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颖 作品数:21 被引量:179 H指数:8 供职机构: 无锡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行为转变理论在年轻护士沟通技巧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应用行为转变理论(TTM)对5年内规范化培训年轻护士进行沟通技巧培训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193名5年内规范化培训年轻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年轻护士沟通能力及技巧的现状.应用TTM对年轻护士进行沟通能力及技巧的培训,对培训前后年轻护士自我效能感和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75.65%的年轻护士沟通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应用TTM对年轻护士沟通能力和技巧进行培训后,85.49%的年轻护士处于优、良水平;年轻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得分由(25.84±5.35)分提升到(29.46±5.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4,P<0.01).培训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237,4.594,4.234,5.339;P< 0.05).结论 将TTM用于年轻护士沟通能力培训有助于提升年轻护士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 姚孝娟 陆群 谈静 曹蓉 金逸 陈明珠 吴颖关键词:行为转变理论 年轻护士 沟通技巧 自我效能 循征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GDM)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08年1-12月在本院产检和分娩的确诊GDM但未进行护理干预的孕产妇50例为对照组,以2009年1-12月确诊GDM的孕妇50例为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的血脂代谢指标、孕产妇并发症及终止妊娠方式和新生儿发病率。结果实验组干预后血脂代谢值、妊高症、羊水过多、产后出血、酮症酸中毒、早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胎膜早破、剖宫产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干预组新生儿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系统、科学、循序渐进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GDM母婴结局。 陆群 姚孝娟 孙海峰 周向丽 谈静 陈明珠 吴颖 曹蓉 潘丹 金逸关键词:护理干预 妊娠 糖尿病 内分泌科护生带教体会 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从带教老师自身能力以及教学方法出发,以突出专科特点,重视护生临床工作能力为主要带教目标。结果发现,通过规范化带教过后,实习生的合格率为100%。 吴颖 潘丹 陆群 孙海峰 谈静关键词:内分泌科 护生 临床教学方法 行为转变理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TTM)对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自我血糖监测行为中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接受单纯的糖尿病血糖监测知识教育,干预组接TTM干预方法,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行为变化。结果干预后1个月两组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行为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6个月干预组自我血糖监测行为得分为(17.89±2.67),(23.76±3.74)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15.27±2.35),(12.36±2.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792,8.863;P〈0.01);干预3,4,5个月两组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行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1~6个月自我血糖监测行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67.031,26.573;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血脂代谢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FBG、P2hBG分别为(5.83±1.45),(10.29±4.42)mmol/L,均低于对照组(7.63±1.64),(12.95±4.7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972,2.036;P〈0.05);其他血脂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M对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自我血糖监测行为有促进作用,建立良好的自我血糖监测行为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的血脂代谢指标。 陆群 姚孝娟 孙海峰 周向丽 曹蓉 谈静 吴颖 潘丹 金逸 樊春华关键词:糖尿病 行为转变理论 行为转变理论在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生活方式干预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behavior,TTM)在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人群生活方式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且符合IFG诊断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由研究团队根据TTM理论,制定综合、分阶段干预措施,一对一进行为期1年的运动、医学营养、糖尿病知识和心理等干预,使其逐步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及适当的运动量,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结果应用TTM方法干预生活方式后,IFG人群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较干预前好转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IFG人群三餐饮食搭配合理例数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天摄入三种主要营养素、食用油、食盐、蔬菜摄入的合理例数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FG人群每天有效运动时间、总运动量、有效运动量均明显增加,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应用TTM干预有助于帮助IFG人群逐步建立和维持合理的膳食、适当的运动、改善代谢指标,从而降低发病危险因素,达到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从源头上控制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 陆群 谈静 万霞 陈明珠 孙海峰 曹蓉 吴颖 黄云娟关键词:行为转变理论 空腹血糖受损 行为干预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3 2016年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心理干预小组,制订4个阶段训练计划并在患者入院至整个住院期间实施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护理训练方案;干预前及干预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运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干预组主观幸福感总分和自我效能总分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 万霞 陈明珠 姚孝娟 谈静 曹蓉 吴颖 孙海峰 陆群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糖尿病 主观幸福感 自我效能 康惠尔透明贴治疗前列地尔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康惠尔透明贴治疗前列地尔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科住院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引起静脉炎的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康惠尔透明贴覆盖静脉穿刺处及近心端皮肤,对照组使用一般3M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穿刺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康惠尔透明贴治疗前列地尔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显著。 吴颖 杨晓伊 金逸关键词:前列地尔 静脉炎 康惠尔透明贴 1例重症糖尿病足病人应用新型银离子泡沫敷料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7 2014年 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定义糖尿病足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溃疡和截肢,是糖尿病病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美国每年糖尿病足花费40亿美元,占糖尿病治疗费用1/5,且费用和所占比重快速上升;我国也投入了大量财力用于糖尿病足治疗.我国2000年糖尿病足住院病人的人均住院费约为1.5万元,近些年还呈递增趋势,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这一数字更高[1].2012年8月我院收治1例重症糖尿病足病人,治疗期间针对患足伤口的治疗难点,通过护理干预以及配合运用,收到较好的成效,报告如下. 吴颖 陆群 孙海峰 谈静 金逸关键词:糖尿病足 护理 新型敷料 注射技术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究注射技术与2型糖尿病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胰岛素注射技术培训后自行注射。干预组患者接受规范、科学的胰岛素注射技术培训,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血糖代谢指标及由胰岛素注射引起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空腹血糖指标高于干预组(t=1.851,P〈0.05),出现的相关并发症状较干预组严重,对治疗的满意度低于干预组,疼痛感高于干预组。结论注射技术对于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陆群 姚孝娟 孙海峰 周向丽 谈静 吴颖 朱亭立 潘丹 邵英关键词:循证护理 注射技术 糖尿病 护理干预配合阿司匹林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一级预防心血管事件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检验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ASA)进行一级预防心血管事件的疗效,观察通过本院相关护理干预减轻ASA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予ASA 100 mg/d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观察1年后2组患者血清化学成分变化、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以及通过特色护理干预后实验组因服药出现的胃肠道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ASA能显著降低LDL、TG、TC和CRP水平,提高HDL水平;除卒中外实验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口服ASA引起胃肠道症状的实验组在系统、科学、无缝隙的护理干预后明显好转。结论糖尿病患者应用ASA能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系统、科学、无缝隙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ASA引起的胃肠道症状。 陆群 万霞 姚孝娟 孙海峰 谈静 曹蓉 陈明珠 吴颖关键词:护理干预 阿司匹林 心血管事件 2型糖尿病 胃肠道症状