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丽

作品数:33 被引量:262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针刺
  • 8篇关节炎
  • 6篇关节
  • 5篇针刺治疗
  • 5篇针灸
  • 5篇骨关节
  • 5篇骨关节炎
  • 4篇阳虚
  • 4篇肾阳虚
  • 4篇综合征
  • 3篇血管
  • 3篇针灸治疗
  • 3篇轻度
  • 3篇轻度认知
  • 3篇轻度认知障碍
  • 3篇中医
  • 3篇灸治
  • 2篇电针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机构

  • 20篇北京中医药大...
  • 19篇北京中医药大...
  • 10篇中日友好医院
  • 3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劳动保障...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市健宫医...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33篇周丽
  • 10篇陶庆文
  • 10篇胡慧
  • 8篇罗静
  • 6篇张允岭
  • 5篇陈光耀
  • 4篇潘良
  • 3篇胡慧
  • 3篇侯小兵
  • 3篇李华
  • 2篇吴希
  • 2篇何芙蓉
  • 2篇覃蔚岚
  • 2篇李杰
  • 2篇曹卉娟
  • 2篇刘明
  • 2篇徐愿
  • 2篇耿楠
  • 2篇杨文津
  • 1篇王乐

传媒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日友好医院...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山东中医杂志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北京中医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医学报
  • 1篇风湿病与关节...
  • 1篇现代中医临床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对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功能磁共振的影响被引量:25
2010年
目的观察针刺前后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的脑功能磁共振变化,探索针刺干预轻度认知障碍的作用机理和疗效的客观化标准。方法以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为研究对象,以功能磁共振为研究手段,参考临床实际情况,长时程针刺干预,通过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价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变化。结果针刺前听觉任务激活的脑区包括颞叶的颞上回(BA22)、颞中回(BA21)、颞极区(BA38),额叶的体感皮层(BA1)和前运动皮层(BA6)。针刺后激活的脑区包括颞叶的颞上回(BA22),额叶的额眶叶(BA11)、额极区(BA10)、额叶被盖。被激活脑区明显少于针刺前被激活区。结论LACI相关的脑功能区涉及到额、颞叶,表现为执行听觉任务时颞叶皮质激活增多,前额叶皮质未激活;长时程针刺后颞叶皮质激活减少,前额叶皮质激活。fMRI可以为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疗效判断以及针刺作用机理研究提供可视化依据。长时程针刺可以作为LACI的有效干预手段之一,能够减少被激活脑区,提高任务刺激加工效率。
侯小兵张允岭刘明周丽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针刺轻度认知障碍功能磁共振
骨痹通方对骨关节炎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Ⅱ型胶原酶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以盐酸氨基葡萄糖为阳性对照组,研究骨痹通方调控W nt/p-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大鼠膝骨关节炎基质金属蛋白酶-3(M M P-3)、Ⅱ型胶原酶(COL-Ⅱ)的表达的机制。方法:将35只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骨痹通组,每组7只。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阳性药物对照组及骨痹通组分别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及骨痹通方灌胃治疗。采用Real-time PC 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软骨中Wnt5a、β-catenin、MMP-3、COL-Ⅱ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量。结果:骨痹通方组与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相比能够显著抑制Wnt5a、β-catenin、M MP-3的基因及蛋白表达(P<0.05),减少COL-Ⅱ的降解(P<0.05)。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Wnt5a、β-catenin、MM P-3的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多(P<0.05),COL-Ⅱ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c结论:骨痹通方能明显抑制Wnt5a、β-Caumiri的表达,从而减少M M P-3的产生、促进C 0L-II的表达,起到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
杜梦梦鄢泽然陈颖颖周丽陶庆文
关键词:骨关节炎基质金属蛋白酶-3
不同针刺频次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频次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根据自身意愿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均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每星期治疗3次,对照组每星期治疗2次。治疗10星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MoCA量表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MoCA得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4.3%,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oC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oCA量表中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延迟记忆和定向能力等因子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干预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有确切的近期疗效,每星期治疗2次与每星期治疗3次的针刺疗效无显著差异。
