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龙寿
- 作品数:15 被引量:152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瘤样脱髓鞘病与脑胶质瘤的MRI影像学特征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并比较瘤样脱髓鞘病与脑胶质瘤的MRI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为瘤样脱髓鞘病患者35例,脑胶质瘤患者30例,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影像学特征差异。结果 两组在发病年龄、首次就诊病程及起病形式等方面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脑胶质瘤患者的发病年龄明显高于瘤样脱髓鞘病患者,脑胶质瘤患者的首次就诊病程较瘤样脱髓鞘病患者为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脑胶质瘤患者的起病形式以慢性起病更为多见,而瘤样脱髓鞘病患者则以亚急性起病更为多见。瘤样脱髓鞘病患者获得随访5个月~5年,失访3例。预后情况:其中痊愈13例,占37.14%(13/35),好转18例,占51.43%(18/35),无效4例,占11.43%(4/35),在无效的4例患者中病情未发生变化2例,病情加重1例,死亡1例。瘤样脱髓鞘病组患者和脑胶质瘤组患者在头痛、偏身肢体无力、视力下降、肢体麻木、言语障碍、认知障碍、头晕、情绪淡漠等首发症状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是脑胶质瘤组的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瘤样脱髓鞘病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瘤样脱髓鞘病在MRI影像学方面具有一定的特征。
- 林华棒李春梅周龙寿
- 关键词:脑胶质瘤磁共振成像
- 活血通腑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血浆内皮素水平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活血通腑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疗效与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5例接受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采用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安慰汤剂,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通腑法方药,每日1剂,均治疗3 d。于治疗后14 d和90 d观察临床综合疗效、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并于治疗后24 h,7、14和21 d检测血浆ET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急性期(14 d)病死率为12.1%(4/33例),对照组急性期病死率为25.0%(8/32例),治疗后14 d和90 d两组存活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两组治疗后14 d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90 d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90 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治疗组治疗后24 h,7、14和21 d血浆ET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合用活血通腑法方药可以降低病死率,降低病残程度,提高生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降低血浆ET水平,活血通腑法改善病情可能是通过降低患者血浆ET起作用。
- 朱文宗周龙寿胡万华范录平林一均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活血通腑法血肿微创清除术内皮素
- 益气养阴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患者疗效和对尿动力学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筛选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参麦鹿茸汤联合氯酯醒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氯酯醒治疗。评估临床疗效,尿动力学检查测定膀胱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尿动力学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最大膀胱容量、最大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法对改善中风后尿失禁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周龙寿朱文宗金永喜黄建平
- 关键词:尿失禁中风尿动力学益气养阴法氯酯醒
- MRI与CT影像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34
- 2015年
- 目的探讨MRI与CT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CT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总检出率、检出时间以及不同脑梗死部位的异常检出。结果 120例患者的脑梗死发作时间至就诊时间不同,将其分为梗死时间24h以内组45例,24~72h组41例,>72h组34例;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MRI对120例患者的总检出率为95.83%,CT对120例患者的总检出率为59.17%,MRI的总检出率明显高于CT,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对三组不同梗死时间组之间的CT和MRI检出情况进行比较发现MRI对梗死时间24h以内、24~72h的患者检出率及总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的检出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RI的检查的病灶数量明显多于CT,患者MRI检查脑梗死微小病灶的能力明显强于CT检查,患者MRI检查时间和发病-检查时间较CT检查方法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RI检查对额叶、颞叶、顶叶、小脑梗死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于基底节区、脑室旁、丘脑的梗死检出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而言,颅脑MRI较颅脑CT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对于早期、小病灶、后颅凹梗死灶、多发脑梗死痴呆的梗死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CT。
- 林华棒李春梅周龙寿
- 关键词: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磁共振成像
