,检测细胞代谢率;对数期huc~MSCs用10、20、50、100mmol/LH202预处理1h,恢复0h、12h或24h,用700、800、900mmol/L H2O2损伤12h,观察细胞形态,细胞代谢率及细胞计数。结果:HUC~MSCs分离培养、扩增纯化后鉴定符合其表面标志,且3~6d进入对数期;H2O2。诱导hUCMSCs损伤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10、20、50、100mmol/L H2O2预处理1h恢复12h减弱700、800、900mmol/LH202作用12h引起的hUC—MSCs损伤。结论:低浓度短时间H2O2预处理对高浓度长时间H2O2引起的hUC—MSCs损伤具有适应性保护作用,且需要适宜的预处理强度及时间间隔。
- 李丹徐予高传玉李蓓石亚楠翟亚萍鲍玉洲程薇崔常贺陈松虎国杨
- 关键词:过氧化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 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弥散加权成像高信号病灶的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的影像技术来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病灶内表观弥散系数(ADC)信号不均质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0例起病第3—7天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弥散加权成像(DWI)和IVIM扫描数据。IVIM技术经过图像处理得到慢弥散系数(D)、快弥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其中D和D^*分别反映脑实质内血管外和血管内水分子弥散速度,f反映微循环灌注改变。在DWI序列上分割出信号强度高于正常侧两倍标准差的感兴趣区域(ROI),在此范围内以ADC值0.55×10^-3mm^2/s为界限,将DWI高信号区分为核心梗死区(ADC≤0.55×10^-3mm^2/s)和核心周围区(ADC〉0.55×10^-3mm^2/s),然后镜像至非梗死侧得到正常侧ROI,然后分别计算这些ROI内的ADC值和IVIM参数(包括D值、D^*值和f值)。校正ADC值定义为rADC:核心梗死区ADC彬对侧镜像ADC值,同理得核心梗死区的rD值、rD^*值和rf值以及核心周围区的rADC值、rD值、rD^*值和rf值。结果:核心梗死区的ADC值、D值、f值较正常侧分别降低45%(P〈0.001)、42%(P〈0.001)和32%(P〈0.001);核心周围区的ADC值、D值、f值较正常侧分别降低22%(P〈0.001)、32%(P〈0.001)和8%(P=0.009)。同样,核心梗死区的rADC值(P〈0.001)、rD值(P〈0.001)和ff值(P〈0.001)低于核心周围区。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提示核心周围区的rADC值和rf值呈正相关(r=0.467,P=0.038)。结论: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的DwI高信号病灶中,核心周围区相对于核心梗死区有反映微结构的水分子弥散速度的D值增加以及反映微循环血容量灌注的f值增加,这些改变反映了ADC值不均质可能与细胞水肿消退以及微血管代偿引起血容量增加有关。
- 宋瑞瑞余鑫锋耶尔凡·加尔肯孙建忠毛颖盈国杨陈智才张敏鸣
- 关键词:弥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