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剑
-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泰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脓腔置管冲洗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分析脓腔置管冲洗引流技术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之间收录治疗的38例乳腺脓肿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主要采取脓腔置管冲洗引流技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主要采取传统的腺脓切开引流技术治疗,然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伤口愈合时间以及疼痛程度等。结果通过两组的治疗后分析,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和术后疼痛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中继续哺乳的人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人数,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脓腔置管冲洗引流技术治疗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显著,而且术后无并发症,能够大大地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在临床治疗上值得推广应用。
- 周剑易彤波
- 关键词:乳腺脓肿
- 腔镜下甲状腺微创手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临床甲状腺疾病利用腔镜引导实施微创手术的效果。方法 17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患者均接受腔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都顺利结束手术,无一例患者中途需要转为开放手术。4例患者接受单侧腺叶部分切除,12例患者予以单侧腺叶次全切除,1例患者接受峡部+双侧腺叶次全切除,全部患者术中肿瘤标本取出后送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显示10例患者为甲状腺腺瘤,6例患者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为桥本氏甲状腺炎。术后4例患者出现不同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结论甲状腺疾病利用腔镜引导实施微创手术创伤轻微,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可推广应用。
- 周剑焦良和
- 关键词:甲状腺微创手术
-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及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综合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及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术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实验组患者行保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6.5±2.2)ml、手术时间(114.3±21.2)min、引流量(287.6±37.7)ml、住院时间(9.7±3.2)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8.1±2.0)ml、(156.2±22.7)min、(566.9±46.8)ml、(13.5±2.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各项手术指标优于改良根治术,且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低于改良根治术,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周剑易彤波桑凯葛兰
- 关键词:改良根治术乳腺癌保乳手术生活质量评分
- 腹腔镜辅助下乳腺癌根治联合大网膜填充重建对患者上肢功能保护及美容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乳腺癌根治联合大网膜填充重建对患者上肢功能保护及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4~2017年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乳腺癌保乳切除术)及观察组(乳腺癌保乳切除术+腹腔镜辅助大网膜填充重建),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差异以及手术对患者上肢功能、乳房美容效果、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手术情况比较,观察组除了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外,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及引流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对上肢功能影响的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发生麻木(7.4%vs 33.3%)、浮肿(2.9%vs 20%)、外展障碍(11.8%vs 43.4%)的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美容优良率(94.1%vs 40.0%)、并发症发生率(2.9%vs20.0%)、满意度[(16.3±2.8)分vs(7.6±4.4)分]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保乳切除术联合腹腔镜辅助大网膜填充重建较单独乳腺癌保乳切除术具有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减少手术对患者上肢功能影响,提高乳房美容优良率及患者满意度的优点。
- 桑凯易彤波曹赣周剑葛兰
-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 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标志物的表达和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7年
- 乳腺癌是女性临床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成逐年增加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女性恶性肿瘤。本研究对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分子标志物进行研究报道。
- 易彤波周剑桑凯葛兰周晓清
- 关键词:分子标志物临床病理特征三阴女性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发病率
-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作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09—2012-12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7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分离肋臂神经38例,未分离及切除38例。在保留离肋臂神经的患者中,34例上臂感觉无异常,4例出现感觉异常,但无局部肿瘤复发的情况,异常率为10.53%;而在离肋臂神经切除的患者中,10例患者术后上臂感觉无异常,28例患者出现感觉异常,异常率为73.68%。2组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384,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治疗过程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对患者的治疗无明显影响,且无其他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 周剑易彤波许斌葛兰
-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肋间臂神经
- 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 2021年
-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是全世界范围内均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在这一疾病的治疗上,手术后以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治疗为主的治疗方式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减少肿瘤复发转移,成为国内外主流的治疗方式。然而关于TSH抑制治疗的安全性却存在争议,相关的讨论也比较少。本次研究中,结合现有的文献资料,分析TSH抑制治疗DTC的潜在安全性问题,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 周剑葛兰
- 关键词:促甲状腺素分化型甲状腺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