潘良周丽胡慧
关键词:针刺疗法电针
骨碎补总黄酮对IL-1β介导的软骨肉瘤细胞SW1353干预的最适浓度范围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浓度的骨碎补总黄酮对IL-1β介导的SW1353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形态的影响,探索最适药物干预浓度范围。方法细胞分为正常组、骨碎补1.0组、骨碎补0.5组、骨碎补0.25组、骨碎补0.125组、骨碎补0.0625组共6组,每组均以IL-1β10 ng/mL诱导细胞致炎,骨碎补1.0组以骨碎补1.0 mg/mL加药干预,骨碎补0.5组以骨碎补0.5 mg/mL加药干预,骨碎补0.25组以骨碎补0.25 mg/mL加药干预,骨碎补0.125组以骨碎补0.125 mg/mL加药干预,骨碎补0.0625组以骨碎补0.0625 mg/mL加药干预,在12、24、36、48 h 4个时间点检测SW1353细胞的增殖率与凋亡率,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果细胞增殖情况可见:骨碎补1.0组、骨碎补0.5组、骨碎补0.25组、骨碎补0.125组4组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细胞均呈不增殖状态(P<0.01),0.0625组细胞增殖在12 h与36 h时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在24 h与48 h时较正常组略低(P<0.01);细胞凋亡情况可见:骨碎补1.0组与骨碎补0.5组两组细胞凋亡率在10%以上,存活率不足正常组90%(P<0.01),骨碎补0.25组、骨碎补0.125组、骨碎补0.0625组3组细胞凋亡率<10%;光镜下结果可见:骨碎补1.0组、骨碎补0.5组两组细胞状态不佳,数量较少,骨碎补0.25组、骨碎补0.125组、骨碎补0.0625组3组细胞状态与正常组细胞相仿,但骨碎补0.25组细胞数量较少,骨碎补0.125组、骨碎补0.0625组细胞数量与正常细胞无明显差异。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干预IL-1β介导的SW1353细胞选择的最适浓度范围为0.0625~0.25 mg/mL。
陈颖颖李冬霞杜梦梦张丽宁胡琪周丽罗莎周同亮陶庆文
关键词:骨关节炎肾阳虚动物模型
针刺对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功能磁共振的影响
背景:脑白质疏松症兼备认知障碍与病理影像学改变,是研究轻度认知障碍的良好切入点。目前没有从认知功能的神经影像学角度来探讨针刺作用机理及疗效的客观化标准,功能磁共振可以为此提供客观的可视化标准。 目的:观察针刺前...
侯小兵张允岭刘明周丽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脑白质疏松症神经影像学针刺作用
文献传递
针刺频次与疗效相关性的古代文献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针刺频次是针刺治疗方案的重要内容,是影响针刺疗效的关键性因素。对古代文献中有关针次频次的论述进行分析探讨,从根据体质确定针刺频次、根据病因确定针刺频次、根据病情确定针刺频次几方面来探讨决定针刺频次的因素,并对古代文献中常用的针刺频次方案提出了较详尽的解释。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探讨,以期能对现代临床研究起到指导、借鉴作用。
潘良周丽胡慧
关键词:针刺频次疗程
基于“毒损脑络”理论的老年期痴呆辨经探讨被引量:10
2012年
对"毒损脑络"理论、络病学说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老年期痴呆的病机及辨经论治。初步认为毒瘀遏阻脑络为"毒损脑络"证候特征,毒损脑络、督脉瘀滞是老年期痴呆的重要病机,治疗以治络通络为法,以通为补,通调督脉为老年期痴呆辨经论治的重要环节,是"毒损脑络"理论在针灸干预老年期痴呆辨经论治中的具体运用,拓展了络病学说在针灸防治疾病领域中的应用。
周丽张允岭侯小兵胡慧
关键词:毒损脑络督脉老年期痴呆
基于“内燥”理论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被引量:18
2021年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属于中医"燥痹"范畴,"内燥"可导致机体干燥少津,与pSS所致的口眼干燥症状十分相似。"内燥"理论在pSS的辨证论治中发挥关键作用。文章基于"内燥"理论从"内燥"的产生与素体阴虚、大病伤阴、嗜食肥甘厚味等因素有关;pSS的发病是"内燥"所致的脏腑功能阴阳失调及陶庆文教授辨证论治pSS的经验三方面介绍陶庆文教授对pSS的深刻认识。
杜梦梦罗静周丽胡琪张丽宁陶庆文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内燥病因病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倦怠乏力症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出现倦怠乏力症状患者与未出现倦怠乏力患者之间临床指标的差异。方法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4人,依据问诊症状将其分为倦怠乏力组(46人)和非倦怠乏力组(28人),观察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体格检查、实验室指标、肌肉骨骼超声指标,探究2组之间差异。结果倦怠乏力组28关节肿胀数目、患者健康状况评分、血沉、C反应蛋白、超声下28关节滑膜炎数、超声下28关节滑膜炎积分、超声下28关节PD数、超声下28关节多普勒血流信号(PD)积分及28关节疾病活动度(DAS 28)较之于非倦怠乏力组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年龄、28关节压痛关节数、Ln(CCP+1)、Ln(RF+1)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倦怠乏力症状与RA患者炎症指标、疾病活动度及超声下关节表现具有一定的关联,其与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李杰吴凤芝陈光耀郑思思周丽徐愿罗静陶庆文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倦怠乏力症状
公孙、内关为主针刺防治化疗性呕吐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观察以公孙、内关为主针刺防治化疗性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法,将40例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组。A组第1周期用格拉司琼,第2周期用格拉司琼加针刺公孙、内关、足三里;B组第1周期用格拉司琼加针刺公孙、内关、足三里,第2周期单用格拉司琼。结果:针刺治疗止恶心呕吐的有效率与单用格拉司琼比较有显著差异,其中第1~2天无显著性差异,第3~5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能增强格拉司琼对抗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的防治,有效克服格拉司琼对迟发性呕吐治疗的局限性,明显改善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使化疗顺利进行。
周丽胡慧李泉旺
关键词:针刺化疗呕吐公孙内关足三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