- 解痉合剂治疗脑卒中肌痉挛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观察中药解痉合剂治疗脑卒中偏瘫后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脑卒中偏瘫后肌痉挛Ⅱ级以上的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1例,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31例,加用解痉合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4%,对照组为45.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解痉合剂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可能是偏瘫后痉挛的有效治疗方法。
- 朱文宗胡万华郑国庆周龙寿
- 关键词:痉挛偏瘫
- 美金刚联合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观察美金刚(易倍申)和丁苯酞(恩必普)对血管性痴呆(Va D)患者认知和行为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Va D患者随机分为美金刚联合丁苯酞治疗组22例(联合治疗组)和美金刚治疗组18例(对照组)。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6个月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测评,比较2组的评分结果,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3个月和6个月ADL评分分别为(25.2±5.4)分和(23.2±5.6)分,MMSE评分分别为(18.8±4.4)分和(20.1±4.8)分;对照组患者3个月和6个月ADL评分分别为(26.6±5.9)分和(25.4±6.1)分,MMSE评分分别为(18.1±4.9)分和(18.9±4.7)分。2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治疗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美金刚和丁苯酞联合应用对Va D的认知功能、行为能力改善效果较单用美金刚明显,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潘蓉蓉周龙寿朱文宗何金彩
- 关键词:美金刚丁苯酞血管性痴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日常生活能力
- 解痉合剂结合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后肌痉挛的疗效研究及表面肌电图分析
- 朱文宗张芳黄建平周龙寿章国伟周荣陈炳杨迎民
- 脑卒中后肌痉挛(spasticity)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性疾病的一个常见临床症状,其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锻炼及生活质量,西医治疗疗效不理想;中医中药是中国伟大的医学宝库,在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关键词:
- 关键词:肌电图
- 牵正散结合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86例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途径。[方法]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激素、神经营养剂、抗炎、抗病毒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辨证施治加理疗及针灸。[结果]治疗组治愈40例,有效4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治愈30例,有效34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8.0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牵正散结合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 周龙寿
-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牵正散针灸疗法
- 电针治疗中风后尿失禁: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5
- 2013年
- 目的:评价电针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后尿失禁患者204例随机分为电针组(136例)、留置导尿组(68例)。电针组穴取曲骨、中极、水道、气海、百会等,行电针疗法,每周治疗5次;留置导尿组给予留置导尿,每2~4h放尿1次,定期给予膀胱冲洗,配合膀胱康复训练,4周后评定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排尿日记(每次排尿间隔时间、夜尿次数、排尿不畅、尿失禁程度)、膀胱容量、病人满意度等,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6.2%(125/130),优于留置导尿组的87.5%(56/64,P〈0.05);治疗后除留置导尿组夜尿次数无改变外,两组排尿日记各项评分与总分均显著改善(均P〈0.001),且电针组均优于留置导尿组(P〈0.001,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满意度、膀胱容量均显著改善(均P〈0.001),电针组亦优于留置导尿组(均P〈0.001)。结论:电针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尿失禁症状,增加膀胱容量,疗效优于常规留置导尿。
- 宋丰军蒋松鹤郑士立叶天申张红朱文宗陈柄杨迎民周龙寿刘晓霞王谦方君辉刘海飞叶必宏
- 关键词:中风后尿失禁针刺疗法电针针刺效应随机对照试验
- 利用专案管理提高康复科患者中药使用合理性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利用专案管理提高康复科患者中药使用合理性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康复科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医疗技术干预和合理用药管理等项目;60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中药合理使用管理工作。设计中药制剂临床合理应用评价方法,对药物治疗指征、药品用法、个体化用药、药物配伍合理性、药物辨证论治、多药联合治疗等方面进行合理应用效果的评价。设计药物不良反应控制效果评价方法,对前期风险控制、药物效果及副作用监测、后期药物安全性评价等方面进行合理应用效果的评价。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药物治疗指征、药品用法、个体化用药、药物配伍合理性、药物辨证论治、多药联合治疗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前期风险控制、药物效果及副作用监测、后期药物安全性评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利用专案管理提高康复科患者中药使用合理性,可以有效提高药物治疗指征、药品用法、个体化用药、药物配伍合理性、药物辨证论治、多药联合治疗评分,同时改善药物不良反应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 林苏进支英豪周龙寿
- 关键词:中药心脑血管疾病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