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超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外伤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脑损伤
  • 2篇凋亡
  • 2篇外伤性
  • 2篇细胞
  • 2篇线粒体
  • 2篇颅脑损伤后
  • 2篇颅内
  • 2篇脑损伤后
  • 2篇脑外伤
  • 1篇多点成形
  • 1篇血肿
  • 1篇早期高压氧
  • 1篇早期高压氧治...
  • 1篇枕大池
  • 1篇诊治
  • 1篇诊治分析
  • 1篇伤患者

机构

  • 6篇余杭区第一人...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8篇唐超
  • 7篇朱岁军
  • 5篇沈建
  • 5篇单华
  • 4篇李伟
  • 3篇方黎明
  • 2篇濮宏建
  • 2篇周永庆
  • 2篇濮宏健
  • 2篇刘晨
  • 2篇王俊
  • 1篇黄红光
  • 1篇沈剑锋
  • 1篇方黎明

传媒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健康研究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外伤性进展性颅内血肿的诊治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外伤性进展性颅内血肿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可使临床恶化的危险性增加5倍.是导致颅脑外伤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有内在规律及特点。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该类患者127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朱岁军方黎明唐超
关键词:颅内血肿外伤性诊治分析脑外伤患者
CAD/CAM无模多点成形钛网修补大面积颅骨缺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CAD/CAM无模多点成形钛网技术在大面积颅骨缺损修补中的应用.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09年2月对收治的85例大面积颅骨缺损患者运用CAD/CAM无模多点成形钛网技术进行颅骨修补,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中塑形修补平均时间为(13.00±2.56)min,术后患者颅骨缺损综合征改善率为85%,无重大并发症发生,术后三维重建示头颅形状恢复生理原貌,塑形满意度为100%.结论 CAD/CAM无模多点成形钛网技术修补大面积颅骨缺损的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达到科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沈建濮宏健方黎明朱岁军唐超单华周永庆沈剑锋
关键词:颅骨修补颅骨缺损钛网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早期常压高氧治疗对大鼠颅脑损伤后线粒体功能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早期常压高氧治疗对大鼠颅脑损伤后线粒体功能及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成年健康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高压氧组及常压氧组,每组28只。于伤后1周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观察各组电镜下线粒体形态,并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四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82,P=0.039),且常压氧组与高压氧组较模型均明显改善(P均<0.05)。四组间MMP、MDA、SOD及阳性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571、12.4、6.604、9.425,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常压氧组及高压氧组的MMP均明显升高,MDA、SOD及阳性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P均<0.05),而高压氧组与常压氧组的MMP、MDA、SOD及阳性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电镜下,模型组线粒体膜出现断裂、形态较大、肿胀明显,线粒体内出现空泡化,线粒体嵴消失;而常压氧及高压氧组线粒体膜基本完整,肿胀程度较模型组轻微,线粒体嵴尚存在,未见明显空泡化现象,且后两者线粒体形态差异不明显。结论早期常压氧治疗通过保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从而抑制缺血半影区的细胞凋亡,以促进大鼠脑外伤后的神经功能的恢复。
朱岁军刘晨王俊唐超单华李伟Rajneesh Mungur沈建
关键词:颅脑损伤线粒体细胞凋亡
早期常压高氧治疗对大鼠脑外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在颅脑损伤患者中,脑缺血和脑梗死是继发性损伤中最常见的病理改变,被称为外伤性血液动力学性血管麻痹性缺血灶,尤其在脑损伤的缺血半影区,脑组织缺血缺氧后氧造成了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最终导致细胞程序性坏死,即细胞凋亡,因此改善组织的氧供被认为是治疗脑外伤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的大量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及证实早期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具有明显的疗效拉,
朱岁军刘晨沈建王俊唐超单华李伟
关键词:早期高压氧治疗脑外伤高氧组织缺血缺氧细胞线粒体
NF—κB在大鼠颅脑损伤后表达水平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不同阶段NF—κB及其下游炎症因子与神经元凋亡的共变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颅脑损伤组、颅脑损伤+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并在处理后6,24,168h分别用免疫组化、RT—PCR、TUNEL法测定脑组织NF—κB、TNF-α和神经元凋亡水平。结果在颅脑损伤后急性、亚急性期,颅脑损伤组损伤灶周围脑组织中NF—κ、TNF—α较假手术对照组和PDTC组表达明显增高,与神经元凋亡指数呈正相关;在颅脑损伤晚期颅脑损伤组损伤灶周围脑组织中NF—κB、TNF-α表达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和PDTC组,与神经元凋亡指数呈负相关。结论NF-κB和下游炎症因子可能在颅脑损伤后急性、亚急性期有促进神经元凋亡作用,在慢性期有抑制神经元凋亡作用。
濮宏建方黎明朱岁军单华李伟唐超
关键词:脑损伤核因子-ΚB凋亡
MRI联合血清NLR,hs-CRP,D-二聚体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MRI联合血清NLR,hs-CRP,D-二聚体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收集观察组患者脑脊液,分析颅内感染的病原菌;记录患者MRI诊断结果及血清NLR、hs-CRP、D-二聚体水平,对比2组患者血清NLR、hs-CRP、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以病原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MRI联合血清NLR、hs-CRP、D-二聚体对于颅内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引起患者颅内感染的病原菌大部分是革兰阳性菌(46株,56.10%),且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21.74%)为主。经过MRI扫描发现,患者颅内感染类型分别为结核感染(8例)、化脓菌感染(7例)、真菌感染(6例)、病毒感染(3例)、寄生虫感染(2例)。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LR、hs-CRP、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联合血清NLR,hs-CRP,D-二聚体对于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较高,单项指标检测颅内感染的准确性低于联合检测的准确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联合血清NLR,hs-CRP,D-二聚体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黄洁盛荣军唐超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颅内感染
颅脑创伤急诊手术同期治疗外伤性脑脊液鼻漏38例被引量:3
2010年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是颅脑损伤重要的并发症,尤其在前颅窝骨折的患者中,发生率高达39%.一般认为,对于保守治疗1周以上不愈者,可考虑采取手术治疗[1].然而,部分脑脊液鼻漏合并有需要急诊手术治疗的颅内血肿、开放性颅脑损伤等情况,可考虑在急诊手术处理上述损伤的同时行脑脊液鼻漏的修补[2].笔者1998年-2008年在颅脑创伤急诊手术同期修补外伤性脑脊液鼻漏38例.现报告如下.
濮宏建朱岁军单华李伟唐超沈建
关键词: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急诊手术颅脑创伤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治疗保守治疗
颅后窝重建术治疗Chiari 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后颅窝重建术(后颅窝减压+硬脑膜成形+小脑扁桃体切除+蛛网膜粘连分解)治疗Chiari 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2年11月至2008年1月对收治的46例Chiari 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行后颅窝重建术。结果后颅窝重建术症状改善率84.8%,脊髓空洞长度明显减小,KPS评分显著改善。结论后颅窝重建术是治疗Chiari 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较为合理的术式。
沈建方黎明濮宏健朱岁军唐超周永庆黄红光
关键词:CHIARI脊髓空洞症小脑扁桃体枕大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